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的博物馆建设思考

2021-11-25 09:09侯鸿忠
客家文博 2021年1期
关键词:藏品公众博物馆

侯鸿忠

2020年初的一场新冠疫情对国家、社会和人民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新冠疫情进入到后疫情时代,各行各业都纷纷使出浑身招数,力挽狂澜,希望一切活动能尽快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身处其中的各大博物馆也不例外,其目的都是为了既能有序安全地开放,又能继续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

纵览这一年来,关于国内各大博物馆在新冠疫情发生后的应对举措的研究,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后疫情时代的博物馆发展对策》(罗琦,2020)、《后疫情时代研究博物馆建设浅见》(杨瑾,2020),其中由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馆主办的《博物院》更是在2020年第二期就以“博物馆与公共事件”为专题,梳理了博物馆在应对公共事件时的策略、使命、服务和管理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由于时间跨度尚短,因此大多数研究成果是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出现,尚未有相关专著出版。在各种观点中,追求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是其中的主流,如《对新形势下博物馆云展示的探索思考》(金彩霞,2020)、《数字化时代博物馆的信息共享与文化传播》(马萧林,2020),所提到的各种措施和表现为:推出APP云展览、云课程,联合各媒体开展直播活动,推出微信版语音导览,等等。从目前来看,博 物馆云展示仍是未来满足公众需求、推动文

1物资源活起来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这些研究 成果给予博物馆人许多启发,但是到目前为 止,国内还没有发布在这股“云展示”热下 的博物馆观众反应的相关调查报告。因此我 们不禁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新冠疫情 会对博物馆带来什么影响?二是博物馆推出 各种类型的云展示是否是观众真正需要的? 或者说,观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三是未来 的博物馆发展目标和趋势是什么?四是未来 的博物馆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建设? 我们认为,思考清楚了以上问题,有助 于我们把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发挥到最 大化,从而使博物馆在疫情之后能化危机为 机遇,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甚至 能因此与观众产生更加紧密的联系。

一、新冠疫情对博物馆带来的影响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博物馆的日 常工作节奏,尤其在国内的疫情防控进入常 态化之后,博物馆必须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的前提下来开展业务。

(一)冲击观众量

由于社交距离、流量控制和异地人员往来限制等因素,博物馆的观众量与疫情发生之前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较为固定的观众群、提升观众 的关注度等就成为摆在博物馆人面前的一大 问题。伴随着观众量的下降,博物馆应该如 何采取有力措施,才能继续发挥好它传播知 识、提供精神支撑、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等 的作用,也是博物馆是否能存续以及未来更 加持续有力地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增加安保及清洁压力

在新冠疫情爆发高峰期过后,国内的博 物馆大部分在3月初陆续恢复对外开放。然 而,在恢复开放的同时,各大博物馆都必然 考虑到观众与本馆工作人员的防疫安全问 题,采取线上预约限制观众量,观众来馆参 观需查验健康码、测量体温、佩戴口罩,提 醒观众保持安全距离以避免人群聚集,对博 物馆的展厅、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定时清 洁消杀等。因此,博物馆面临着既要保证各 项业务的正常开展,又增加了安保与清洁方 面的大量工作,因此在人员安排及经费支出 方面都为博物馆增加了不小的压力。

(三)观众对博物馆的期望发生转变

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观众对于博物馆 的印象大多是一个文化类的休闲场所,属于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地方。随着 近年来媒体的各类宣传以及博物馆文创产品 的爆热,人们对于博物馆有了更多的兴趣和 关注,也因此带动了“博物馆热”。在疫情 爆发之后,这股热情被疫情所带来的各种不

便生生地泼了冷水,人们的精神需求也随之 发生了改变。可想而知,在疫情防控期间还 会到博物馆或关注博物馆的观众是有多么地 热爱,或者说,这类观众对于博物馆的期望 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休闲娱乐了,而是希望博 物馆能带给他们更多的心灵慰藉。

(四)博物馆与观众的互动方式发生变化

正是基于以上三点的考虑,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逐渐转变服务模式,为了让没有亲身到博物馆实地参观的观众也能享受到文化大餐,都纷纷开拓线上业务,即在现代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开展云展览、云课堂、云讲座、直播、云游博物馆等。一时之间,“云技术”成为博物馆在疫情之下维系与观众联系的重要手段。

二、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的博物馆观众需求

在这场云展示的大比拼中,我们看到各大博物馆不断给出的各种数据十分喜人,如:云展演点击量达到数万,直播关注人数达到十几万人次,语音导览收听点击量达到几十万,公众推文转发量达到几万……毋庸置疑,博物馆所开展的各种线上活动为观众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以及后疫情时代无法到现场参观的观众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反过来思考,这些数据是否真实反映了观众的所需所想?是否真正实现了策划制作这些活动的人的初衷?或者说,博物馆人做“云展示”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什么?

在《疫情之后观众在想什么?美国文化机构规模最大的观众调查报告发布》(谢颖译自美国博物馆联盟杂志《博物馆》11、12月刊)一文中,对美国文化观众就疫情之后的博物馆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场在线调查,其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对我们而言颇有参考价值,例如:

观众最重要的需求就是“带来欢笑和放松”,这是人们面对充满焦虑和不确定性日常生活的一种积极向上的选择;同时还希望在学校关闭期间能“帮助家长教育孩子”。……在线课程或工作坊、针对儿童的在线活动、以及直播表演是他们当前最重视的数字内容。

人们从文化中寻求的最大体验因艺术形式而异。例如,在艺术博物馆,人们希望被感动,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除了冒险、有趣、轻松、积极和参与性,科学或自然历史博物馆观众还希望能拥有具有挑战性或发人深省的参观体验。

博物馆首先要解决“谁在线上”这个基本问题:在拥挤的数字环境中,如何让自己的数字内容具有独特声音和价值,得到用户的欣赏和信任,并认为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获得相同的数字体验,选中它并为其买单?

在线访问文化内容的观众比实体观众更加多元化,这也意味着数字技术为未来观众发展和展开多元化措施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可能性。……访问数字内容的消费者人数创新高,这意味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数字和模拟将作为独特但并行的体验共存,而不是如现有的文化世界中的模式:数字为实体体验服务,并且通常从属于实体体验。

社交和情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成为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目前的首个领导模式应以同理心为基础;博物馆如何成为一个帮助、理解人们,使他们感觉更好的地方。……对于一位博物馆领导人而言,这意味着要始终重视从外到内的评估,通过融入博物馆服务对象的关切、需求、希望和梦想来提升机构的专业性。……让人们在博物馆不仅仅可以发现美与灵感,还可以找到意义和相关性。

虽然这份报告是基于调查美国的观众发布的,但从人性的共通性来说,同样是值得借鉴的。这份报告说明了几个问题:

1、线上观众最实际的需求是能放松他们的心情,“帮助家长教育孩子”实际上也是缓解因为孩子不能正常上学而带来的家庭教育的矛盾。

2、不同类型的博物馆观众有不同的需求:艺术类博物馆观众希望提供美好、感动、身临其境的感觉;科学或自然历史博物馆观众希望提供冒险、有趣、轻松、积极和参与性的情感体验。

3、数字和模拟未来将作为博物馆独特但并行的体验与实体体验共存。

4、博物馆应该成为为服务对象提供关切、需求、希望和梦想的专业性机构,同时,必须让自己的数字内容具有独特声音和价值,这样才能留住观众,真正起到服务观众的目的。

综上所述,数字化技术虽然日益成为博物馆开展业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手段,甚至发展成为与实体体验并行的一种手段,但必须充分考虑到后疫情时代的博物馆观众在情感需求上所发生的变化,从而在数字内容上要结合观众 的需求与博物馆自身的特色来进行开发。

三、未来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和目标

随着公众对博物馆的关注越来越高,人 们对博物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不断满 足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博物馆被赋予了 更多的职能和角色,新冠疫情下的博物馆和 博物馆人更是在主动和被动中寻求博物馆的 发展之路。“博物馆的道路也就是社会发展 的道路,因为博物馆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2的。”在这种形势下,对未来的博物馆发展 趋势和目标的探索理应被提上议事日程。近 日,国际博物馆协会也通过推特公布了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的未 来:恢复与重塑,并邀请全球博物馆在共同创 造价值、新型业务模式及具有革新性的解决方 案方面进行构想,分享新的实践经验,以应对 将来社会、经济及环境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我们通过分析认为,未来的博物馆应朝 如下趋势去发展和努力:

(一)成为公众自主学习的平台

对于观众而言,博物馆首先是一个文化 教育机构,“但博物馆教育绝不是趾高气扬 的权威者说教布道,而是通过向社会公众学习,从公众中找到服务其自主学习的工具,而使社会公众可以将博物馆作为其终身获取知识和感悟人类文明与智慧的殿堂。”3就是说,博物馆的角色是搭建起人类个体与文化知识之间的桥梁,并让公众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学习,亦即要增强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在这一点上,国内的博物馆虽然越来越重视这方面工作的开展,但离真正地达到引导观众自主学习并能终身获益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二)确保内容输出的权威性

在信息爆炸时代,公众每天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有些可称为知识,有些则为“垃圾”信息。作为知识生产者和传递者的博物馆,不仅要确保所生产和传递内容的准确性、权威性,同时还要在大量信息中能异军突起,成功抓住公众的眼球。因此,博物馆在进行内容输出时,既要对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即对原始内容进行艺术化创作),又要采取最为合适的传播形式,从而不断取得公众对博物馆的信任和关注。

(三)让公众得到情感慰籍

从博物馆最终实现的目标而言,它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生产、传递者,而且能让公众通过博物馆所呈现的内容感受到精神的慰藉、共鸣、感动、震撼、顿悟等情感体验,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和自豪感。可以说,这是对博物馆更高层次的要求,但也是博物馆最具有价值感的体现。

(四)重视数字化投入

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数字技术都会成为博物馆赖以发展的重要手段,无论是藏品保护、管理和利用,还是展览的策展和呈现,亦或是公众服务和宣传教育,因为有了数字技术的支持,一切都变得更为便捷、高效、臻密、多样、系统。

综上所述,无论通过何种举措,未来的博物馆都更加需要在如何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职能上下功夫,并将最大程度地满足观众的精神慰籍和文化需求作为终极目标。

四、未来的博物馆应如何加强建设

自博物馆诞生之日起,它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变革。但与此同时,它又有着自身的宗旨和特点,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其基本职能、角色和职业道德准则都不能变。因此,博物馆人需要平衡好其间的“变”与“不变”,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一)与社会机构合作

博物馆“最复杂不过”,不仅直接面向社会、公众,而且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在事业推进中又千头万绪,因此需要具备多领域合作能力。4当前,博物馆的优势是藏品的系统化与知识的权威性,而社会机构在平面设计、教育活动、文创开发、数字技术等方面都有许多独特的资源和表现,因此,博物馆可结合自身的优势,与不同类型的社会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在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研学活动、教育项目等方面打造博物馆的品牌。当然,任何合作的前提都必须是公益性的。这样,博物馆可以突破自身体制和人员的局限,将更多社会资源融入到博物馆中,为博物馆的公众服务能力注入更多创意和活力。

(二)加强藏品研究

每个博物馆都有自身的藏品体系,独特的藏品也是体现博物馆特色的最直接的物质载体。而博物馆的藏品最终是为陈列展览和宣传教育服务的,因此做好藏品研究是做出精品展览和精彩的宣教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重中之重。“藏品研究是每个博物馆的责任,不仅仅限于馆内的藏品管理者、文保人员、教育和展览人员,甚至志愿者,也要包括国内外相关学者,不仅研究藏品的历史意义,更要研究藏品的全球当代价值。”5在当前及未来的藏品研究工作中,将藏品的价值与观众的心理需求、社会意义等联系起来,更是博物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趋势,同时也奠定了博物馆内容输出的基调和内涵。

(三)加大数字化技术和专业人才的投入

在疫情防控期间,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的总体反应是满意的,但对业内人士来说,在适应网络数字的应对准备和经验积累还是不足的。虽然有些大馆、省馆在应对效率、能力、效果上都有不错的表现,但并没有在全国、全省、全地市形成系统的联动机制和预案机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数字化技术和专业人才的投入。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藏品保护管理与研究的系统化、展览信息和手段的丰富化、服务公众的多样化与迅捷化、联系地球村与开展国际合作的直接化、内部管理与控制的臻密与高效化。”6但就目前而言,数字化技术的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需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由各级财政和社会资助来帮助实现;而相关的专业人才也同样要在资金投入的同时逐步引进和培养。

(四)重视研究公众的心理需求

后疫情时代的博物馆不约而同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业务活动,但一昧地输出显然只是一厢情愿地付出,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应该放在观众是否对此买单,是否能吸引和保持观众的关注度。因为归根到底,观众是博物馆最根本的服务对象。因此,博物馆方应协同专业的调查机构,对线上和线下不同的观众群体的需求和兴趣进行科学、充分的调查,在多学科研究公众心理的基础上做出实实在在的东西来,真正实现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当前,这项工作还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但却是未来博物馆努力开拓新局面时的重要依据。

五、结语

新冠疫情的突发是人类面对的又一场历史性的灾难,在这场疫情之下以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必须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这一时期的博物馆所扮演的是精神与文化救助者的角色,这是人类社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博物馆人在社会变革中的自我救赎。人类文明的延续因为有了每个人的参与,终将更加辉煌灿烂。

注释:

1 刘玉珠.“云展览”开启博物馆服务新形态[N].人民网,2020-05-27.

2 吕济民.中国博物馆史论[M].紫禁城出版社,2004:124.

3 白杰.网络数字时代的博物馆——社会公共事件下的再思考[J].博物馆,2020(2):51.

4 白杰.网络数字时代的博物馆——社会公共事件下的再思考[J].博物院,2020(2):53.

5 杨瑾.后疫情时代研究型博物馆建设浅见[N].中国文物报,2020-6-9(006).

6 白杰.网络数字时代的博物馆——社会公共事件下的再思考[J].博物馆,2020(2):55.

猜你喜欢
藏品公众博物馆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