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瑶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总目标: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其中,“创意物化”的提出,给综合实践活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深深吸引了广大教师的眼球,并不断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遇见——活动背景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名叫《竹节人》。这篇课文回忆了作者孩童时候的游戏乐趣。学完这篇课文,学生们就被书中的竹节人深深地吸引了,有一位学生还尝试亲自动手做了一个,并把它带到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同学们你争我抢,在一条有裂缝的木凳旁围了一圈又一圈,还时不时发出一阵阵欢笑声。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看到学生们玩得饶有兴趣的样子,不禁想到,何不邀学生们一起走进竹节人的“世界”,尽情体验一番传统游戏的乐趣呢?
通过沟通交流,我找到了六名对竹节人有兴趣的五年级、六年级学生,一起开展活动。
二、相知——活动实施
(一)制定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角度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开放性生成。随着年龄的增长,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在心理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初步发展,自我意识也更加深刻。考虑到这两方面,在此次活动目标的制定中,笔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在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后再制定活动目标。
(二)明确活动内容
1.制作方法及招数展示
要想制作一个竹节人,首先就是总结制作方法,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因为课文中对此有一段详细的介绍: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在制作方法的讨论过程中,笔者看到了学生与往日学习时不一样的状态。因为所选的参加活動的学生中,有的学生成绩优异,有的学生成绩稍欠,但在讨论中,学生都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见解,展现最真实的自我,也许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所在。经过讨论与动手实践,制作过程总结为以下四个步骤:(1)准备制作材料。(2)将竹子锯成五段或者九段,较长的一段当“身子”,其余几段较短且一样长的当“手”和“脚”。(3)把当作身子的竹子的四分之一处钻两个小洞。(4)穿线,把线的中间留在两腿间。绳子两头分别放在两个手上,然后在两只手上系上牙签或者玩具小兵器等。这样,一个竹节人就做好了。
学生们有了用铁丝穿成的竹节人,对竹节人招数的摆放展现了浓厚的兴趣,不仅摆了书本上的三个造型,还摆出了一些电视剧上看到的或是自己平日所知道的招数。
2.创意设计
竹节人是一个传统游戏的玩具,是前人对竹子进行的创意改造,那么,还能进行哪些新的创意改造呢?有一名学生提出,可以结合学校的线描特色,用手中的画笔记录眼中的竹节人。有了想法就付诸行动,学生们拿来画板,准备好画纸和笔,将竹节人摆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便开始一笔一画地画起来了。没过多久,画纸上便出现了一个个可爱的竹节人。
3.带上竹节人参加活动
在校园科技氛围展中,学生们设计了有关竹节人的活动,吸引全校各年级段的学生。他们参与其中,欢声笑语不断,不论是玩耍的同学还是在一旁观看的同学,都体验到了竹节人的乐趣,还有的同学询问制作方法,自己也想动手做一个。
三、回首——活动总结
参加了本次活动,学生们亲身体验了竹节人的制作过程,体会到了自主动手制作的乐趣,懂得了制作时应有细心和耐心。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也学会了反思与创新,给竹节人装饰美化,线描手绘竹节人,创编竹节人的故事。同学们还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了学校的班级科技展和义乌市科技运动会,带着竹节人走出校园,让更多的人认识了竹节人,体会到了传统游戏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