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中燕 柯蓉
摘 要:本文以方言、菜系和春秋战国时期所属的国家作为各城市区域文化的代理变量,另外还加入了是否毗邻京杭大运河、是否沿海城市、铁路密度、公路密度差异、降水差异等地理变量研究经济发展差异。本文使用人均GDP之差作为被解释变量,将长三角地区相邻的城市进行两两对比,发现在2010年之前城市间的文化、地理差异确实是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2010年以后文化、地理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在减弱。
关键词:长三角;文化;地理;区域经济差异;稳健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2(a)-149-03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时空尺度下区域经济边界效应测度模型、变化机理与影响机制研究”(71874106)的阶段性成果。
1 绪论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例如苏州无锡等城市的经济发展已赶上较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亳州的人均GDP仅达到苏州人均GDP的七分之一。 传统的区域文化是一个区域经过数代人的共同选择最终形成的人们内心所默许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底蕴。本文将长三角地区地理上相邻的地级市进行两两组合,接壤的城市更具有可比性,可以排除地理距离产生的干扰,从而使结果更加准确。本文研究发现,相邻地级市间的文化地理差异确实会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文献是在省级层面或是大范围区域内研究文化地理差异与往来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并未在接壤的地级市层面进行具体研究。(2)现有文献均采用地区方言、姓氏、风俗习惯等作为地区文化代理变量,本文以方言、菜系和春秋战国时期所属的国家作为区域文化的代理变量,在文化代理变量选取上会更加丰富并且比较贴合实际。
本文第2部分是文献综述;第3部分阐述将要使用的计量模型及实证检验将使用的数据;第4部分进行实证分析;第5部分总结全文。
2 文献综述
现有研究认为,文化之所以影响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一个地区具体的文化特征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家庭习惯等,可以通过影响个体经济行为和组织制度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例如,李楠、林友宏(2019)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如投资率、人力资本等)后,以DNA和姓氏基因距离度量的族群文化差异对当前地區间经济发展差异有较强的解释力,即两省之间的族群文化差异越大,人均GDP的差异也随之增大;Weber(1951)研究发现,新教伦理中的入世禁欲主义和劳动天职观念对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国的传统儒学教育对经济契约关系的忽视则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次,文化差异可能会影响区域间的经济交往活动,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有着共同文化和信仰的人之间容易产生信任,从而可以提高产品的偏好程度及降低交易的成本。Kleinetal(1998)研究发现,即使中国消费者对日本制造出的商品的质量十分满意和认同,但是由于中日特殊的历史原因,他们对日本制造的商品仍存在着抵制情绪。林建浩、赵子乐(2017)利用方言数据测度文化差异,基于中国代表性城市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以上海和广州作为技术前沿,各个城市与技术前沿的相对方言距离对技术差距有显著影响,表明文化差异阻碍了技术从前沿地区向其他地区扩散,并且制度是这一过程的重要中介变量,即文化差异通过阻碍制度传播进而阻碍了技术扩散。
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文化差异造成的不信任和偏见会阻碍经济发展,减少两地之间的经济活动,进而会 导致两地经济发展差距变大。
3 模型及数据
3.1 模型
其中i表 示长三角地区地理上接壤的两两城市组合,共有93个组合;本文使用两两城市组合的人均GDP之差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衡量两个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差异,统一用纬度低的城市减去纬度高的城市;核心解释变量()iculture?表示两两城市组合的文化差异,由方言差异、菜系差异、春秋战国时期所属国家表示(具体的方法是,如果两个城市所属的方言大区不同,方言差异取3,若方言大区一致,但方言区不同,方言差异取2,前两者均相同,方言片不同,方言差异取1,从而得出两个城市的方言差异。若两个城市菜系不同,菜系差异取1,若相同则说明没有差异,取0。同理,两个城市春秋战国时期所属国家不同,差异取为1,相同取0。由于方言形成于宋朝、具体菜系形成于民国、历史归属的国家形成于秦朝之前,故分布并不是当代不同地级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本文的实证分析不存在严重的逆因果问题;()iX?表示两两城市一系列对经济发展均有影响的变量之差。
3.2 数据说明
本文使用 的数据来自于各地级市的统计年鉴、《方言大辞典》《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图1为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人均GDP、方言、春秋战国所属国、菜系分布情况。
4 实证分析
4.1 基本结果
首先来看在未控制其他因素时地理上接壤的两两城市文化差异与人均GDP之差的相关回归结果,如表1第一列所示。可以看出,人均GDP差异与文化差异无显著关系,说明文化差异已不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列考虑了气候因素,发现第一列得出的结果并无改变,而且月平均气温差异与两城市间的经济差异呈正相关的关系,月平均降水量的差异与经济差异呈负相关的关系。第三列加入了港口因素,可以看出,两相邻城市是否拥有海港的差异对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并不显著,可能是因为相邻的非海港城市由于距离比较近,也可以搭乘沿海城市海港的便车进行海上贸易。但是,某个城市若是拥有长江港或是京杭大运河港,这些城市有着便捷的水运交通,那么经济水平会更好。
本文考虑了交通因素的作用,如第四列所示。结果显示高速公路密度、飞机场个数和铁路个数差异与经济发展差距呈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可能是因为长三角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相邻城市间高速公路、铁路和水路覆盖的差异很小。本文还加入了到达最近大城市的汽车票价这个交通成本变量来间接考察山川河流等地理屏障通过交通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相邻两城市间到附近大城市票价差异与经济发展差距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到达大城市的票价越便宜,说明与大城市的各方面交流越便捷,经济发展的优势也就越大。第五列考虑了是否有政治中心差异这一因素。结果表明,省会城市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在当前中国政治集权、经济分权的治理体系下,有些省市为了维护本地的相对经济优势,潜在奉行着地方保护主义的政策。所以第六列考虑了是否位于省份边界这一因素。如果该地级市位于省份边界则取0,否则取1,来比较两相邻地级市间的省界差异。本文可以发现省界差异对两相邻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说明长三角地区各省份经济联系紧密,相互开放包容程度更深。人才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助动力,第七列加入了人才因素,用一个城市专科及以上层次的高校数量作为该地方人才实力的代理变量,根据回归结果,高校数量差异对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在99%的水平上是显著的,一个城市比相邻城市多出一个高等学府,那么该城市人均GDP将比邻市约高出6.9%。
4.2 稳健性分析
由于文化的演变是缓慢的,所以文化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长期持续的。前文使用的是2017年的数据衡量相邻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之差、得出的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为了检验这些结果在更长的时期内是否依然成立,本文考察了文化差异对各城市组合2001—2016年16年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先计算出城市组合2001—2016年人均GDP之差,为了减少特定年份统计误差的影响,本文使用两年一次的平均值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分析,结果在表2中,估计模型仍为表1第七列的基本模型。表2的结果显示, 在2010年之前,方言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两相邻城市间方言差异越大,则经济发展差异越大。而进入21世纪以来,菜系文化和春秋战国所属国的不同对经济发展已无显著的影响。说明伴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各城市间逐渐摒除文化偏见,加强了相互间的文化认同感,各城市间的经济合作渐渐的不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受到阻碍。
5 结语
本文将长三角地区地理上相邻的地级市进行两两组合,将方言区、菜系和春秋战国时期所属的国家进行加权作为区域文化的代理变量。本文发现,2010年以前长三角地区文化差异对经济发展是有显著影响的,其中方言差异最具代表性,现如今相邻地级市间的文化對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已经很小。可能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这一结论:第一,高铁的普及。高铁网的覆盖使得人们长途出行更为方便,因此长三角地区人民的交流更为密切,分散了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二,网购的迅猛发展。2010年中国网民渗透率达30.8%,线上交易规模接近5000亿元。通过网络可以购买来自全世界的商品,随时与世界的每个角落产生经济交易,自然而然地打破了文化差异的限制。
长三角地区各省市政府需要重视地区间文化、地理差异带来的影响。各省市在保护自己独有文化的同时也要尊重和接纳其他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各地特色,明晰城市功能定位和分工协作机制,从而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区域空间格局,实现长三角经济深度多元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楠,林友宏.族群文化差异与经济发展——基于基因和姓氏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9(03).
[2] 林建浩,赵子乐.均衡发展的隐形壁垒:方言、制度与技术扩散[J].经济研究,2017(52).
[3] 关鑫,徐嘉潞,齐晓飞.语言差异、城市信度与省际贸易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40).
[4] 唐为.分权、外部性与边界效应[J].经济研究,2019(03).
[5] M. Weber. The Religion of China: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e, 1951.
[6] G.Klein,R., Ettenson, M.Morris. The animosity model of foreign product purchase: An empirical test in the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8: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