【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最早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在实际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协调各方面的发展要素,而电影就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对电影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关系展开探讨,从电影发挥的重要作用出发,针对家庭主题影片、科教主题影片以及法治主题影片等电影形式加以分析,从而更好地发挥出电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电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1.059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在随之提升,而精神层面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带动物质生活的向前推进。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电影在农民之间传播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与带动力,起到了十分关键的先锋带头作用。因此,在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应不断加强电影文化在农村以及农民间的传播,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1. 电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1 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就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在农村多样化的文化形式当中,电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农民已经对现有的电视节目等文化形式产生了审美疲劳,而电影则可以作为农村农民文化生活的一种有力补充,进而从多角度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电影在农村的大力推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优势:第一,放映电影对场地的要求不断降低,方便组织农民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观看;第二,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当前电影中所展现的事物更清晰,给人的震撼力也更强,相比于其他娱乐形式,电影可以为农民带来更大的吸引力。
1.2 发挥提供指导意见的重要作用
电影作为现代媒体重要的表现形式可以将当前党和政府的新思想与新制度快速、广泛地传播给群众,同时借助其吸引力强等优势可以很快被不同的群体所接受,进而发挥出强大的意见导向功能。而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电影的导向作用提升管理层与群众建设新农村地区的专注力,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指导方向,为新农村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1.3 发挥良好的文化传播作用
电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农村文化的电影经过历史沉淀已经在农村地区获得了广泛地群众基础,进一步深入刻画了农民文化生活的基础与主题。电影放映推动了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和谐发展等民族文化特征在农村地区的传播,渗透到农民的精神文化世界当中。因此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电影的文化传播功能,提升广大农民的归属感和文化自豪感,为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发展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2. 电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形式
2.1家庭主题影片
现阶段,留守儿童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当前很多国家重点扶贫的地区都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力输出,通过外出务工的形式来改变当前的家庭状况。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夫妻共同外出,由于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进而也引发了留守儿童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也成为了当前农村地区家庭主题影片的重要主题。据实际调查来看,现阶段我国的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达到了1500万以上,并且在未来还会持续增长,因此“留守儿童”这个群体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难以忽视的问题。当前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是由隔代亲人或者其他亲友照看,少数人甚至只能独自生活,整体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很多地区的学校设施贫乏,针对学生的管护也存在欠缺;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很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因缺乏感情支撑而出现性格缺陷与心理问题。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选择《留鸟天空》以及《窥视心灵》等以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态为主题的影片进行放映,组织各个区域的农民群众进行观看,进而充分发挥电影的文化宣传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电影放映加强对儿童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对留守儿童的先进家庭给予一定的鼓勵,通过宣传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经验办法提升全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程度。
2.2 科教主题影片
提升农村科技水平、推动农民发展致富是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而引导农民科技致富也成为了在农村地区播放影片的重要主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村科教主题的影片都是薄弱环节,随着“2131工程”的实施与推进,科教主题影片开始走入农民群众的视野,通过发挥科教片的重要作用为“三农”发展做出贡献。通过科教主题影片的放映,农民可以将在电影中学习到的生产生活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为农村的致富发展引领正确的方向。科教主题影片的放映可以很大程度上推动乡镇产业结构的调整,例如在放映有关瘦肉猪饲养的科教主题影片之后,很多农民都在其中获得了新的知识与学问,大大提升了养猪的专业性,将更多的先进技术引入到养猪产业当中,为提升猪的整体养殖规模奠定基础;而在观看《蘑菇培育技术》主题科教电影之后每户依靠蘑菇种植的收入也大大提升;另外,《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水稻育秧技术》以及《优质苹果栽培技术》等影片的放映都有助于提升农民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为提升生活水平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电影公司在完成电影放映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当地农业科技部门与科研单位的合作,通过影片展现出当前最新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帮助农民提升生产水平、拓宽眼界,更好地带领农民走上农民科技致富的道路。通过科教主题影片的放映,农民对先进生产技术的掌握水平显著提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3 法治主题影片
维系农村生活稳定、构建和谐农村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放映电影的时候也需要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重点宣传。针对这方面的工作,电影公司需要结合当地党委、政府落实的安全生产与法制制度开展与其相适应的电影放映工作,通过法治主题影片加强对基础法律知识的宣传,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遵纪守法,为社会风气的净化以及文明农村的建立打下基础。近年来,很多农村地区都会出现“黄、赌、毒”等不良风气,针对这样的情况,电影公司在安排宣传内容的时候应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帮助农民更好地意识到败坏社会风气不良行为的严重危害。与此同时,播放有关主题宣传片的时候,还可以请村委干部开展禁止“黄、赌、毒”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从根本上引导广大群众远离“黄、赌、毒”,促进和谐安定农村环境的大力构建。除此以外,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还应进一步加强对村民思想动态的关注,一旦发现存在不良苗头应在第一时间解决,在平时也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帮助村民化解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例如在解决村民土地纠纷问题的时候,电影都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村民缺乏土地有关知识,导致纠纷调解的难度显著提升,为解决有关问题,村委组织群众观看了土地纠纷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片,通过观看影片,村民的法治意识显著提升,土地纠纷也得到了有效解决。除此之外,农村电影放映在处理重大突发事件上也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农村地区开展迷信活動的问题,电影公司与当地宣传部组织放映了有关的宣传教育片,针对广大农民群众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遏制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重大举措的落实有助于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电影不仅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举措,因此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应不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电影的重要作用,将电影作为农民与新农村建设之间重要的纽带,进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婉秋,陈阳.影视文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发展分析[J].农家参谋,2020(21):85-86.
[2]樊琬.皖西地区农村流动公益电影放映实证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20,36(04):27-31.
[3]鲁钦正.新时代下乡村电影的文化价值解读[J].汉字文化,2020(15):117-118.
作者简介:于志诚,(1972.2-),男,山东龙口,大学本科,放映技术员(初级),电影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