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丹青
摘 要:在社会飞速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高中的教育水平应该不断提高,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而化学是高中阶段的核心学科之一,与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究能力紧密联系,教师更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态度。可喜的是,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为大家指明了教学改革的方向,使得大家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去进行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让化学学科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本文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概述及其相应的教学方法两个主要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探究
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满足其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能力,具体的学科核心素养则是这些能力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了将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培养起来,教師必须从核心素养的角度重新去思考和梳理教学工作,为学生设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而且,核心素养是能力,而不是指向某部分具体的知识,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灵活,才能够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一、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对高中生进行有效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化学知识技能的重要基础。以往很多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经常会碰到各种困难,学习效果不佳,但他们可能并不缺少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没有被培养起来,他们还不具备灵活有效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所以,想要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化学知识技能,就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必须对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充分的了解。
一般认为,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宏观与微观、变化与平衡、推理与认知、探究与创新等部分。可以看出,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相当复杂,即包括知识领域,又包括思维领域,还涉及到学生的科学态度。在化学知识本来就比较复杂繁琐的情况下,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核心,从帮助学生发展的角度去考虑核心素养,思考如何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去教学。如果仍然沿用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单纯依据教材来进行教学,必然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走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可以说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只是教学之前必要的准备工作。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一)丰富教学活动
丰富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创造动态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快乐感受中进行学习。众所周知,高中化学学科的难度比较大,再加上沉重的高考压力,学生很少能够感受到高中化学知识的魅力,也不太愿意花费实践去进行各种的知识实践,只希望通过比较“省事”的方式去进行学习,希望能够降低压力,提高效率,节省时间。而不少教师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教学方法单一。可上文的论述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弊端,不能起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必须加以改变。
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教师可以改变过去那种先讲解知识,再开展实验,对学生的实验加以严格的环境及条件规定的教学组织模式,而是提前让学生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上的时候,教师利用与学生准备的相似的材料,为学生当堂演示氧化还原反应,再去为学生讲解知识,对实验进行演示。讲解之后,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抽签轮流上台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和教师提供的实验设备进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验证自己刚才所学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活动一定比过去更加生动有趣。
(二)营造学习氛围
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教师是依据学生核心素养的成长需求来进行教学,而不是依据教材。有了丰富的教学活动,这一点能够达到。与此同时,也会让学生有些不适应。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以比较僵化的方式学习化学的话,学生可能会有不知所措的感觉,学习氛围有时会变得比较急躁。因为学生希望能够尽快进入这种新型的学习状态,不会被其他同学所抛下。教师必须注意到这种情况,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做好心理状态等各方面的调整。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树立学习信心。
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这一章的时候,学生会发现不仅要有较好的数学基础,有时还可能造成理解上的混淆。此时教师就可以营造一种情境氛围,帮助学生理解,让他们去进行认真细致的思考,不要急于弄清楚所有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将这部分知识改编成故事,将其转化为一个物流运输的情境,化学反应就是两方之间通过物流运输来交换物资,交换的过程中产生或者消耗了某些利益,这些利益就是能量。然后让学生把自己代入到故事里,以一名参与者的角度去理解。不仅学习的难度降低了,学生还掌握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三)关注情感态度
上文已经提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是包括情感态度的。学生要有科学精神,要有责任意识,要认识到化工是国家的重要产业组成。而且,现在又出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要求化学与化工的发展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精神,需要化学与化工领域持续进步,既要创造社会效益,又要保护环境效益。而所有这些进步,都需要依靠高中生作为生力军。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将正确的情感态度渗透进去,提高学生的包容性,让学生能够从更高的视角去认识和利用化学学科。
例如,“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就是非常适合教师渗透情感态度的章节。教师可以用本地化工企业的发展举例子,让学生理解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明白化学领域的进步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教师还可以留下课后调查作业,让学生自己去了解相关信息,提升学生的认识,让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在学生眼中更加真实,更有现实意义。这样的情感态度能够成为学生今后持续认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动力。
总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需要一直进行下去的,教师要有耐心,要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多从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教育职责,帮助学生不仅能够取得优秀的高考化学成绩,还能够在未来利用好化学知识,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
参考文献:
[1]黄珍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提升策略[J].华夏教师,2019(35):36-37.
[2]李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41.
(浙江省绍兴市稽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