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甜 蒋永强
【中图分类号】R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2-108-01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急诊引起死亡的常见疾病之一,伴随健康水平的提高,现代化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激烈的社会竞争,该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重疾年轻化呈上升趋势,青壮年AMI,症状典型,少有先兆,多有诱因,常伴心律失常,但预后较好。据统计,因胸痛而至焦虑及抑郁的心理状态为多数患者共有的特性[1],在AMI患者中焦虑发生者占76.60%,抑郁发生者占70.00%,患者的负性情绪会影响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配合度,从而影响预后[2]。而随着医疗模式不断转变,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已逐渐被引入医疗及护理领域,而根据临床的观察验证,对青壮年患者及家属进行全程的心理干预可稳定病情、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经济压力、焦虑、抑郁和社会压力等情况,更能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1 心理变化与AMI之间的关系
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是预测AMI患者主要不良心血事件(MACE)的独立危险因子 [3] 。焦虑、抑郁的状态可同时激活凝血和纤溶两个系统,而引起促凝血反应可能超过纤溶机制导致高凝状态,加速血栓的形成,推进心血管疾病的病程。11个前瞻性研究对近期4000名心肌梗死平均12个月随访发现,PCI术后患者发生重型抑郁为16-20%,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7-47%。问题主要是患者产生的心理压力如担心抗凝药物的副作用、疾病本身的进展、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PCI手术、延续治疗的费用、工作选择及日常生活的影响等。
2 心理干预方式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焦虑、抑郁患者最主要的心理干预方
式为音乐治疗、认知治疗和社会支持治疗。
2.1 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学在临床治疗上有实用性较强,作用广泛,安全,等优点,而科学、合理使用音乐疗法能控制自律神经、分泌“α-脑啡快乐素”。这种天然的感觉令人身心愉悦、忘却痛楚,并能克服焦虑、抑郁、沮丧等等负面情绪;达到帮助患者建立乐观自信的人格的目的,让患者重拾信心面对疾病。
2.2 认知治疗
认知治疗在青壮年AMI患者焦虑、抑郁中的应用也是近几年兴起的干预措施之一。临床上应用心理学的干预方式,纠正患者错误或偏差的认知,通过行为训练,建立良好信任的心理干预,调整心态,改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
2.3 社会支持治疗
社会支持治疗主要是以家人、朋友、邻里或组织等对患者的影响为主。在低社会支持度的患者中,多数患者伴有孤单、不被理解、苦恼无人倾诉的感受,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患者的支持利用度,可以缓解应激反应对个体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地减轻了青壮年心理和生理上的反应,缓解紧张的精神状态。
3 心理干预对青壮年AMI患者的影响
3.1 音乐疗法对青壮年AMI的影响
有专家认为,音乐疗法增加了副交感神经的活性,减慢心率、降低血压。音乐疗法可使患者全身放松,提高患者心绞痛的痛阈,兴奋迷走神经从而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肌缺血。已有研究表明,聆听优雅的音乐可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调节内分泌功能,减轻压力和焦虑,起到镇静、舒缓的效果。
3.2 认知治疗对青壮年AMI的影响
认知治疗可以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生、发展,能使心绞痛的发生率下降到6.7%,也能改善行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合并抑郁的程度。认知治疗一般会从理性情绪疗法、放松训练、健康教育三个步骤出发,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或偏差认知,摒除不良心理行为模式,建立正确、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认知模式和生活方式。
3.3 社会支持治疗对青壮年AMI的影响
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宣教的内容以疾病、治疗、用药、饮食、康复、生活习惯等的宣教为主。低社会支持度以低收入、低文化、低消费、低社会地位者等在弱势群体身上居多,相反,高社会支持度可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增加患者的依从性,疗效,和患者的预后。
4 心理干预的内容
4.1 音乐疗法的心理干预内容
根据患者的个人特点选择合适的音乐,如文化背景、成长环境、不同性格、宗教信仰、职业特点、对音乐的偏好和修养等。为患者营造温馨、温暖、宁静、轻松、愉快的病区环境,最重要是使患者感到舒适。避开重要治疗和护理,选择舒适的体位,时间控制在30-45min,30-50dB。维持良好的听音环境,尽量避免外界干扰如关闭不必要的声音如电视、广播、电话、讯息、高声喧哗等。聆听前向患者讲解音乐的目的、内容,佩戴耳机,调节合适的音量。聆听中要心无旁骛,闭目入境,随着音乐调整呼吸并展开相关联想等,如有不适症状出现,应调节音量至20-35dB、更换音乐或终止音乐。
4.2 认知治疗的心理干预内容
专家认为,CHD青壮年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偏差导致了患者对医务人员及家属的过分、不合理要求。干预措施为高效的诊疗沟通;将专业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表达并改变患者原有的不合理认知;帮助患者养成理性思考的思维方式来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通过以上循序渐进的步骤,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显著降低。医护人员提供的支持照顾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水平,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同时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同情、支持,鼓励患者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感,在接受治疗和管理疾病时更高效。
5 小结
综上所述,对青壮年AMI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干预对是至关重要的,运用医学和心理学知识,乐观的语言、态度、情绪,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的负性心理,不仅促使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处于心理健康与躯体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同时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病死率,降低复发率,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情况,并能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敏,邵芳,仲崇俊.移情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期望水平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6,25(5):550-553.
[2]刘晓文,陈雨明.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住院时间及复发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6,40(4):302-305.
[3]岳慧娟,岳慧玲.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调查及护理对策[J].辽宁医学杂志,2015,29(6):355-356.
解放軍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心内科 65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