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摘 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对于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与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需要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进行创新,这也有利于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在此,结合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从“结合趣味手段,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情境”“组成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探究”“重视激励策略的实施,保持学生的热情”这几方面出发,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高效
课堂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阵地。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授课的主要方式就是口头讲解,教学方法和方式都比较单一,学生的融入度不高。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不能固步自封,必须紧跟社会前进的脚步。如今数学教学方向开始从传统的应试型教育发展为注重学生学习感受,提升教学实效性的教育。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增加自身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思考,积极思考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下面,结合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也对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结合趣味手段,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值思维比较活跃的阶段,对外界很多事情充满了好奇心,对于过于死板的事物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所以,教师想要高效开展教学,首先要改变自己过去的一些教学想法,认识到现在教育的发展方向。在教学时利用一些有趣的内容开展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切实分析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兴趣需求。在这方面,可以发现小学生对于游戏、故事和多媒体等的兴趣是比较浓厚的。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多种手段,从多个角度切入,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分析,将多样化的、趣味性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情境,从而使其可以积极参与课堂。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玩一玩简单的掷骰子或者掷硬币的游戏。在掷骰子的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怎么掷出最大的点数六,有什么样的规律。在掷硬币的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总共掷30次,然后做好记录,分析掷出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特点。这样的游戏不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同时也简单易行。当然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予以恰当的引导和协助,既要保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放到课堂教学内容上,还要防止过度游戏而造成课堂失序,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此外,除了运用游戏之外,教师也可运用各种教具、模型、多媒体等各类教学资源,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来,引导他们的好奇心转化为对知识内容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二、组成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探究
在增强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提升,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方面,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如今,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使得探究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数学学科中,教师应该充分解放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学习规律,切实优化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使其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探究环节组织丰富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在问题、任务的引导下,组成学习小组,自主去查找答案,完成任务,切实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将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由此提高探究效率。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三)”这一课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设置相关的图形运动问题,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该节课内容的学习。首先,教师要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随后要求小组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图形运动的存在,并且要求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问题解答。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会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角度具有一定的差异,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也真正实现了集思广益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明确学生的学习思路,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发散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同时,各个小组将自己的答案与其他的小组进行比较和讨论,相互验证和探讨,教师再给予最终的补充和完善。通过这样的小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学会资料的收集、分析、总结,学会相互协作、取长补短,既提高了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方法,同时也在相互讨论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内容,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三、重视激励策略的实施,保持学生的热情
数学毕竟是众多科目中比较难的一门科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很容易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对此,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激励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激励策略也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方法论,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结合相关教学实践,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适当运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性的动作,让学生更有目的、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打造出高效课堂,最終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真实提升。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说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你做得很好”“你的思路值得肯定”“你能抓住算式的特点来分析,很了不起!”等等。这样的语言虽然简单,但却可以对于学生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而且语言激励法是课堂管理中最常见,也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因此,数学教师要重视激励性语言的给予。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榜样激励法,课堂上教师可以重点表扬一些学生,然后让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这也可以在班级中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
总而言之,为了高效课堂的建设,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出发,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注重联系学生实际,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设计数学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素养。以上就是本文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相关论述,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切实促使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兰兰.“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J].家长,2019(31):95+97.
[2]段养科.激发学生兴趣,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64-165.
[3]马卫芳.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上),2019(07):210.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富江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