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剖宫产大出血产妇应用子宫捆绑术治疗的效果及对产后恢复速度影响分析

2021-04-04 01:31:24
保健文汇 2021年1期
关键词:胎盘剖宫产产后

剖宫产会有较多的并发症发生,其中最常见的为术中出血,若有较大的出血量会对产妇的生命构成危及[1]。临床常选择的治疗方法为子宫捆绑术,可获取显著的止血效果。据有关资料显示,同传统子宫动脉缝扎术、动脉栓塞术相比,子宫捆绑术存在诸多优势,如:操作便捷、较短的手术用时,可在最短时间内挽救患者生命,还可以将部分患者的子宫予以保留[2]。为此,本文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期间在我院诊疗的50 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子宫捆绑术治疗的效果及对产后恢复速度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择从2018 年7 月-2019 年8 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50例,其中研究组20 例(发生剖宫产大出血),最大年龄为38 岁,最小年龄为22 岁,年龄均值为(25.0±8.5)岁。最长孕周39 周,最短孕周34 周,孕周均值(38.2±2.6)周。参照组30 例(未发生剖宫产大出血),最大年龄为38 岁,最小年龄为24 岁,年龄均值为(23.7±5.5)岁。最长孕周39 周,最短孕周34 周,孕周均值(38.2±2.6)周。研究组和参照组剖宫产产妇的相关资料,如:年龄、孕周等,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纳入和排除依据

纳入:产妇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完整;与中华医学会妇科分会关于剖宫产大出血的诊断标准相符;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患者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存在自身免疫疾病;存在药物过敏;存在妊娠合并症;中途退出。

1.3 方法

胎儿娩出后,产妇出现,如:子宫收缩乏力、可见蓝紫色,呈布袋状;宫腔可见出血,宫壁相对较薄,予以处理后(注射雌二醇、催产素和口服米索前列醇)宫腔仍发生出血,实施子宫捆绑术。在子宫切口处3cm 利用可吸收缝线进针,出针需将切口上沿跨过。对子宫奖肌层、子宫后壁、右侧及左侧宫骶韧带进行缝合,在此期间还需对右侧子宫后壁、前壁浆基层和宫底进行缝合。在操作期间需对以下几项高度关注,缝线需拉紧,其走向以顺时针为主。若产妇宫颈内口与子宫切沿较为接近,子宫下段形成不佳,需经切口上沿进行捆绑。最大程度对浆肌层整层进行缝针,不得在子宫内膜中穿过[3]。完成捆绑后需对宫腔进行探查,防止恶漏排出不好宫腔被缝合。

1.4 观察指标

对研究组产妇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和住院天数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PS22.0 软件检测50 例进行观察的样本信息,分析结果中利用(均数±标准差)显示计量数据,予以t 检验。并将样本结果中的对比进行百分比展示,实施卡方计算,所有数据结果中,P<0.05,统计学有意义;反之,统计学无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术中剖宫产大出血的诱发因素

比对子宫收缩缩乏力、子痫前期、子宫肌瘤、瘢痕子宫、前置胎盘和胎盘早破等数据结果,研究组和参照组数据检验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术后各项指标结果比较

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产妇术后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数据检验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产妇住院天数,数据检验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产妇术中剖宫产大出血的诱发因素[n(%)]

表2 两组产妇术后各项指标结果比较

3 讨论

产后孕妇死亡的高危因素为出血,从本次研究数据可以发现,研究组术中出血的因素与子宫收缩乏力、子痫前期、子宫肌瘤和前置胎盘存在相关性,同时与瘢痕子宫和胎膜早破有着直接关系[4]。其中最常见的为子宫收缩乏力,临床对于此状况常选择缩宫药物,虽然可使产妇出血死亡率显著降低,但是若产妇剖宫产大出血较为严重,则难以获取显著的理想。多数医生在抢救时会将产妇子宫切除,虽然可获取确切的止血效果,但是导致产妇的再次生育能力丧失[5]。

子宫捆绑术通过对子宫收缩能力加强而获取显著的效果,与此同时,该方法存在诸多优势,如:用时较短、较低的费用、手术操作便捷等。另外,子宫捆绑术可对子宫宫缩复后缝线游离在盆腔有效规避,使肠道坏死的风险明显降低。就无抢救条件的基层医院而言,相比较子宫切除术子宫捆绑书可将医患纠纷进行规避[6]。从数据结果可以发现,研究组和参照组术后住院天数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表示子宫捆绑术术后有较快的恢复速度,较比普通剖宫产其恢复几乎雷同,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针对术中大出血笔者提出以下相关建议,(1)若孕妇为首次剖宫产,产科医生需将健康宣教工作做好,告知剖宫产术后2 年的避孕措施需加强,防止瘢痕愈合较差引发出血。(2)若手术前孕妇伴有贫血需及时纠正,子痫前期要积极治疗,使血压水平得以下降,患者凝血功能也可得到改善。(3)在手术期间需对切口正确选择,作切口之前需将子宫扶正,若切源有大血管需实现结断。若子宫下段形成较差,可将切口向左右适当延长,防止“T”型切口出现。尽量在子宫下段选择切口,同时可利用剪开法使切口张力降低。

出现产后出血需实现将静脉通路予以构建,血氧饱和度予以维持。目前临床初步认为剖宫产出血与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有关。若出血因素为子宫收缩乏力,可对产妇的子宫进行按摩,同时立即予以前列素、米索前列醇和卡前列素等缩宫素,同时可给予产妇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可获取理想的止血效果[7]。另外,剥离胎盘时,若胎盘紧紧连接宫壁,考虑胎盘植入,若植入完全需结扎脐带根部,完成手术后配合甲氨蝶呤,部分患者可自然剥离。若出血难以控制,需实施动脉结扎、纱条填塞和压迫缝合等保守性治疗[8]。若经上述方法还未控制,需立即将子宫切除。

综上所得,术中剖宫产大出血产妇需及时予以子宫捆绑术治疗,从而确保产妇的自身安全。另外,针对产妇产后大出血,输血和控制出血需同时进行,配合补液和补充凝血因子,合理选择抗生素。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也至关重要,各个产程需正确处理,高危妊娠管理需进行强化,充分掌握催产指证和剖宫产指证,合理选择缩宫素,总而言之,产后出血需尽早发现并及时处理,从而使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也是将孕产妇死亡率降低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胎盘剖宫产产后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母子健康(2015年1期)2015-02-28 11:22:01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