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声健
青少年“审美焦虑”问题由来已久,多年未能得到解决,而且还呈现“低龄化”趋势。最近,全国政协委员《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青少年“审美焦虑”问题本身的焦虑,人们深感对于这一问题已经不能仅停留于“思考与讨论”层面,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才行。
众所周知,导致青少年“审美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青少年自身等。这也意味着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其中,学校作为育人的主要场所,必须担起首要责任。而美育,毫无疑问必须冲锋在前。
学校美育必须得到实质性重视
我们不妨把“审美焦虑”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病”,一种关涉青少年身体与心理、审美观与价值观、生命观与人生观等多个方面与维度的“综合病”。治疗这一“病症”的关键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但如果学校美育得不到重视,正确审美观的树立就无从谈起,青少年“审美焦虑”问题也就无法根治。
从国家层面上看,近年来学校美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就学校美育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如果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沒有童话、歌谣和大自然的云彩、花朵、鸟叫虫鸣,如果青少年的心灵世界没有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颜色,如果青少年没有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不可能全面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青少年的“审美焦虑”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审美贫瘠”导致的,即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缺少童话与歌谣、音符与颜色、云彩与花朵等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滋养。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美育的缺失导致了“审美焦虑”。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五年内连续印发两个国家级美育文件,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然而,国家政策的落实并非易事,长期以来学校美育工作不受重视的状况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得到根本性转变。要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审美焦虑”问题,学校美育工作必须得到实质性重视。
学校美育必须切实回归以美育人正轨
如果美育自身在发展方向,特别是育人导向上存在问题,那么不仅不能解决青少年“审美焦虑”问题,反而可能加剧他们的“审美焦虑”。
长期以来,学校美育存在着功利化和技术化倾向,使得美育的育人功能极度弱化,青少年的审美生活贫瘠,正常的审美需求得不到满足。所谓功利化,是指美育主要以比赛、评选、考级、升学等为目的,以美育人的本位目标被抛弃。美育在一定程度上异变成了“应术”教育,具体体现在:常规课堂教学疲于应付,艺术社团活动乐于应赛,艺术培训活动忙于应考。所谓技术化,是指美育的内在品质——温暖、滋润、情操、灵魂等被技术所淹没和取代,富有美感、充满情感的美和艺术变成了无生命、无美感、冷冰冰的技术。由此,美育在很大程度上异变成了“技术”教育,美育教学等同于技术操练,心灵滋养降格为技能习得,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热衷技术,课外活动炫耀技术,教研活动崇尚技术。可以说,上述功利化与技术化倾向实际上也是一种“美育焦虑”的行为表现,而正是这种“美育焦虑”导致学校美育忘记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育人根本,忘记了满足青少年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美育初心,从而必然地导致了青少年的“审美焦虑”问题。因此,要真正破解“审美焦虑”这一顽疾,学校美育必须切实回归育人正轨。
学校美育必须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如前所述,解决青少年“审美焦虑”问题,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是关键。对于学校美育而言,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必须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正确的审美观,二是这种审美观应该如何去树立。对于这两个问题,《意见》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与路径。
《意见》在第四条“树立学科融合理念”中明确提出:“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正确的审美观就是以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为内容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审美观。不难想象,一个对上述各种美心生敬意与追求的青少年,一定是个心灵充实、审美丰盈的人,一定是个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是不太可能有“审美焦虑”的。
那么,这样的审美观该如何培养呢?《意见》也给我们指明了路径:加强学科融合,大力开展审美实践活动。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解决青少年“审美焦虑”不能只靠美育单打独斗,必须德智体美劳相互融合。就如前段时间引发广泛关注的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培养青少年的阳刚之气的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融合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另外,正确审美观的形成不能靠说教,而要让青少年亲身参与审美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满足对审美生活的期盼,从而逐步树立。
学校美育必须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审美生活
一个人在某方面之所以焦虑,主要是因为他在这方面有需要和期盼,但由于自身能力、客观条件与环境等的限制,而无法满足需要、实现期盼所造成的,“审美焦虑”也是如此。青少年“审美焦虑”与审美活动贫瘠、单调及审美生活缺失有很大关系。在这方面,学校美育必须深刻反思。坦白地说,我们的学校美育,由于受到功利化、技术化的影响,既没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也没能为他们搭建可以充分展示审美才华的平台。当青少年的审美需求得不到基本满足时,必然会产生“审美焦虑”。
那么,学校美育应该通过开展哪些实践活动来为青少年创造他们所期待的审美生活呢?《意见》在第十条“丰富艺术实践活动”中指出:“面向人人,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班级、年级、院系、校级等群体性展示交流。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每年开展大中小学生艺术专项展示,每3年分别组织1次省级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综合性艺术展演。”笔者相信,如果《意见》的上述要求能够在学校美育中切实落实,那么青少年的审美生活一定会丰富多彩,“审美焦虑”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学校美育必须与家庭、社会协同育人
前面已经谈到,导致青少年“审美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学校、社会、家庭构建起“三位一体”的美育机制,相向而行,形成合力。
构建“三位一体”美育机制,学校必须率先垂范。一方面,学校必须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学校必须积极对接社会与家庭,在三方联动中发挥主动与主导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学校美育对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毕竟是有限的,如果父母对于子女的培养被功利和虚荣所绑架,如果社会对于青少年教育缺乏应有的担当,如果家庭和社会都处于一种普遍焦虑状态下,那么,青少年一代是难以从焦虑中解脱出来的。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于青少年的价值引导都不能缺位,所秉持的审美价值观必须高度一致,并在行动上协同发力。唯有如此,青少年“审美焦虑”问题才能真正缓解并最终得到解决。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