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牛石马明墓出土瓷器的保护与修复

2021-04-06 13:49吴启昌
客家文博 2021年1期
关键词:胎体青花器物

吴启昌

引 言

牛石马明墓是明代嘉万时期修建的土坑竖穴三合土浇浆墓。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华南工业城内的牛石马山岗上。地理坐标为北纬23°01′46.76″,东经 113°51′40.13″,海拔10米,相对高度约6米(图1)。墓园坐东南朝西北,由墓冢、祭台、神道、石像生、石望柱等部分组成。墓冢由封土、墓室、木椁、木棺、祭坑组成。祭坑在墓室弧顶前端,近长方形,坑内摆放一组青花瓷器(图2)。九件青花瓷器文物中,有五件青花缠枝莲纹罐,两件青花凤纹罐,凤纹罐口部扣青花寿字纹碗和青花弦纹碗各一件。坑内填红褐色黏土。

该墓的发掘和随葬器物的出土对研究珠江三角洲乃至岭南地区明代中晚期的丧葬习俗、宗教信仰、建筑史、雕刻艺术史、陶瓷史等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实物资料[1]。

土壤是由土粒、水、空气组成,具有固、液、气不均一的复杂多相结构。东莞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母质中的盐基物质强烈淋溶,可溶性盐总量高,含水量大。电阻率低,电导率高。矿物元素大量流失,铁铝氧化物相对累积。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硫化亚铁氧化生成的硫酸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导致土壤酸度总量较高[2]。瓷器文物出土前长期埋藏在酸性土壤之中,受多种矿物质、可溶盐、有机质酸、碳酸、微生物等腐蚀,沉积物侵入釉层和胎体孔隙之中,出现黄、白、灰等颜色的腐蚀和污染,对瓷器胎、釉及彩绘造成损伤、破坏。为去除瓷器病害,有利于文物长期保存和利用,增加瓷器文物的陈设展览效果。本研究通过瓷器的制作工艺、病害机理进行考察、分析,采用安全可逆的材料和成熟的技术对其实施保护与修复。

图1 牛石马明墓位置示意图

一、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

出土发掘现场对文物的保护能及时保全出土文物所携带的重要考古学、历史学及其他学科研究分析材料标本,是整个文物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后期实验室保护和考古学研究的基础。此次出土的九件瓷器文物在发掘现场进行提取之后及时装入密封袋保湿,再装进气柱袋,防止文物在搬运过程中产生磕碰、撞击和文物水分蒸发盐结晶膨胀而造成文物损伤以及附着物脱水硬结而增加清洗保护难度。其中一件碎裂的瓷器进行逐片提取后再用气泡塑料布包裹装入密封袋。在发掘现场第一时间对出土文物采取的保护措施,能有效消除文物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止文物受到二次伤害,为下一步在实验室对文物的保护修复做好前期准备。

二、文物的实验室保护

(一) 保存状况与制作工艺背景考察

1、保存状况

这九件瓷器文物出土前埋藏于深约30cm的红褐色黏土中,土质疏松,含水率高,腐蚀、损害程度轻重不同(图2)。出土瓷器现保存于文物库房。

图2 瓷器文物原保存状态

2、 瓷器制作工艺背景考察

瓷器在土壤中吸附积累的盐量和腐蚀程度,除与埋藏环境有直接关系外,还和瓷器本身的制作工艺、胎釉致密度等也有很大的关系。瓷器的相关检测分析表明,瓷器的原料瓷泥主要是高岭土、长石、石英等。胎釉的主要化学成分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钾,以及微量的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铜、二氧化钛、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铁等。烧制温度约为1300℃。此次保护修复的瓷质文物的制作工艺、烧结温度及化学成分应与文献所载相似。[3]

在所保护修复的九件瓷器文物中,现以其中两件具有典型病害的瓷器举例考察其制作工艺特点。

(1)明青花寿字纹碗 文物编号:2018DLNM1:1。高3.9、口径12.5、足径5厘米。瓷质。敞口,圆唇稍外卷。斜弧腹。矮圈足,外墙微向内斜。胎色灰白,胎体轻薄,胎质致密,以快轮拉坯成型。器身施乳白釉,足底露胎。瓷化程度高,吸水率低。内壁口沿下绘一周十字交叉短线锦地纹。外壁口沿下饰一道弦纹。碗底微上凸,饰青花寿字纹。纹饰以青花料先勾勒出图案轮廓再填彩的绘画手法,色彩深浅变化自然,层次分明。青花晕散出勾勒线之外[4]。

纹饰寓意寿星福永在,富贵绵延长(图3a)。

(2)明青花凤纹罐。 文物编号:2018DLNM1:2。高15.2、口径7.6、底径9.8、腹径16.2厘米。直口,圆唇稍外卷,矮束颈,丰肩。圆鼓腹向下渐收, 腹内有明显接痕。矮圈足,足墙内斜,足底旋削露胎,有粘砂。胎色灰白,胎体轻薄,胎质致密,以快轮拉坯成型。器身施乳白釉。瓷化程度高,吸水率低。青花装饰分四层,各层纹饰之间以弦纹隔开。颈部饰“一”字祥云纹,肩部饰如意云纹,腹部饰双凤穿菊花纹。双凤身姿轻盈,体态优美,展翅穿飞于菊花丛中。凤头似鸡、鹦鹉嘴,凤冠突出,凤眼细长,富有神韵。凤颈用双线勾画,呈“S”形卷草纹状。凤身与双翅羽毛呈鱼鳞状,轮廓清晰,构图疏朗大方。五条凤尾呈飘带状,中间一条尾端分叉。胫部饰栅栏式变体莲瓣纹。青花发色灰蓝,深沉含蓄,温雅古朴。应是调制青花料用的回青与石子青,石子青占比较高所致。[5]

纹饰寓意为飞黄腾达,吉祥如意。(图3b)。

图3

(二)病害分析

瓷器长期埋藏在酸性土壤之中,受到多种矿物质、可溶盐、有机质酸等腐蚀浸染,出现盐化、土浸污染或受外力作用碎裂等病害。

1、明青花寿字纹碗病害与病害图

瓷器病害及成因如下:

(1)吸盐 土壤中的可溶盐长期对瓷器浸蚀,积聚在瓷器胎体和釉层。为防止盐析结晶损毁文物,需进行脱盐清洗。

(2)断裂 瓷器出土前由于受到外应力作用而出现穿过胎体和釉层的裂纹。

(3)缺损 瓷器由于受到外应力作用而碎裂,而且部分碎块缺失。

(4)土浸 土壤中的矿物质等有害物质经过数百年长时间侵染腐蚀瓷器釉层和胎体内部对其造成的侵害形成棕色、黄色、白色等污染沉积。

此碗病害图与图例:用CAD软件绘制病害图,标注瓷器吸盐、断裂、缺损与土浸等病害情况(图4)。

2、明青花凤纹罐病害与病害图

此罐病害及成因如下:

图4 明青花寿字纹碗病害图与图例

(1)吸盐 土壤中的可溶盐长期对瓷器浸蚀,积聚在瓷器胎体和釉层。为防止盐析结晶损毁文物,需进行脱盐清洗。

(2)土浸 土壤中的矿物质等有害物质经过数百年长时间侵染腐蚀瓷器釉层和胎体内部对其造成的侵害形成棕色、黄色、白色等污染沉积。

(3)落渣 在烧制过程中器物釉面上粘黏的砂、灰以及其他粉屑等杂质。

此罐病害图与图例:用CAD软件绘制病害图,标注瓷器吸盐、土浸、落渣,直观清晰地显示出其病害情况(图5)。

图5 明青花凤纹罐病害图与图例

(三)制定保护方案

根据这两件瓷质文物的病害情况,在对其实施保护修复前制定保护修复方案如下:

1、化学清洗。首先在瓷器土浸部位选取约1cm²区域分别用浓度为5%至15%的酒精、丙酮、柠檬酸等溶液根据清洗效果逐次增加溶液浓度进行清洗试验,对比并记录各种浓度溶液的清洗效果,然后再选定清洗效果较好的溶液去除器物表面的土浸、微生物膜和附着的其他腐蚀污染沉积物。落渣属于烧造缺陷,化学性质稳定,清洗后予以保留。

2、脱盐。瓷器在酸性土壤环境中埋藏数百年,胎体与釉层内吸附较多的可溶盐,采用超声波清洗机以去离子水作清洗液,清洗置换出器物内的盐分,以清洗液电导率趋于零并稳定在某一数值不在变化为脱盐终点。

3、修复。明青花寿字纹碗碎裂成多块,为提高陈列展览效果,予以修复。

(四)方案的实施

根据瓷器文物的病害特征,先逐件进行化学清洗,而后再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

1、化学清洗

(1)明青花凤纹罐的清洗。此件器物污染较为严重,土浸面积较大。在实施大面积清洗之前,先在瓷器釉面和露胎部位选取四处土浸程度轻重不一面积约1cm²的区域用药用棉签分别点蘸浓度5%、15%的酒精溶液,浓度为10%的丙酮溶液,浓度为10%的柠檬酸溶液浸湿脱脂药棉上浸敷60分钟进行清洗试验。结果表明:浓度5%的酒精溶液能去除瓷器釉面上的微生物膜和土浸较轻的部分污染,露胎部位和土浸病害较重的釉面污染不能去除。浓度15%的酒精溶液能去除瓷器釉面上的微生物膜和土浸稍重的釉面污染。浓度为10%的丙酮溶液能去除土浸较重的部分胎釉污染,表面粗糙吸附能力较强的露胎部位的土浸黄斑等病害仍然不能完全有效去除。浓度为10%的柠檬酸溶液浸湿脱脂药棉上浸敷60分钟,较为粗糙吸附能力较强的露胎部位土浸黄斑等污染病害能有效去除。然后以此方法对整个瓷器进行清洗,去除器物上的污染物。

(2)明青花寿字纹碗的清洗。本件器物在出土前因受外力作用碎裂成多块,以明青花凤纹罐的清洗方法对碎片进行清洗,直至完全去除器物上的土浸等污染物。要特别注意把碎片茬口处污物彻底清洗干净,以免影响下一步的拼对粘结复原。

2、超声波清洗

在对两件瓷器进行化学清洗之后,再用清洗机进行脱盐清洗。超声波清洗机发出的高频声波能使清洗液产生空穴作用,清洗液中的微小空化气泡爆破时产生冲击波能加快瓷器的脱盐速度,还能使化学清洗不彻底瓷器污染物乳化、剥离、脱落。

根据瓷器的材质及病害情况,采用超声波变频加热加速法进行脱盐清洗。方法是:向超声波清洗槽内注入去离子水,再将装有瓷器的塑料篮放入清洗槽内,清洗液面要高过器物。开机前清洗液电导率为30us/cm。设定清洗机工作频率为50kHz,温度为30℃,时间为10min。开机后要随时观察器物清洗情况,停机后测量一次电导率,统计电导率变化情况。当电导率增大较多时,更换清洗液,然后以此方法反复多次操作。清洗到120min后电导率一直在0.0013us/cm这一较低数值持续不再变化,可确定器物已达到脱盐终点(图6)。

图6 明青花凤纹罐清洗前后对比

(五)器物的修复

在九件出土瓷器中,只有青花寿字纹碗受外力作用产生碎裂,且部分碎块缺失,并经过简单的粘结复原。复原后的器物断口错位较多,缺损处亦未进行配补。在清洗前需先进行拆解。具体步骤是:将药用脱脂棉做成片状贴敷在碗内,并延至碗口之外,然后用滴管抽吸丙酮溶液滴注在脱脂棉上,使胶体溶解。拆解后再用手术刀剔除茬口上残留的胶体。拆解之后的瓷器需要再次进行清洗,然后再实施修复。

在实施修复前,通过对瓷器的烧造工艺、胎釉特征、饰纹手法、图案寓意等考察分析,选择粘接力强、收缩率低、不易老化变黄、可逆性好的丙烯酸树脂胶作粘结剂;以化学性质稳定、强度高、硬度大、抗酸、耐水好的石英粉作补全填充料;用附着力好、漆膜干燥快、耐久性高、硬度高的丙烯酸树脂漆作上色、补绘纹饰和上釉颜料,以恢复文物原貌和可辨识性相结合的修复原则,经过拼对、粘接、配补、上色、上釉等恢复器物原状和外观。

1、拼对粘结

由于青花寿字纹碗破裂成多块碎片,在清洗之后,需要进行拼对、粘结。

步骤是:先进行预拼对,并标记顺序。然后按照顺序在瓷片断茬胎体中线上涂上粘结剂拼对压紧,使其严丝合缝,融为一体,然后用热熔胶固定。待胶体完全固化后除去热熔胶,并清洗干净。

2、配补随型

由于器物残缺面积较小,可以不需要翻模直接进行配补。先用美纹纸粘贴在瓷器缺损部位外壁上封底,再用丙烯酸树脂胶混合石英粉调制成膏状配补胶料,然后将胶料填注到残缺处并稍高过内壁。在胶料固化1小时后揭除美纹纸,用手术刀进行初步的修整。待胶料继续固化10小时以上,再用砂纸对配补部位进行打磨随形,使其与器物本体形状完全融合。

3、上色、补绘纹饰、上釉

配补随形完成之后,再对配补区域进行上色、补绘青花纹饰、上釉。具体方法是:将丙烯酸树脂漆调制成接近釉色,稀释后用喷笔喷涂配补处,由淡到深,逐渐达到和釉色相同,待漆膜干燥后再用调制好的青花漆料补绘缺失纹饰。补绘纹饰漆料干燥后,将丙烯酸树脂清漆稀释后用喷笔喷涂上釉,使配补部分的釉层与釉色和与瓷器协调一致,达到“釉”的质感与光泽(图7)。

三、结论

图7 修复前后对比

东莞牛石马明墓出土瓷器文物受到的腐蚀和污损是由土壤环境下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瓷器圈足粘砂,系采用匣钵内垫砂作间隔单件仰烧工艺烧制而成。器表肩部的落渣是器物在烧造过程的留下的痕迹,清洗之后予以保留,充分体现了其所携带的历史信息。这九件瓷器文物保护修复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以可逆、可辨识性的基本原则,根据瓷器文物不同病害情况,采用安全的材料和成熟的技术方法对其进行保护修复,延长文物的寿命和合理利用的时间,充分体现出文物本身所具有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猜你喜欢
胎体青花器物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钴粉包覆的铸造WC颗粒在金刚石锯片中的应用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简述明末清初过渡期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工艺特点及其成因
身如器物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南北之灵
天然葫芦与传统漆艺结合的茶器设计
青花·木 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