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研究

2021-04-06 03:43南德庆乔青华
青藏高原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座谈会西藏

南德庆 乔青华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7)

1984年初,中共中央书记处召集中央有关部门、西藏自治区党、政、军和各地(市)负责人在北京召开了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的召开对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一)会议召开的背景

1980年初,党中央主持召开了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面贯彻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结合西藏实际,确定了西藏在新阶段的工作任务与发展政策。历经4年工作实践,西藏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平反冤假错案,肃清了文革时期“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推行农牧业生产体制改革和优化经济发展结构,使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事业更加符合地方实际。同时,全面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保证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西藏政治局面总体向好发展。但是,由于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主要方针和政策是:“以藏族干部和藏族人民为主,加强各族干部和各族人民的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西藏实际情况出发,千方百计地医治林彪、‘四人帮’造成的创伤,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建设边疆,巩固国防,有计划、有步骤地使西藏兴旺发达、繁荣富裕起来。”[1]在援助政策方面,又以财政拨付为主。这些发展和援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但也出现了一些其他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全面了解西藏的情况,制定符合西藏实际的方针政策,使西藏经济社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加快改善人民生活的步伐”[2],党中央在1984年2月27日至3月28日,由中共中央书记处召集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西藏自治区党、政、军和各地(市)负责人共70余人,在北京召开了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形成了《中央第二次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

(二)座谈会主要内容

从1984年4月1日党中央印发的《纪要》内容来看,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肯定了1980年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也指出,按照党的十二大精神,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西藏特殊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思想还不够解放。有的同志在执行党的统战、民族、宗教和知识分子等政策上,仍然存在着“左”的思想。通过会议讨论,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形成纪要如下:

1.要求准确、深刻地“再认识”西藏,尤其是西藏的特殊性

《纪要》指出,在对西藏的认识上面,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虽然对西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种认识不能说是准确、全面和深刻的。而且,随着西藏自治区时局的变化,这种认识应该要不断进行深化。《纪要》要求,全党,尤其是西藏的干部,要特别注意西藏的特殊性:“一是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世界屋脊,高寒缺氧,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基本上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二是解放前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政教合一的制度在民众思想上的痕迹仍然很深;三是基本上是单一民族——藏族聚居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素质、民族情感和风俗习惯;四是基本上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宗教在人民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忽视甚至否认这种特殊性,我们就要犯错误,就要脱离西藏人民群众,并且会为国外的敌对势力和国内的敌对分子所利用,从而损害国家和各族人民的利益”。《纪要》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从西藏的上述特点出发,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3]

2.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政策

《纪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政策,促进西藏地区牧农林业和民族手工业迅速发展,使160万农牧民尽快富裕起来,要在3—5年之内让农牧民年平均实际收入翻一番;在农牧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两个为主”,即按照西藏发展水平和群众意见,在坚持土地、森林、草场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以家庭经营和市场调节为主的生产经营方针;“两个转变”,即逐步从封闭式经济转变为开放式经济,增强自身活力,逐步实现西藏城乡经济的良性循环;使供给型经济逐步转变为经营型经济,以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两个长期不变”,即牧区已开始实行的“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的政策和农区实行的“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的政策,长期不予变更。全面贯彻经营方式由群众自愿选择的政策,实行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经济的总方针;完善在农牧区已经实行的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增加对农牧业的资金投入和鼓励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解放生产力,充分调动农牧民生产发展的积极性。

3.进一步加大全国对口援藏力度,确立43项援藏建设工程

《纪要》明确提出,由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四川、广东等九个省、市对西藏援建43项工程项目。建设工程以“国家直接投资项目、中央政府财政补贴、全国人民对口支援西藏”的形式开展。43项工程的总投资达到4.8亿元,涉及能源、交通、建材、饲料加工、商业、教育、文体、卫生、市政和旅游设施等10个方面。这是继20世纪60年代的规模性建设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区域性建设。这一举措的实施,体现了祖国大家庭内各兄弟民族互帮互助、共同繁荣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进一步改变西藏面貌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继续克服“左”的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统战、民族和宗教工作

《纪要》指出,一定要充分认识西藏民族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宣传、学习和贯彻执行《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具体措施,坚决、全面地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积极慎重、稳妥地做好统战、民族和宗教工作。会议指出,要对宗教工作进行正确引导,对宗教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保证合法宗教事务的正常进行,发挥具有影响力的宗教人物的积极作用,使他们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对于严重危害生产、影响群众生活,甚至危及人民生命的教规陋习,应在同宗教界人士充分协商和耐心教育群众的基础上,推动他们自愿地、逐步地加以改革。

二、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成效

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充分认识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特殊性的基础上,加大了中央和东部各省市对口援藏的力度,尤其是从财政援藏到人才援藏、教育援藏政策的转变,使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存发展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一)经济总量明显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在中央和其他省市的支持下,西藏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国内生产总值明显提升。但是,由于西藏经济发展的起点比较低,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较,虽然在此期间西藏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依然低于全国发展水平(见图1)。

图1 1985—1994年西藏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率

居民消费水平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从1985—1994年西藏地区民众消费水平来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购买力、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都发生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也有了不同幅度的增长(见图2)。

图2 1985—1994年西藏人民收入及消费水平

(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成效非常显著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拉动投资、扩大内需、产业升级,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就业、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基础性的现实意义。1984—1994年这十年中,中央和全国各省市对西藏援助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达101亿元。经过十年持续性的固定资产投资,以拉萨为中心的西藏公路交通、能源、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见图3)。

图3 1985—1994年西藏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增长率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部门。1984—1994年间,西藏自治区内(除墨脱县外)98.6%的县、81.7%的区、63.5%的乡通了公路,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运输网全面形成。尤其是1985年改建的川藏公路拉萨至林芝段、后续陆续投资建设的川藏公路和改建的青藏公路,使西藏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发生了明显改善,也为西藏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见图4)。

图4 1985—1994年西藏公路通车里程及增长率

能源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支持西藏能源建设。1985年,西藏已建成700多座各类中小型电站,装机总容量达11.3万多千瓦,比1965年自治区成立时期增加了十多倍。昔日用酥油灯照明的高原居民已有相当一部分用上了电灯。[4]1991年,被称为“西藏地区经济电源”的羊卓雍湖水电站建成使用。这些能源建设项目的投入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西藏电力资源短缺的难题,改善了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邮电通信方面,到1994年,西藏基本实现了县县通邮通报,乡乡信件可达;国际、国内长途自动电话接通,拉萨电报、电话已进入全国自动转报网和长途自动电话交换网的局面。

(三)旅游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世界屋脊,自然风光独特丰富,又是藏族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随着全国支援的43项重点工程的启动,西藏旅游业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1985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了国家旅游局、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西藏旅游事业发展规划的报告》,要求全国各有关部门对西藏旅游事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1986年11月,西藏自治区旅游局正式成立,1987年相继成立了中国职工旅行社拉萨分社、中国金桥旅行公司拉萨分公司等旅行社,1988年10月,西藏旅游总公司成立。西藏自治区政府也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对新开办的旅游企业给予贷款和税收方面的大力支持,以扶持旅游业的发展。1991—1994年,西藏旅游业总收入从5069万元增加到了15321万元,接待旅游者人数从117169增加到198928人次,同比增长了202%和70%。旅游业真正成为区域内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见图5)。

图5 1980—1994西藏自治区旅游业总收入(万元)

(四)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1984年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党中央加大了对西藏地区教育发展的投入力度。1985—1994年间,全区范围内的小学由2315所增加至3477所,小学毕业升学率由44.9%增长至87.29%,师生比由7.55%降至5.32%,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46%升至66.59%。中学由56所增至77所,教职员工更是从1985年的2315人增至1994年的3600人,增长率达56%(见表1)。

表1 1985—1994年各类学校发展情况

针对西藏一些学龄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的情况,中央通过财政专项拨款,帮助全区公办重点中小学全部实行寄宿制,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免费教育政策。西藏由此成为我国最早对中小学生实行“三包”免费教育政策的省级行政区。“三包”教育政策的实施,不但强化了西藏地方各级政府重视义务教育的意识,还调动了农牧民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升学率稳步提升,也进一步推动了当地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另外,在教育发展方面中央开创了在内地开办西藏班和西藏中学的教育援藏制度。党中央决定每年财政补贴近200万元,支持西藏在内地开办西藏班和西藏中学的教育。1985年9月,西藏首批1300名小学毕业生进入内地省、市16所初中学校学习;1989年内地西藏班(校)进一步扩大招收西藏高中班及各类中专中职班学生。1985年至1994年间,内地西藏班累计招生15.19万余人,取得中专以上学历达5.6万余人。接受内地良好教育的西藏学子中绝大多数毕业后都选择回到故乡,致力于家乡建设,扎根子基层一线。内地西藏班真正成为培养西藏本土人才的“发电站”。

(五)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西藏的对外开放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在西藏进行“四通八达”,对外开放、对内放开的改革开放方针。对外开放,主要是积极开展与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等邻国的边境贸易。在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西藏自治区的对外贸易和边境互市贸易额迅猛增长。1985年,西藏全区的进出口商品总额仅有1844万美元,到1994年,这一数额猛增到了3.13亿美元,10年增长了17倍;边境贸易从1985年的559万美元增长到1994年的1231万美元,总体呈现增长态势(见图6)。

图6 1985—1994年西藏自治区进出口贸易总额(万美元)

对内开放,首先是按照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的原则与临近的兄弟省份建立经济文化联系,进而扩大同其他各省市区的经济贸易和往来。1986年1月,时任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的多吉才让、副主席毛如柏带领80多人的“西藏赴港经济考察团”在香港成功举办了“西藏经贸洽谈会”,会上考察团成员向海内外招商引资,开展经贸合作,这是西藏自治区第一次主动走出去向外界展示西藏、宣传西藏。同年,西藏自治区加入了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广西等西南地区组成的“五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极大地推动了西藏自治区与周边兄弟省区市的横向经济联系和经济合作。对外改革开放政策极大丰富了西藏的经济成分,为西藏参与国际、国内市场,发挥西藏资源优势提供了巨大政策推动力,开辟了一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轨道。

三、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启示

党中央创新的以“座谈会”方式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工作机制,不仅实现了西藏工作的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工作创新,还成为党和国家在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工作方式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效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强调要正确地改造客观事物,必须先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我们认为,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认真总结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和丰富了对西藏发展共性和特殊性认识,尤其是对西藏特殊性的认识,使党的一切工作、措施和步骤更加符合西藏实际。《纪要》中提出的西藏的经济实行以牧为主,牧农林结合,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生产的方针;坚持对内对外开放政策;坚持两个长期不变;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和能源建设;加大教育援藏以及发展旅游业等政策,切实推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新西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民族平等,全面正确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取得成效的根本

实现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党中央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方针。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工作,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些举措对发挥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民族区域自治法中自治权的规定,对西藏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统一规划下结合本地方的特殊性,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始终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解决西藏一切问题的着力点

受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西藏经济发展的基础一直很薄弱。在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党中央强调一定要按照西藏的特殊条件,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1985年8月31日,李鹏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如果西藏的经济建设搞不上去,人民生活就不可能进一步改善,文化、教育等事业也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不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这就是说,西藏的繁荣与进步都是离不开经济建设的。”[5]会议之后中央进一步放宽政策,促进牧农林业和民族手工业迅速发展,对外实行开放,对内加强交流,加大中央和其他省市对口援藏力度,明确了43项援建工程。这些措施,不仅增强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也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西藏的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实践证明,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为西藏制定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四)人才援藏、教育援藏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西藏的教育事业远远不能适应西藏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各类人才的缺乏,是西藏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解决人才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办好教育。会后,党中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要求西藏自治区四百多个区县各自办好一个重点小学,有条件的县办好一所重点中学。所有中小学全部实行寄宿制,保证教学质量。同时,要求全国十九个省市专门开办西藏学校和西藏班,帮助西藏培养人才。据统计,1988年时支援西藏的各类老师达2969人;截至1990年底,全国其他省市共开设了140多个西藏班,招收学生达7600多人;为改善西藏医疗卫生状况,截止1987年上半年,国家共组织10多个省市派出进藏医疗队,总人数达2600多人。[6]党中央动员全国力量援藏,全方位援藏,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相信,在祖国的大家庭中,只有互相支援,互相帮助,才能和衷共济,达到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目的。

(五)维护稳定与加快发展始终是党中央治藏方略的两大主题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稳定的基础。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党中央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保证西藏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尤其在民族统战工作方面的成功实践,使西藏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工作更加巩固,为建设西藏提供了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实践证明,安定团结是西藏社会发展与繁荣的根本保证,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难以实现西藏加快发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西藏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看,第二次至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十年期间,虽然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走过弯路,但西藏人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中央始终以改善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以实现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探寻西藏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新道路。事实证明,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是符合西藏发展实际的。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座谈会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加快大数据创新应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