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35mm RETINA Ⅲ S (027)旁轴相机

2021-04-06 16:28蒋放
照相机 2021年2期
关键词:调焦镀铬施耐德

蒋放

平素爱玩旧物,除了淘购老照相机,也留意旧书肆里那些泛黄的旧照片。前些年往枫泾古镇“扫街”,在地摊上看到两幅被装在破镜框里的照片,6英寸×8英寸大小,仔细端详照片上的人物,很惊讶。上面那幅照片,是宋子文一家五口在照相馆里拍的“全家福”,宋子文西装领带,绅士派头。他左手抬起,放在第二粒钮扣位置,右边大女儿的右手从后面插入,挽着父亲左臂。宋妻站在丈夫的左边,左手挽着他垂下来的右臂,她的左边站立着另外两个女儿。四位女性身穿旗袍,面容端庄,民国淑女风范。

在下面那幅照片里,弘一法师(李叔同)垂手盘腿端坐中间,前面一左一右以同样姿态坐着他的两个弟子:刘质平和丰子恺。

两幅照片图像清晰,品相不俗。摊主收我100元,从镜框里取下照片。虽然照片紙质发黄,但不可能直接从底片放大而成,显然是经过电子扫描后做旧的复制品。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1897年在天津同俞氏结婚,1903年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国文教授。李叔同早年在上海生活浪漫,经常与歌郎名妓艺事往还,他在诗词、音乐、戏剧、绘画等方面才学出众。

李叔同创作的歌曲《送别》传唱至今,“长亭下,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歌原是美国的约翰.P.奥德威(JOHN.P.ORDWAY)所作,歌名是《梦见家和母亲》。日本作曲家犬童球溪借用它的旋律,填词为《旅愁》,于1907年刊出。那年李叔同正在日本留学,听后感慨系之。他仍用原来奥德威创作的旋律,歌词则自行创作,新歌《送别》由此而生,优美的旋律、别梦依稀的乡愁如梦如幻。

1918年,李叔同38岁,同年9月入杭州灵隐寺正式受戒,剃度出家当和尚,法名弘一。自此绝离红尘,布衣草鞋云游四方。

李叔同的两位高足,在日本留学的刘质平和在“浙一师”读书的丰子恺闻讯,立即赶到恩师身边,同弘一法师在寺庙前合影,留下这幅老师皈依佛门时的三人照片。

刘质平不会忘记,1912年冬天,他拿着自己创作的第一首歌曲向李叔同求教。李叔同看了以后,若有所思地对他说:“今晚8:35分,你来教室找我,有话对你讲。”晚上大雪纷飞,刘质平准时赴约。他走到教室外的长廊时,只见教室里一片漆黑,以为老师没来,就站在室外寒风中等候。这样过了10分钟,忽见教室里电灯大亮。门开了,老师从里面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块表说:“你没有迟到。”随后什么也没讲,让已快冻僵的刘质平回去休息,刘大惑不解。李叔同是在考察学生做人行事是否认真守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李叔同每周单独指导刘质平两次,并介绍他到鲍乃德夫人处学琴,还资助他东渡留学深造。

弘一法师生前将大量的书法作品送给刘质平,计有屏条10堂、中堂10轴、对联30幅、横批3条、尺页198张。弘一在浙江镇海伏龙寺时,刘质平前后侍奉一个多月。每天起早洗净砚池,磨墨两小时,为老师备足一天所需墨汁。弘一法师在刘质平离别寺庙时对他说:“我自入山以来承你供养,从无间断。你没有积蓄,这些字件,将来必定有人出资收藏,你可用来养老或作他用。”刘质平并不想把老师的墨宝占为己有,决定在有生之年多多举办书展,让这些书法真迹与观众和研究者见面,并用所得款项用于印刷和出版,这样既保存真迹,又起到了推广作用。

抗战爆发,刘质平在逃难途中,除了悉数携带恩师的书法作品,其他生活用品一件未带,以至既无御寒衣物,也无隔夜粮。遇上大雨,为了保全老师墨宝,他只好解开衣裳,伏在存放书法作品的箱子上,用自己的身体来挡雨。刘质平因此患上严重痢疾,险些命归黄泉,校方已在为他准备后事了。

1942年10月2日,居住在温陵养老院的弘一法师开始发烧,10月7日唤妙莲法师过来写遗嘱。10月10日下午写下绝笔“悲欣交集”四字交给妙莲,10月13日晚8时圆寂于温陵养老院。

人生几十年很短暂,不少时光被辜负和浪费。人们只能从记忆里撷取某一段,拍掉堆积在上面的尘埃,感叹它曾经是最好的时光。博物馆和图书馆为了纪念弘一法师而举办他的书法作品展览,谁会想到,那些墨宝真迹,都是刘质平在战乱年代用生命保存下来的呢?除了书法作品和到处哼唱的歌曲《送别》,还能唤醒对弘一法师的记忆和目睹他真容的恐怕只有照片了。每当我凝视着从地摊上“捡来”的宋子文全家福照片和弘一法师与弟子的合影照片,好像穿越时光回到了民国和1918年的杭州。至于照片是用啥照相机拍的?现在无法也无必要去求证了。

借此机会,向读者介绍一台柯达35mm RETINA ⅢS(027)旁轴相机,它与宋子文、弘一法师、刘质平和丰子恺毫无关系,但同曾经用它来拍摄和把玩过的无数中外人士,或许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958~1960年,美国在德国的柯达公司生产35mm RETINA ⅢS(027)旁轴相机。相机序号为50112~88330和EK800080~EK808025。RETINA ⅢS(027)的机身比RETINAⅡS(024)旁轴相机和RETINA ⅢC (028) 折叠相机略微长一些。该机可选配下列四种由德国施耐德 (SCHNEIDER)厂出品的镀膜标准镜头/快门组合:

配置RETINA-XENAR和RETINA-XENON标头的机型仅在美国销售。

柯达公司还专门为该机配置了可互换的各种焦距的施耐德定焦镀膜镜头,列表如下:

RETINA ⅢS(027)相机镜座采用DKL卡口,用以换接以上具备DKL接口的各款定焦镜头,安装镜头十分便捷。该机配置亮框取景器,上述定焦镜头一旦被装上镜座,取景器内立刻自动跳出符合该焦距的取景范围线框。但是RETINACURTAGON 28mm F4广角镜头除外,实际拍摄时必须在机顶上另外安装专用广角取景器。

该机机身内配置五叶片SYNCHRO-COMPUR镜后快门,快门速度为1~1/500s、B门。光圈设置轮被装在机身镜座底侧。以上不同焦距的定焦镜头内虽然置有光圈叶片,但镜头必须被固定在镜座上,方才可以通过旋转光圈设置轮来控制镜头光圈的开合。换言之,在镜头脱离镜座的情况下,无法单独在镜头上设置光圈。这种结构同德国福伦达(VOIGTLANDER)单反相机上的配置颇为相似。福伦达单反相机同样配置镜后叶片快门,镜座卡口和镜头接口同样是DKL。相机品牌不同但镜座和镜头的转接口相同,却不能在RETINA机身上安装福伦达DKL镜头,也不能在福伦达机身上安装RETINA DKL镜头。玩友们为了达到 “一头一机多用” 的目的,另辟蹊径。他们在RETINA 和福伦达的镜头尾部DKL接口处切割掉一小部分金属,或在机身镜座的DKL卡口上削掉一小块金属,问题迎刃而解。以上两种不同品牌的镜头和相机即可互相兼容,互换使用。玩友们一般都知道这个小窍门,并不是什么秘密,但在正式文本上从未有过描述。

RETINA ⅢS(027)相机采用双影重叠对焦,机身上装有外置追针式硒光电测光表、自拍器、MXV功能切换杆和闪光同步连线插座。卸下镜头后,机身长134.6 mm 、高90.2mm 、厚59.3mm(包括镜座)、重675g。

2005年前后,在鲁班路管小姐的二手相机铺里,我一眼看上这台成色生辣的35mm RETINA ⅢS(027)旁轴相机,尽管价格昂贵,5200元,还是咬咬牙将它拿下。那年我尚未在eBay上竞拍国外二手相机,只能在上海二手市场里兜兜转转,要买品相一流的旧机子,难免挨宰。管小姐开价高自有道理,机子成套出售,除了机身上装着很新的施耐德RETINAXENON 50mm F1.9标头,标头上套着螺纹式原厂镀膜天光镜,另外还附有品相一流的RETINA-CURTAGON 35mm F2.8广角镜头、 RETINA-ARTON 85mm F4人像镜头和RETINATELE-XENAR 135mm F4中焦镜头。一机四头,还有非常新的原配牛皮套,自然令我“胸闷”不已(图1)。经过仔细检查,相机有故障,快门叶片因粘连而无法开启。买下这套相机后,又在维修高手老徐那里交了200元修理费,方才尘埃落定。

从正面看,机身镜座上装着RETINA-XENON 50mm F1.9镀膜标头(题图)。前镜内环发黑斜面上凸显白色标识:RetinaXenon 1:1.9/50mm Schneider-Kreuznach 5867471。前镜环外径59.8mm,表面镀铬。前镜环后面是外径56.3mm的镀铬调焦环,圆周上饰有端庄朴茂的直丝滚花。实际对焦时,可左右旋转调焦环,并通过监视机后取景器内的被摄物像,实现双影重叠,完成正确对焦。RETINA-XENON 50mm F1.9标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3英尺。调焦环后面是外径56.3mm的镜头安装环,圆周上饰有镀铬直丝滚花,安装环外径与调焦环相同。安装环用于镜头的装卸,卸下镜头时,先揿下机身上镜座底侧的锁杆,然后捏住镜头安装环并将它逆时针旋转到底,即可从镜座上拔出镜头,镜座内的DKL卡口和闭合的镜后快门的五片叶片显露在眼前。

RETINA-XENON 50mm F1.9标头被德国施耐德厂打造得丰神端凝。除了镀膜光学镜片,其他配件均为黄铜镀铬。铬层银亮照眼,显示了当年德国施耐德厂在镜头设计制造上卓绝的电镀工艺。标头长46.2mm(置于无限远距离)、重225g。前后镜片之间装有金属光圈叶片,但在镜头上无法设置光圈。必须将镜头装到机身上,再旋转镜座底侧的光圈设置环来设置光圈,操控光圈叶片的开合。

RETINA-XENON 50mm F1.9标头附有原厂镀膜天光镜。天光镜镀铬金属环外径60mm、厚6.5mm、重40g,尾部安装螺纹外径57.5mm。金属环镀铬圆周上凸显银底黑字:Kodak Skylight Filter 60-OL Made in Germany。

安装标头时,必须先捏住镜头后面的安装环,将后侧圆周上的红点对准镜座前端镀铬面上的红点。然后将标头尾端的DKL接口插入镜座内的DKL卡口,并顺时针旋转,直至镜头到位被锁定。

将标头装上镜座后,可见镜头安装环后面是外径54.3mm的镀铬金属环,圆弧面上凸显8档黑色光圈值:1.9、2.8、4、5.6、8、11、16、22。镜座底侧装有光圈设置轮,设置轮从镜座底下突出,起到相机支撑脚的作用。设置镜头光圈时,左右旋转光圈设置轮,以驱动光圈值镀铬环左右旋转,镜头内的光圈叶片随之开合。镜座后侧镀铬圆弧面上的黑标箭头所对准的那个光圈值,就是所设定的光圈。光圈值镀铬环后面是外径54.5mm的镀铬调速环,调速环的左右两侧装着两枚黑色塑料手柄。兩手柄之间的镀铬圆弧面上刻着11档快门速度值:B、1、2、4、8、15、30、60、125、250、500。实际调速时,用两指捏住调速环手柄并左右旋转调速环,后侧镀铬圆弧面上的黑标箭头所对准的那个速度值,就是所设定的快门速度。当调速环在旋转时,它前面的光圈值镀铬环将同步旋转,镜内光圈也同步开合。由此可见,调速环与光圈值镀铬环以及镜内光圈在工作时是互相连动的。

调速环后面,也就是镜座尾端,固定着外径56.4mm、厚7mm的镀亮铬的金属环,环的圆弧面上凸显隽永神秀的快门品牌标识:SYNCHRO COMPUR。SYNCHRO COMPUR这两个英文字符中间凸显黑标箭头。左侧圆弧面上有一条长17mm、宽1mm的凹槽,槽内置有MXV功能切换杆。槽前镀铬面上刻着黑体英文字母:MXV。实际操作时,移动功能切换杆,杆端对准M,单次闪光泡功能生效;对准X,万次闪光灯功能生效;对准V,自拍功能生效。需要说明的是,环的右侧弧面上置有一枚操作功能锁片。设定MXV功能时,必须先要按下该锁杆,方能移动MXV功能切换杆,否则无法移动已被锁定的MXV功能切换杆。环的左上角镀铬面上,固定着闪光同步连线插座。右上角镀铬面上凸显端庄标致的标识:Kodak。

镜座尾部左上方,机壳左端镀铬立面上,固定着追针式硒光电测光表采光窗,窗上装着一块象牙色矩形减光罩,减光罩正中刻着品牌标识:Kodak。减光罩被柯达公司设计得简约雅逸,作为附件,堪称相机上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但在多数RETINA ⅢS(027)和其他机型上却见不到这一抹亮色。原因只有一个,它极易掉落在拍摄现场,再配一枚新的减光罩有些难度。实际测光时,减光罩的作用不可小觑。强光下可在采光窗上插入减光罩以减弱光线,弱光下则可卸下减光罩。

镜头朝上,向机顶方向看(图2)。机顶左端装着镀铬倒片轮,倒片轮外径23.8mm、厚 5.8mm。顶面周边凸显拍摄条件标识,旋转顶端中央的设置盘即可按需设定拍摄条件。倒片轮右侧是附件插座,插座下方机顶面上刻着相机序号:70098。插座右侧,机顶镀铬面上凸显精细娟秀的相机品牌和型号,黑体字纵向排列成上下两行:Retina和ⅢS。该标识的右侧,置有弧形的走片计数窗和计数手动设置盘锁钮,计数窗右上方装着快门钮。

实际操作时,先按下计数手动设置盘锁钮,再向右推动(按黑标箭头方向)机背镀铬面右侧的计数手动设置盘,以驱动计数窗内显示的走片数值,从36退位至0(白色棱形图标)。正式开拍时,将相机底部的卷片/上弦扳手扳到底,驱动计数窗内计数值相应地退一位(例:从36退位至35),然后按下快门钮以启动已上弦的机内快门。每扳动一次卷片/上弦扳手和按下快门钮,计数窗内计数值相应地退一位,快门开启一次,直至计数窗内显示的走片计数值从36退到0,从而完成36张胶卷的拍摄。

实际拍摄时,每位玩友都会遭遇“尴尬”。当拍到第36张,也就是计数窗内计数值显示为1时,整台相机突然“罢工”。此时既扳不动卷片/上弦扳手,也按不下快门钮。老资格的RETINA玩友安之若素,只要按下计数手动设置盘锁钮并推动机背上的计数手动设置盘,以驱动计数窗内显示的走片数值从1退至0(白色棱形图标),相机功能立刻恢复正常。出现这种情况,是那位德国内格尔博士在设计RETINA时刻意为之,还是无奈之举,我至今也弄不明白。

机顶右端是外径24mm、厚6.6mm的感光度指示盘,指示盘顶面有两个位置相对应的感光度数值显示窗,指示盘中央伸出一枚外径6mm的按钮。设置胶片感光度时,必须先揿下按钮,然后左右旋转镜座底侧的光圈设置轮,感光度指示盘顶部的ASA/DIN数值环将随之作相应转动,从而在显示窗内显示所需ASA/DIN感光度。由此可见,光圈设置轮除了有设置光圈的功能,还兼具设置胶片感光度的功能。

感光度设置盘左侧,镀铬机顶面上固定着长21.4mm、宽3.6mm的弧形测光指针/追针显示窗,窗内可见白色指针和黄色追针。白针根据射入采光窗之光线强弱而作出相应摆动,摆幅的大小取决于光线强弱。实际测光时,白针在光线条件下往复摆动,此时应该旋转镜座底侧的光圈设置轮以驱使黄针跟随白針移动,直到两针重合在一起。在旋转光圈设置轮的同时,光圈值镀铬环也在同步旋转,镜座后侧镀铬弧面上的黑标箭头所对准的相应光圈值和快门速度值,一定就是正确测光后所设定的匹配数值。

镜头朝前,向机背方向看(图3)。后盖左上方,机壳镀铬面上固定着亮框取景器目镜。从目镜里可见两个取景线框,它们分别框定35mm广角镜和50mm标头的取景范围。如果换置其他焦距的RETINA ⅢS(027)原配定焦镜头,取景器里将自动跳出相应焦距的取景线框,这是柯达公司在设计RETINA ⅢS(027)取景器时的点睛之笔。

机壳右侧镀铬面上装着可以按黑标箭头方向推动的计数手动设置盘。后盖饰皮上可见纵向排列的压印标识:KODAK、Retina、Camera。后盖右旁侧饰皮上压印:Made in Germany。

镜头朝上,看相机底部(图4)。左端装着卷片/上弦扳手,扳手上侧是退片功能钮,中间是外径14.3mm、厚6.5mm的黑色圆盘,右端装着顶面有螺孔的三脚架安装盘和带防护手柄的开盖锁钮。手柄遮盖在开盖锁钮上面,拨开手柄即显露开盖锁钮。按下锁钮,后盖立刻开启(图5)。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台RETINA ⅢS(027)相机所配置的三支施耐德定焦镀膜镜头:

RETINA-CURTAGON 35mm F2.8广角镜头

前镜内环面上刻着一圈黑底白字:Retina-Curtagon f:2.8/35mm Schneider-Kreuznach 7651952。前镜环外径41mm,前镜环后面是装有一枚黑色塑料手柄的调焦环。调焦环外径46mm,最近对焦距离为3英尺或0.9米。调焦环后面是外径49.8mm的安装环,调焦环和安装环圆周上都饰有工俊秀丽的直丝滚花。广角镜长37.3mm(置于无限远距离)、重165g。

RETINA-TELE-ARTON 85mm F4人像镜头

前镜内环面上凸显黑底白字:Retina-Tele-Arton f:4/85mm Schneider-Kreuznach 6144031。前镜环外径41mm,前镜环后面是外径46mm的调焦环,调焦环后面是外径49.8mm的安装环,两环圆周上都饰有精致漂亮的直丝滚花。镜头长37mm、重115g,最近对焦距离6英尺(置于无限远距离)。

RETINA-TELE-XENAR 135mm F4中焦镜头

前镜内环面上凸显一圈黑底白字标识:Retina-TeleXenar f:4/135mm Schneider-Kreuznach 6891003。前镜环外径60mm,圆周上镀着非常精美的亚光银铬,彰显当年德国施耐德公司在设计制造RETINA配套镀膜透镜时的金属镀铬工艺已臻巅峰。前镜环后面是外径55.2mm的调焦环,同样夺人眼球,调焦环后面是外径相同的安装环。中焦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6英尺 (置于无限远距离),镜头长78mm、重330g。

以上三支由德国施耐德厂出品的定焦镜头具有优良的成像素质。透镜上除了光学玻璃,其他部分均为黄铜镀铬。实际拍摄时,镜头的调焦阻尼适度,手感舒适。在柯达RETINA相机上,十之八九配置了不同焦距的施耐德定焦镜头,它们与设计独特的RETINA机身互相辉映,成为一代名镜。

35mm RETINA ⅢS(027)旁轴相机在柯达RETINA家族里,从经典意义上讲,虽然比不上1957~1960年出品的大窗RETINAⅢC(028)折叠式相机,但在相机结构和使用价值上,仍占有一定优势。RETINA ⅢS(027)相机可换用多支不同焦距的施耐德定焦镜头,用这些镜头拍摄胶片,在银盐照片上看到的图像效果,无论明暗反差、色彩饱和度、层次过渡,还是黑白影调,都是那样地韵味无穷,令人怀想起过往岁月和遥远的年代。

猜你喜欢
调焦镀铬施耐德
圆柱形零件镀铬均匀性的优化研究
常见表面处理对飞机结构装配尺寸的影响
施耐德电气推出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
活塞杆表面镀铬质量分析研究
航天508所自研软件用于在轨相机试验
永诺50mm f/1.4镜头上市
奢侈的标准
向施耐德学习“战略力” 等
2009施耐德电气智慧家居高端研讨会
基于DSP的红外双视场调焦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