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珍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明传承了几千年,耕耘畜养绵延了上万年。在这年复一年的春种夏耕、秋收冬藏的农业实践中,华夏民族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农耕劳作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农耕理念和纯朴善良的传统美德,也形成了成熟系统的农耕技术,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历史上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可以分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两大系统,形成并立的农耕文化区与游牧文化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是我国农业史的主要线索之一。我国农耕文化区和游牧文化区大体以秦长城为分界。它表明我国古代两大经济区是以自然条件的差异为基础,形成明显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生产结构和生产技术。长城以南、甘肃青海以东地区,气温和降雨量都比较适合农耕的要求。
在这里,定居农业民族占统治地位,其生产结构的特点是实行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多种经营。粮食主要是谷物,农桑并举或耕织结合成为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中国传统乡村环境是展示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舞台,他们不仅在发明与革新农具、改进农艺、治水灌溉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一整套独特的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的技术体系,通过耕作技术的更新改进,土地利用率和农耕生产效率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走进甘肃省礼县上坪乡,仿佛就走进了人类原生态的栖息地。上坪乡位于礼县西部,洮坪河的上游。这里属高寒阴湿地带,是礼县海拔最高的区域,平均海拔2400米,年平均气温8℃,年降水量约600毫米,无霜期在120天左右。穿行在这里的山村里可以明显感觉到山高沟深,有别于西部地区的许多不毛之地。这里的山里还有原始林木的存在,森林茂密,风景秀丽。流水潺潺,仿佛西部的一块碧绿翡翠。空气洁净清新,草木芳香。粮食作物以小麦、洋芋、莜麦为主,玉米、蚕豆等次之,经济作物主要有大黄、当归、蜂蜜等。每年的九月底至十月,是这里的收获季节,也是最忙碌的季节,村民们用传统的方式耕作。这片土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与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山脉的衔接地带,独特的地理地貌和自然环境,塑造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性格、文化和追求。他们依旧普遍地使用木轮车,依赖着木轮车。
这里是秦始皇的老家,也是秦人和秦文化的发源地。甘肃礼县的先民要么是始皇的后裔,要么是始皇的部将,要么是为始皇喂马造车的工匠,他们都以自己是秦人后裔为荣。先秦时期的遗风遗俗在这里还随处可见,礼县的商号里以“秦”字作为店名、商标的比比皆是。生活在这里的乡民们至今还一直保留着古老而传统的耕作方式,走进礼县的“秦文化博物馆”参观了解到,村民还在使用的木轮双牛车已有千年历史,其制式与博物馆里展示的挖掘出来的考古文物车型几无二致。木轮车通体实木制做而成,全车不用一颗钉子不见铁件,全部手工做成,木轮车用的木料是就地取材的硬杂木,捆扎用的绳子也用藤条取代。在上坪乡苏其沟村、上草坝村、下草坝村、黄嘴村等村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木轮车,走进村子随处可见。拉车的牛被称为犏牛,是牦牛与黄牛杂交的后代。它既有牦牛的力大勇猛,又有黄牛隐忍耐劳的优点。无论是上坡下坡、涉水过河,只要宽度能放下车轮,运输1000公斤左右的货物,可爬30°~40°的陡坡,如果驾驶者技术娴熟,甚至还能爬50°~60°的山坡。
据村民们介绍,由于本地山高坡陡,道路崎岖,有的田地机械运输几乎不可能,就得依靠牛拉木轮车,这也是木轮车之所以能延续使用至今的一个原因。由于车轮高大,木轮牛车在冰雪路、石滩路、泥泞路等更显优越性。当地地理环境的局限性,木轮牛车在农耕生产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这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养两头牛,利用双牛耕地和拉车。木轮车是这里最基本的运输工具,人们上山砍柴、拉运粮草药材、收割庄稼,基本上全靠牛拉木轮车完成。山村街巷里,早出晚归的村头河边,随处可见牛拉木轮车的身影。
正值村里中药大黄收获的季节,坡上沟里到处都是正在挖掘收获大黄的劳作人群。大黄的种植已然是村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一条路子,所产的大黄品质也是最好的。他们早上七八点钟就拉车出工,中午就在地头用自带的馒头就着白开水(年轻人也舍得买上几罐可乐了)简单午餐,一直到四五点钟收工回家。曾经的重复与单调,也开始在年青一代的身上渐渐产生着变化。当工业文明渗透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当一台台自动化的农机代替了传统农具,那些曾经陪伴了先民几千年的传统农耕工具就成了沉淀在人们记忆中的浓浓乡愁。那么,这一架木輪车还能走多远,还能走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