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凤
鹤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鹤岗 154101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临床中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并不鲜见,而重症心衰患者常合并发生肾功能衰竭,并促使心衰进程加快,使临床治疗更加棘手。在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中,治疗方法主要有利尿、强心、扩血管等,且随着对疾病研究的深入,治疗方法也仍然有较大的探索改进空间[1]。本院就对重症心衰患者合并发生肾衰竭时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展开探讨,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心衰合并肾衰竭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51~79岁,平均(64.2±2.3)岁;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9~78岁,平均(63.8±3.5)岁。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明确诊断,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均自愿入组。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强心、利尿、扩张血管、常规血透等,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观察组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血流速度设置为160~180 ml/min,置换速度设置为2000 ml/h,4~5 h/次,3次/周,患者均接受为期3周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1)疗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有一定程度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心功能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2)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
2.1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显效23例(69.7%),有效8例(24.2%),无效2例(6.1%),总有效率为93.9%(31/33);对照组患者显效人数为16例(48.5%),有效人数为10例(30.3%),无效人数为7例(21.2%),总有效率为78.8%(2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在治疗之前,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为(33.2±5.6)%,心排血量为(2.6±0.8)L/min,血尿素氮为(29.7±5.8)mmol/L,血肌酐为(498.7±56.3)μmol/L,对照组以上各项指标分别为(33.1±4.9)%、(2.5±0.9)L/min、(29.8±5.6)mmol/L、(494.9±60.2)μmol/L,两组各项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分别为(54.6±5.8)%、(4.6±0.7)L/min、(13.5±2.0)mmol/L、(202.6±41.3)μmol/L,对照组分别为(49.6±5.1)%、(3.4±0.8)L/min、(19.6±3.0)mmol/L、(358.7±51.4)μmol/L。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心排血量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提升,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但是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均更明顯,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重症心衰在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疾病中较为常见,而重症心衰后动脉系统的血液灌注不足会导致肾脏血流供应不足,从而引发肾衰竭[2]。随着病程延长,心排血量逐渐减少,会使得心衰情况以及肾衰竭情况进一步加重。而在此类患者的治疗中引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措施,则能够有效清除炎性介质,调节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使器官的损伤程度减轻[3]。本研究通过对重症心衰合并肾衰竭患者采取该种治疗措施,结果显示,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且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仅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由此可见,对重症心衰合并肾衰竭患者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