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 丰,路战远*,张建中,陈立宇,杨建强,张向前,程玉臣,王定元,李文才,张佳丽
(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31;2.阿拉善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阿拉善左旗750306;3.阿拉善左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阿拉善左旗750306;4.额济纳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额济纳旗735400;5.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农牧局,内蒙古 阿拉善左旗750306)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从新疆引进了由新疆富全新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而成的早熟陆地棉品种—新陆早41号[1-4],以应对内蒙古西部棉花品种混杂、主栽品种不明确、市场混乱、病虫害潜在危害加重等问题,并满足棉花机械化采收的需要。2011~2013年,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东风镇和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连续进行了3年品种比较试验,2012~2014年和2013~2014年,在额济纳旗东风镇、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苏木以及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渡口镇和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分别进行了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2015年3月在内蒙古进行了品种认定,认定编号为蒙认棉2015001,2015~2020年,进行了推广应用,新陆早41号在内蒙古西部棉花种植区域的综合性状表现优良。
新陆早41号株型筒型,较紧凑,植株偏矮,II式果枝,茎秆及叶片茸毛较少,叶片较少皱褶,叶色深绿、叶裂深、茎秆硬抗倒伏,果枝和叶片上举,植株清秀,田间通透性好。前期生长势一般,中后期生长势较好且整齐度较高,不早衰,结铃性强,铃中等大小、长卵圆型、铃壳薄、尖嘴,吐絮畅,含絮力强,易拾花,絮洁白有丝光,霜后花无黄斑且洁白。
株高平均为70.27 cm,第一果枝高度平均为20.73 cm,果枝着生节位5~6节。单株有效铃数平均为7.1个,单铃重平均为5.56 g,衣分平均为42.35 %。新陆早41号的生育期平均为127 d,霜前花率为90.6%。
201 2~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结果表现:新陆早41号的籽棉产量平均为6052.50 kg·hm-2,比对照新陆早8号增产40.15%,居第2位;皮棉产量平均为2563.20 kg·hm-2,比对照新陆早8号增产54.37%,居第2位,增产极显著,产量性状表现突出。
2013~2014年,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现:新陆早41号的籽棉产量平均为5668.80 kg·hm-2,比对照新陆早8号增产31.23%,居第2位;皮棉产量平均为2380.80 kg·hm-2,比对照新陆早8号增产50.18%,居第2位,增产极显著,产量性状表现突出。
201 5~2020年,大田生产测产结果表现:新陆早41号的籽棉产量平均为5977.65 kg·hm-2,最高达到7744.50 kg·hm-2;皮棉产量平均为2534.70 kg·hm-2,最高达到3372.15 kg·hm-2。
201 2~2014年对各区试点棉花纤维品质进行检测,农业部棉花品质监测中心用HVI900系列(ICC标准)测试的平均结果为,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59 mm,断裂比强度27.92 cN/tex,马克隆值3.96,伸长率6.3%,反射率82.6%,黄度8.0,整齐度指数83.4%,纺纱均匀指数140,各项指标符合目前纺织工业的要求,其中有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新陆早8号。
经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田间病虫害情况调查,新陆早41号少量蕾铃有棉铃虫危害,未见其他病虫害发生。
适于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等区域种植。
在内蒙古西部,4月15~30日为适播期。力争苗全、苗齐、苗匀。
膜宽145 cm,一膜4行或5行,膜间距50.0 cm,行距40.0 cm或30.0 cm,株距13.0 cm。或者采取机采种植模式,地膜宽为2.05 m,“一膜两管六行”,行距(66 cm+10 cm)、株距11 cm,覆膜、铺管、施肥、播种一次性作业。理论株数1.5万~1.8万株/亩,实际收获株数1.1万~1.6万株/亩。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比例适当,有机无机相结合的方法。基肥:每亩施入有机肥3000~4000 kg、磷酸二铵20.0 kg、硫酸钾或氯化钾5.0 kg。追肥: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苗早发。从第1次滴水随水追肥,每水每亩滴肥4~5 kg尿素,最后1~2水,停止滴肥。蕾期、盛花期可结合化学调控,分别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和锌硼微肥。
看天看地看长势灌水,重点掌握好头水和停水时间。6月上中旬开始滴水,亩灌水量250~300 m3,花铃期间隔天数5 d,其他时期间隔7 d,灌水次数10~12次,每次每亩20~40 m3。8月20日前结束灌水,避免后期棉株贪青晚熟。要求灌水均匀、不积水、不漏灌、宜浅灌。
因时因地因长势化调,做到早、轻、勤,灵活掌握。一般化调3~4次,苗期于4叶1心进行第一次化控,每亩喷施缩节胺0.1~0.3 g。现蕾期(6~7叶)进行第二次化控,结合浇水,灌水前3~4 d,每亩喷施缩节胺1.0~1.5 g,初花期(6月下旬)进行第三次化控,结合浇水,灌水前3~4 d,每亩喷施缩节胺2.5~3.0 g。第四次化控(7月上旬)在打顶后7~10 d进行,每亩喷施缩节胺5.0~10.0 g。
结合水肥及化学调控,将株高控制在70 cm左右,预留果枝8~10台,于7月5日前结束打顶。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
在做好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及早发现,及早防治。主要以种衣剂防治苗期病虫。对蕾花期棉蚜和红蜘蛛等应及时防治,将生物农药、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轮回使用或混合使用效果较好。进行土壤封闭芽前除草,再结合中耕防除杂草。
吐絮率达到95%以上,纤维含水率在12%以下,即可进行采收。
出苗要求温度较高,适期播种,以5 cm地温稳定通过14℃为宜。新陆早41号对缩节铵较敏感,化控一定要遵循轻控、勤控的原则,因地制宜适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