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交流对儿童康复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1-04-04 02:09杨丽霞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3期
关键词:沟通交流门诊康复

杨丽霞

高青县妇幼保健院,山东 淄博 256300

康复门诊儿童的年龄较小,对于陌生环境不熟悉,容易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多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应用沟通交流护理能够使患儿身心放松,尽可能满足患儿的合理需求,可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对象为康复门诊患儿,我院于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病例中分别选取了40例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的临床护理内容不同,通过临床对比来证实沟通交流护理的应用价值,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康复门诊患儿,从我院所康复的病例中选择40例对照组病例和40例观察组病例,两组病例纳入时间均在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之间,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40例患儿中,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的例数分别为25和15,年龄在3.8~12.0岁之间,年龄均值为( 6.63±0.42)岁,门诊次数在1-25次之前,观察时间均值为(15.83±2.29)次;观察组40例患儿中,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的例数分别为24和16,年龄在3.5~11.9岁之间,年龄均值为( 6.70±0.44)岁,门诊次数在1-26次之间,门诊次数均值为(15.95±2.17)次。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与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指导,密切观察呼吸功能,加强环境护理等。观察组患儿接受沟通交流护理:护理人员要用温和的态度与患儿交谈,用患儿能理解的语言沟通,可以通过玩具等来拉进与患儿的距离;在打针时患儿往往很害怕,护理人员要鼓励患儿,转移患儿注意力,通过抚摸患儿等方式来使其放松:护理人员可以与患儿玩小游戏,为患儿讲故事等方式来拉进与患儿的距离,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清楚康复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让家长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来;护理人员要亲切地与患儿沟通,了解其情绪变化及需求,从其感兴趣的方面入手进行交流;对家长进行护理指导,给予其心理支持与安慰,结合患儿日常性格等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加强对门诊的管理,定期打扫、通风,调节门诊诊室内的温度、湿度,门诊四周应该保持安静,为患儿提供舒适的门诊环境;患儿的年龄较小,护理人员在操作中要尽量缩短时间,动作轻柔,通过谈话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降低患儿的抵触情绪[1]。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相关统计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计算,统计学处理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达分析结果,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相关研究数据的对比用t检验。P<0.05时,表明两组康复门诊患儿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的不同。

2 结 果

2.1分析比较两组护理前后Gesell量表评分 护理前,观察组患儿的适应性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动作行为、语言行为、个人社会行为评分分别为(51.20±1.18)分、(49.85±2.53)分、(50.61±1.95)分、(52.72±2.05)分、(54.62±2.87)分,对照组分别为(51.13±1.25)分、(49.71±2.44)分、(50.50±1.87)分、(52.68±2.12)分、(54.55±2.64)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适应性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动作行为、语言行为、个人社会行为评分分别为(75.10±2.54)分、(74.75±2.65)分、(76.80±2.32)分、(80.27±2.11)分、(81.08±2.17)分,对照组分别为(59.50±2.25)分、(53.18±2.08)分、(59.50±2.36)分、(60.41±2.32)分、(65.48±2.61)分,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2.2分析比较两组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儿中有29例非常满意、10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患儿中有19例非常满意、14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2.5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3 讨 论

康复门诊患儿的年龄较小,生理和心理状态与成人不同,难以配合相关治疗,没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治疗依从性较差。为了更好的对患儿进行治疗,临床中采用了较多的行为管理来控制患儿的行为,但临床管理效果不理想,儿童会存在明显的抵触。沟通交流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必要的护患沟通技巧,提高自身的护理技能,尽可能满足患儿的需求。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保持门诊环境清洁。护理人员要用患儿能够理解的语言与其交流,可以通过小游戏等方式来让患儿熟悉医院环境。行静脉滴注时要考虑患儿的耐受能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调节适当的滴速,通过播放动画片、讲故事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避免自行调节滴速、拔针头,让患儿保持正确的姿势用药。护理人员要掌握患儿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掌握患儿的心理,同时掌握一些娱乐沟通技巧,与患儿建立有效的沟通关系。护理人员还要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交流,尊重和理解患儿家长,不断鼓励患儿家长,将家庭护理事项详细向家长讲解,督促家长正确实施康复训练,给予家长一些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可以组织门诊内患儿与家长的小游戏,让患儿间建立友好关系。患儿的年龄较小,面对医院陌生的环境容易出现一些焦虑、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可以亲切的与患儿交流,从患儿感兴趣的方面入手,用小红花、卡通贴纸等作为奖励,鼓励患儿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护理人员指导家长正确与患儿交流,多陪伴患儿,让患儿感受到家庭支持,教会患儿家长一些必要的护理技能和护理知识,提高家长在护理工作中的参与度。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两组的满意度进行评价,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2.5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的Gesell量表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适应性行为评分分别为(75.10±2.54)分、(59.50±2.25)分,大运动行为评分分别为(74.75±2.65)分、(53.18±2.08)分,精细动作行为评分分别为(76.80±2.32)分、(59.50±2.36)分,语言行为评分分别为(80.27±2.11)分、(60.41±2.32)分,个人社会行为评分分别为(81.08±2.17)分、(65.48±2.61)分,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在康复门诊患儿的护理中,常规护理与沟通交流护理的临床结果存在不同,后者的Gesell量表评分、满意度等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加快了患儿的康复,赢得了家长的好评[2]。护理人员用亲切、耐心的态度积极的为患儿提供服务,与患儿进行有效的沟通,让患儿感到亲切,为患儿创造良好的氛围,加强护理管理,做好巡视与疏导工作。护理人员要对家长进行护理指导,让家长学习护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家长的护理能力,增加了其护理经验。居家注意保暖,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患儿的康复,改善患儿的预后。

综上所述,沟通交流护理对康复门诊患儿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医患关系,让患儿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沟通交流门诊康复
门诊支付之变
行业党建工作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党组织与党外人士沟通交流的研究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加强沟通交流 强化互动联动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她”架起人大工作沟通交流的桥梁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