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香
(河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多样性与同一性,这对概念主要说明画面的构成因素,是作品中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的差异体现。古典主义画家为了使画面达到统一,采用各部分独立和自由的组成。巴洛克主义画家则与之相反,他们抛弃了这种独立性,使各部分同归于一个总的母题。
我们从作品中主要的母题为出发点,分别以古典主义和巴洛克主义为例子,来分析两个时期作品母题的不同,从而得出两个时期绘画作品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区别。
古典主义时期,我们以提香的《圣母升天》为例,在这幅作品中圣母身穿红色长裙,在几个小天使的围绕下,缓缓的向上飞升,圣母抬头仰望着天空中迎接她归来的上帝,上帝的身边有几个小天使相随,一起迎接圣母的归来,地上的圣徒们惊奇的仰头观望着天空中发生的一切,并虔诚的欢送圣母的归去。这幅作品可视为威尼斯文艺复兴时期风格作品的代表。画面色彩温暖灿烂,构图严谨,可分为三个部分。主要的人物作为垂直的形式与众使徒的水平相对立。使徒的母题在作品中左右相互平衡,画面体现出一种匀称感,各部分可以分割开来,而其他部分也不会受到影响。
巴洛克主义时期,我们以鲁本斯的《圣母升天》为例,同样是圣母升天图,巴洛克的绘画风格却与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有着及其明显的不同,在这幅作品中,圣母被一群小天使环状围绕,充满节奏感的向上飞升,下面的人群一大部分惊奇的仰头观望着眼前发生的一切,而有的人则低头沉思,他们都虔诚的欢送圣母的离去,整幅作品中,已圣母为中心,形成了一种聚集的光,天使则像是圣母的光环。画面中一半为亮,一半为暗,明暗的对比在加之圣母富有节奏感的动态,使画面的抑制感更加强烈,使画面体现出强烈的节奏感与运动感。它不像提香的古典主义作品,是不可以被分隔开来独立观看的,若强行分割开来,因为画面整体节奏与运动感的存在,分割开的各部分作品看起来将不在完整,明显的成为缺失的作品,体现了巴洛克风格作品的同一性原则。
通过这两幅作品,我们得出了在古典艺术中强调匀称;在巴洛克艺术中,则是一种主要效果,这些表现主要特征的母题不是可以从整体中分离的碎片,而只是总的运动最高潮。除此之外,古典艺术与巴洛克艺术在光的使用上也有一定的区别性,但不能概括为所有,我们以伦勃朗的蚀刻画《基督传道》为例。
在伦勃朗的《基督传道》蚀刻画中,基督在一个大宅院里的空地上,正在向周围的人们传道,这些人有贫困者、饥饿者、伤心者,也有商贩行贾。他们表情真挚,充满希望的认真的听基督的讲道,人物处理的很有生活气息。在这幅画面中,最显著的视觉事实是整个聚成一团的最亮部分存在于基督脚下的墙壁上,突出了画面的层次感,这个处于支配地位的亮部与其他的亮部有最密切的关系。这幅作品不能像古典主义时期例如丢勒的画那样被隔离为单独的事物,光在这幅作品中起着重要的因素,它在物体表面上滑过,抚弄着作品中的所有,因此,构成作品中的人物与物体要素变的不太明显,仿佛光才是主要要素。一道斜向的光线从左上方传射进来,照射在画面的中心区域,明暗的变化,使画面的空间体现出一种节奏感的韵律,这种画面的节奏感给他的场景带来一种迷人的同一性的生命。
纵观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大部分作品采用的是一种慢射的光源,画面平均匀称,作品中明暗的分布总被感到是多样的和分离的。而纵观巴洛克绝大多数美术作品,它的画面中总会有一个最亮的区域,最后聚焦于一个最亮的点上,这是光源照射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来自同一个光源。若一幅作品有以上特征,那么大体就可确定,它是巴洛克风格的作品。
综上所诉,从画面的主要母题为出发点,以作品为例展开论述,我们大体知道了古典主义作品更多的是多样性的,而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是同一性的。
以头像或人物题材为出发点,论述或讲清古典主义和巴洛克主义如何在一种情况下是多样的,而在另一种情况下是同一的,这是不容易的。我们依旧分别挑出古典主义时期和巴洛克主义时期的绘画作品分别分析比较,来得出我们想要的答案。
古典主义时期,我们以提香的乌尔比诺维纳斯为例子,画面中的维纳斯优雅的躺在一张白色的床单上,肥美的身体,小腹微微隆起,一只手顺势遮住私处,另一只手臂弯曲支撑着她身体的上半部,并有所思的面向观众,她的身后是一个客厅模样的空间,有两个女佣正在做的工作。她将目光投向画外,若有所思与美丽的眼睛,像是在寻求悦己者。在这幅作品中,最主要的构成便是躺着的维纳斯,她是文艺复兴时期美的典型例子。画面中和谐温馨的色彩构成没有影响到肢体清晰度的表达,在这种和谐中的环境中仍可以看清单独的色调,而且每一个关节都可以看的清楚明白,关节之间的每一部分都是独立的形状。
巴洛克时期,我们也以维纳斯为例,维拉斯贵支于1656 年画了一幅镜前的维纳斯,画面中描绘了维纳斯对着镜子躺在床上,小爱神为她扶住镜子观看镜子中的自己,横躺的维纳斯背向观众,维拉斯贵支以充满节奏感的流动的线条,塑造了女性人体的美。她身体的曲线起伏就像是一首有节奏感的乐曲,上身稳健有力,下身平和柔缓。这幅作品与提香的相比是非常不同的,维拉斯贵支画的维纳斯表现的身体更加的优雅,作品的效果不是以各部分的组合并置为基础,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为基础的,服从于一个主要的母题,而作为孤立部分的一致性强调消失了。
以上通过两个时期相似作品的比较,我们得知古典主义艺术的基本特性是图画中个别人物形象的可隔离性,是古典设计的的当然结果。在古典主义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把一个形象去掉,当然,这个形象不如它在过去的环境中那么优美,但是它不会奔溃。对于古典主义艺术来讲,各部分一致的清楚可是为一种必要的条件。而对巴洛克艺术来讲,画面人物形象等是要受到图画中其他母题的约束,为了服从画面的需要,有些人物形象几乎变的不能辨认,1642 年伦勃朗所画的《夜巡》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
《夜巡》是伦勃朗最有名的一幅作品,因为这件作品,给伦勃朗带来了很多的麻烦。1642 年,伦勃朗36 岁,当时,他接受了一个群像订件,由于每个人都想在画中表现出同等的地位与清晰度,他们每个人支付的钱数都是均等的,然而在作品出来后,他们大失所望,画面中有的人几乎都看不清了,所以他们拒绝了这件作品,并把伦勃朗告上了法庭,要求进行赔偿,这件事情弄的满城风雨,人尽皆知,之后伦勃朗便少来很多顾客订件,因此他之后的人生阶段过的比较清贫。在这件作品中,伦勃朗描绘了队伍出发前的情景,在构图上与以往不同,采用了舞台剧式的构图效果,画面中,队长和一个白衣男子站在画面的中心,通过队长的手势可知,他们在交谈,在队长和白衣男子的身后,是一群拿着各种武器装备的人,他们高低错落,几乎都在画面的暗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画面中有个发着亮光的小女孩,她好像是来看热闹的,又好像不是。因为这件作品,伦勃朗没有按照买家的意愿作画,给他自己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夜巡》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伦勃朗把光线运用的相当成熟,“光”就是“色”,通过光线和色彩使画面关系平衡,光在形体上面滑动,它抚弄着各种物体。在构图上,伦勃朗采用了开放试的构图方式,给人向外无限延伸的感觉。从画面的构成因素上分析,作品体现了整体同一的艺术思想。从作品中我们发现单个人物形象,甚至人物的组群几乎变得不能辨认,正因如此,少数可以辨认的母题以更大的力量作为主要因素涌现在眼前。这与古典主义艺术一致的清晰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通过对古典主义时期与巴洛克主义时期作品的分析与比对,从作品的构图、光的运用、画面清晰性等角度出发,探究了绘画中同一性与多样性原则,我们并不一定非要说画面的多样性是不好的,同一性就是好的,而是服从画面的整体需要,我们应该多向古代艺术大师学习,学习他们的优良技法与画面的整体把控能力。
文艺生活·下旬刊2021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