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玲
(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统治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建立起共和政体。这次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以强大的影响力迅速地推进了当时社会的大变革。这一时期,在皖西大地上出现了一位革命先导者,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积极投身于大革命的滚滚洪流,并用大量优秀的纪事诗词为后世读者再现了那段热血沧桑的烽火岁月,他就是辛亥革命老战士、国民党内的“红色老人”朱蕴山。1906至1927年间,朱蕴山一直活跃在六安与安庆一带,亲历了辛亥革命的风雨历程。父亲朱纮在临终之际叮嘱朱蕴山“切勿投袁,丧失党人志节”[1](P8)。这十字遗言为朱蕴山指明了日后革命斗争的方向,明示了革命党人的气节操守。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秋,朱蕴山考入安徽巡警学堂。在这里,他遇到一位对自己影响极大的老师,此人是光复会重要骨干,任会办兼学堂堂长的徐锡麟。在徐锡麟的引导培植下,朱蕴山秘密加入光复会,开始以光复会成员的身份正式投入到反满运动中,并在徐锡麟的统一指挥下,参与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的行动,这次行动在朱蕴山的革命生涯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说孙中山先生当年特别重视徐锡麟在安庆的活动,甚至特意从海外写给徐锡麟一封密函,对他下达了安徽武装起义的具体指示。徐锡麟最终在1907年5月26日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中就有光复会的新成员朱蕴山。虽然这次起义徐锡麟成功刺杀了恩铭,但起义军终因敌众我寡而惨遭失败。有十余名青年革命党人在这次突围战中壮烈牺牲,其余人包括起义首领徐锡麟与弟子朱蕴山都在被捕之列,成为俘虏。后,清廷明示将革命党首领徐锡麟就地正法,剖心砍首,以祭恩铭。朱蕴山等青年革命党人刑场陪斩。徐师临刑时表现出来的气壮山河的大无畏气概鼓舞了朱蕴山,从容赴死的气度也深深地影响了朱蕴山,在朱蕴山日后的革命征程中徐师犹如一股无形而又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他一路勇往直前。此后,朱蕴山不断加强与革命党人的紧密联系,一次又一次地参与更大规模的反清爱国军事暴动。朱蕴山在革命党组织的历次起义中表现神勇,让其声望渐起,成为革命党的重要骨干。
“5.26起义”的失败,以及悲愤交集的陪斩经历,不仅没有让朱蕴山退却,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信心和决心。第二年,朱蕴山就返回了安庆积极投身革命,先是加入同盟会,接着又襄助韩衍共同创办进步刊物——《安徽通俗公报》。同年11月,朱蕴山还在安庆参加了由熊成基领导的“新军马炮营起义”,在这次起义中朱蕴山的革命意志又一次得到锤炼和强化。
1911年春,宋玉琳等江淮子弟共97人在赵声的召唤下奔赴广州,参与谋划广州起义。朱蕴山、高语罕等人闻讯后邀约为他们壮行。席间,朱蕴山饮酒赋诗,以一首五言绝句赠予友人宋玉琳,诗云:“慷慨数恩仇,苍茫万里舟。此行各努力,相约白门秋。”[2](P4)(《送宋玉琳赴粤》)这首赠别诗真实地表达了二人的深情厚谊,以及朱蕴山对宋玉琳的不舍之情。“此行各努力,相约白门秋”,二人约定将来白门相逢,孰料,在广州起义中宋玉琳英勇就义,这次饯别竟是二人的永别。
在安庆期间,朱蕴山因协助创办《安徽通俗公报》,与公报主创人韩衍成为亲密的革命友人。大量的文史资料记载,辛亥革命期间,韩衍是活跃于皖地的重要革命领袖,他在思想文化的宣传与重要军事活动的组织等方面作出过重要贡献,他与朱蕴山共同创办的《安徽通俗公报》算得上是辛亥革命前颇有影响的一家进步报纸,成为重要的文化阵地。武昌起义爆发后,韩衍又成为皖地“安徽光复”的重要策划人。其后,韩衍还积极联系史推恩、李德膏等人组建“维持皖省统一机关处”,并大力创办另一份进步刊物——《安徽船》,使其成为革命传声筒。另外,韩衍还组建了一支青年军,目的是维护地方上的治安。作为韩衍的得力助手,朱蕴山担任的是“皖中招抚使”兼“青年军”皖中总队长,主要职责是训练骨干力量,扩大青年军队伍,作为北伐军兵源的后备军。然而,正当皖地革命如火如荼进行时,在1912年的4月,韩衍突遭刺杀,身中数弹,伤势过重离世。自此,皖地痛失一位重要的革命领袖,朱蕴山在不少纪事诗作中提到韩衍和相关革命事迹,说明韩衍在朱蕴山前期的革命活动中影响是很大的,韩衍的牺牲也一定激励着朱蕴山继续砥砺前行。
在“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1917年11月,朱蕴山来到芜湖、安庆一带,与刘希平、李光炯、卢仲等人见面,共商在皖西筹建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简称“三农”)事宜。此时正值苏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之际,十月革命不仅震动了全世界,同时也引起中国革命党人的反思。随着苏俄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思潮也在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中间迅速传播。朱蕴山认为,要想除旧布新,就应该从改革教育,培养新青年入手,通过普及国民教育,提倡新文化,竭力而慎重地介绍新思潮。
1918年春,朱蕴山回家乡六安筹建“三农”。在回故乡六安的途中,朱蕴山看着一路上的物是人非的变化,触景生情,写下不少传世诗词作品。如《舒城道中闻雁》一诗,其中有“去年我北尔正南,风萧萧兮江水寒。今年我南尔正北,雪满长途天如墨。来时草草去草草,残腊将更春尚早。我笑尔时尔亦笑,一年一遇舒城道……秋风有信吹红蓼,相期同见青天杳”[3](P71)。诗作写得意境苍茫厚重,情感真挚动人,在写景中寄托壮志未酬、大业未就、前途迷茫的忧愁苦闷,同时又表达自己面对困难与羁绊,依然乐观前行的斗志与激情。
是年9月,朱蕴山前往金寨拜访了故人桂月峰,并力邀他共谋建校大计。桂月峰慷慨应允,同回六安,立即着手筹建事宜。在当时的六安县县长李铭楚的鼎力相助下,县劝学所垫借三千元,各界捐助二千元,共计五千元,作为办校经费,并圈定六安原赓飏书院旧址为“三农”校址,很快于当年的冬天筹建告竣。
1919年春,“三农”正式开始招生。遵照朱蕴山的意思,由沈子修担任“三农”校长,桂月峰担任学监,朱蕴山自己只担任文牍兼修身课(即政治课)教员。他们从改革教育入手,大力推广新文化新思想。例如在学校管理方面,废除一切陋习陈规,主张师生平等。并成立学生会,学生会干部有权参与决定学校重要事务。在教学内容上,取消孔孟经书,采取白话教学,提倡科学,宣讲唯物进化论思想。树立新的道德观念,提倡男女平等,反对吃人的礼教。这样一来,“三农”在办学伊始,就在安徽省教育界带起了一阵新风气。短短几年的时间,“三农”就成为安徽省最知名的新型学校。一大批学子在“三农”的新思潮和民主气氛熏陶下,逐步走上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有的进步学生甚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骨干力量。在朱蕴山、沈子修、桂月峰等领导与管理下,“三农”成为皖西新文化运动的火种和中心。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安徽各地的广大青年纷纷起来响应北京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以朱蕴山为首的“三农”教职员工积极引导学生追求救国救民真理,并带头参与到当时的政治斗争中去。这样,“三农”在皖西就形成了一股反帝反封建的巨大推动力,成为一支“五四”运动后为开展抵制日货、声援学生“六二”运动、反对省议会贿选等一系列进步斗争的骨干力量。在青年学生宣传动员下,工人、知识分子、工商业者和广大城镇居民也纷纷行动起来,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反帝反军阀力量。尽管这次“三农”学生爱国运动最终遭到封建军阀的无情镇压,但斗争并没有停止。“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精神和“科学与民主”的进步思想,鼓舞教育了广大的皖西人民,他们通过以朱蕴山为代表的“三农”人的文化普及、思想传播,开启了民智,提高了认识,明确了革命方向。
朱蕴山一生曾指挥或参与大大小小革命运动十余次,其中著名的有:1908年的太湖秋操起义、1915年的安庆起义、1920年的废督裁兵运动、1930年代至1940年代的反蒋抗日运动,等等。特别是在国共联合抗日期间,朱蕴山为统战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最有名的就是“三上太原”。这个事迹因与本文关系不大,按下不表。朱先生曾咏史明志“苌弘一去两千载,碧血常留天地间。”[3](P7)在其壮怀激烈的革命生涯里,为了救亡图存的理想,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考虑个人安危,只要国家需要,革命需要,总是不辞辛劳为国为民四方奔走。朱蕴山一路走来,从青年时代的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党人、辛亥革命老战士,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拥护者与最亲密的朋友。他虽不是文学家,却热爱文学创作,尤其是酷爱用古体诗词的形式纪录时事,笔耕不辍,有数百首具有革命理想色彩的爱国主义诗篇传世,成为对皖西人、安徽人、乃至全中国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爱党教育的宝贵资源。
注释:
①“抵死犹闻救国声”.朱蕴山.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
②“忧国情怀火一团”.朱蕴山.访老友桂月峰。桂月峰,安徽六安人,中共党员,清末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从事教育工作,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校创办人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在金寨发动农民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后被反动派杀害。
文艺生活·下旬刊2021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