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发成熟的“文艺范”商人
——从商业角度浅析徐静蕾电影

2021-04-06 19:46魏雪格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4期

魏雪格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50000)

一、前言

1990 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影响着上层建筑方面,电影方面尤为明显,艺术创作开始从文艺性向商业性过渡。评判电影质量逐渐偏向票房,实际上,票房也已然成为电影创作、拍摄的最基本的“目标思维”,“电影文化事业”逐渐被“电影文化产业”所取代。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艺术创作规律和艺术生产原理出现了大幅改动,艺术家曾经的艺术追求与当今时代的种种新“逻辑”产生了剧烈碰撞。而徐静蕾作为女性导演,恰巧出现在这个过渡期,从她的作品中可以明显分辨出此生代导演文艺向商业的变化。本文分别从商业特色、商业价值、作品影响三方面,侧重分析徐静蕾转型后的四部作品,即《杜拉拉升职记》、《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亲密敌人》、《绑架者》,以此总结文艺转型导演的商业片作品的共性。

二、女性导演自带的商业光环

徐静蕾进军电影界是新世纪初期,此时商业电影已经初见端倪,在徐静蕾之前的第五代导演在“纯粹艺术”上已颇有建树。徐静蕾早期的作品,也延续了“纯粹艺术”风格,她不是专业出身,但同时她也没有教条化僵化观念的负担。从她初期作品《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生的来信》、《当梦想照进现实》中可以看出,徐静蕾利用早期的文艺向电影作品成功塑造了自己的导演风格和类型,专注表达女性视角的情感,强调女性意识,在由男性为主导的电影界争取了一席之地,强调女性创作者的存在感。这也被称为日后徐静蕾向商业电影转型的主要卖点,吸引女性观众的目光,带动票房市场和线下女性消费。

徐静蕾从文艺向商业转型的首部作品《杜拉拉升职记》于2010 年4 月15 日上映,截止下线,总票房宣告破亿,徐静蕾也成为国内第一位票房破亿的女性导演。以《杜拉拉升职记》为基底,徐静蕾延续风格拍摄了《亲密敌人》,票房同样上亿。这两部作品同作为职场爱情电影,徐静蕾本人具有丰富的经验,从题材上也贴近主流观众生活,易引发共鸣。《杜拉拉升职记》中,作为女主角的杜拉拉,从一个职场小白起步,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取,成长为一名写字楼内的精英HR 经理,涵盖了广大白领观众切身体会和对未来憧憬向往。同时片中的主角时髦靓丽,迎合了当前大众消费文化的热潮,借此机会打开了电影植入广告的大门,为日后的商业电影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亲密敌人》后,徐静蕾重回爱情题材,拍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商业感更加成熟,跨越异国地域,讲述两对情侣不同时空下的爱情故事。而今年的新作《绑架者》,则是一次大胆的动作犯罪题材尝试,展现了女性导演对刚性极强的动作片的把控和执导能力,都成为商业电影的吸金卖点。

三、成熟的商业范式

转型之后,徐静蕾对商业电影制作已经驾轻就熟。除了题材自身带有的商业性质,徐静蕾也善于从其他方面体现商业性,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一)广泛的受众群体

从《杜拉拉升职记》到《绑架者》,徐静蕾的电影格局逐渐摆脱“小妞电影”的束缚,不断尝试创新,其受众群体也在不断扩大,涵盖多种职业群体。从职场电影到爱情电影再到动作电影,其受众跨越了年龄、职业、领域等多重界限。

1.职场打拼的白领群

社会层次的分布中,劳动者占据主要地位,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学历的攀升,白领阶层已经成为劳动阶层中一环重要力量,其中女性工作者更占有重要席位。不论是职场中的新人还是中产阶级领导,抑或是在电影中寻求与自身相似的共鸣,借鉴学习银幕里展现出的工作经验,都可以在《杜拉拉升职记》和《亲密敌人》这类职场电影中获得答案。以《杜拉拉升职记》为例,杜拉拉是典型的新中等收入阶层的缩影,她从异乡来到首都“北漂”,没有背景,受过高等教育、只靠个人的奋斗和努力在北京扎根,收获事业和爱情,成为中国白领职场奋斗的榜样。在杜拉拉身上,可以看到在职场打拼的艰辛,年轻人对事业的信心,在感情和事业之间的迷惘纠葛,映射出大多数白领群体的生活缩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则为白领群体提供了爱情安慰和生活旅行的攻略。

2.明星粉丝群体

徐静蕾自身就具备明星和导演双重身份,携带一批忠诚的爱慕者。曾经作为演员身份的徐静蕾,与章子怡、周迅、赵薇并称四小花旦,并且“文青”的人设也为她吸引来不少年轻人的拥趸。此外,她执导的电影多选用人气较高的明星演员,例如香港艺人莫文蔚和台湾歌手黄立行,《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更是大胆选用了刚回国发展的热门明星吴亦凡和新人王丽坤,二人在国内都拥有超高人气,强大的粉丝经济在电影票房的比例不可小觑。

3.初涉社会的年轻群体

即将毕业的学生和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也是徐静蕾电影的主要受众流,可以从《杜拉拉升职记》中体验职场生活,又可以从《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里感受爱情的纯洁忠贞。对于年轻群体来说,生活经验不足,倾向从影视中打造的情节寻求共鸣,同时年轻人群体的消费观开放,侧重精神消费,同时也容易冲动消费,对电影中传达的消费观和里面的广告植入接受度较高,能够带来商业效益。

(二)符合大众消费文化的热潮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大众都趋向于将生活向艺术靠拢。徐静蕾的作品利用女性细腻独特的视角,从生活出发,上升到情节的艺术性和曲折性,同时极力地迎合大众普遍消费心理,放大商业效果。

1.消费意识的引导

在消费文化盛行的当下,人们开始愈发关注满足个人精神需求的消费,波德里亚指出:“身体在今天已变成救赎物品,在心理与意识形态的功能中它彻底取代了灵魂”。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高端、享乐等消费主义开始蔓延,在电影中,展现给观众的上流社会所带来的华丽视觉冲击,容易激发对高水平消费的向往与憧憬。在徐静蕾的作品中,主角多处于高消费阶层,在表达职场打拼的同时,也促成了消费主义在职场的进一步蔓延。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跨越了两大洲多个国家,欣赏异域风情的同时,也激发了大众对美好的追求,徐静蕾电影的受众里,大部分年轻又没有过重的生存负担,愿意接受电影中的高端消费和消费心态。

2.偶像吸金效应

近年来,粉丝经济在电影市场的影响力正在飞速攀升,偶像效应已经成为导演选角的重要标准之一,明星们大多数拥有商业品牌的代言和签约,有利于保证电影的投资前景和商业影响。黄立行、莫文蔚、吴亦凡、王丽坤等,都属于娱乐圈的时尚高阶偶像,其作品有粉丝和品牌买单,对于电影制作来说,前期通过广告植入和投资获得制作资金,后期通过宣传和粉丝提高票房收益,一举两得。

(三)创新的电影投资和营销模式

影响一部电影质量的因素中,资本所占比例极大,有了经济基础,才有机会做出好品质的电影。徐静蕾在接手商业电影之前,导演的多是低成本文艺电影,为了给《杜拉拉升职记》融资,徐静蕾请来十多位著名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和高管为电影制造噱头,引来企业圈和投资者的注意。之后,徐静蕾又拉到了中影集团的投资,在电影分红的时候,徐静蕾只拿合同规定的比例,最终根据票房收入和投资方分成,尽可能减少电影的投资风险,同时允许导演参与票房分红,保证电影后期的制作品质。

除了前期的投资创新,营销上也做到了电影与观众结合,有意识地引导消费者,鼓励其消费。徐静蕾不仅在电影中包含了大量商业元素,也在演员上做到市场覆盖率的最大化。地域上内地与港台结合,从年轻偶像到口碑明星,粉丝覆盖范围广泛,打开不同阶层的票房市场。

四、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取舍

徐静蕾的商业作品愈发成熟,而她原本带有的艺术气质逐渐被商业化吞噬。在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艺术与资本两种力量的对抗,盈利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是必须考虑的,而文艺电影恰巧与之相反,导演可以拥有更多的自由度,从而尽少考虑经济效益。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到《绑架者》,可以看出徐静蕾的作品商业性已经多于艺术性,明星拉动消费与票房首位已经趋向制作电影的首要考量方向,而在创作艺术方面有所牺牲。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杜拉拉升职记》和《亲密敌人》中植入过多的植入,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同时,缺失了艺术创作的纯粹和审美的真实性。

文艺片作为一种以导演为主,不以迎合市场为目的的电影类型,首先要明确导演的创作态度,遵循对艺术的表达自由和自身追求,通过镜头诉说创作者对社会、人生、意义的思考,这也是徐静蕾,或者每个投身于电影事业的创作者最初的本心和诉求。商业电影的消费性注定创作要服从于市场,而忽视艺术审美的后果就是作品中消费大于内容,情节改动和广告植入暴露了作品的粗糙与肤浅。与审美的要求相背离。这也是当下观众对徐静蕾口碑质疑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广大导演转型后面临的主要矛盾。

艺术家作为大众中的少数能够创作、引领文化潮流的表达者,需要有严格的自我意识去要求自己的作品满足精神追求和艺术性,而非一味迎合市场和资本。而当下的电影市场浮躁心和功利心繁重,制作方一心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坚持艺术追求,“抠图”电视剧、广告电影、剧情尴尬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这不是徐静蕾一个人面对的难题,而是所有导演所面临的,在商业和艺术中如何做出合理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