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精神病伴肺结核患者的疾病情况及防治措施

2021-04-03 23:21:43黄辉阳
医疗装备 2021年21期
关键词:空洞精神病流浪

黄辉阳

金溪县人民医院 (江西抚州 344800)

流浪精神病患者具有流动频繁、居无定所、存在自诉障碍、病情较重、病程长等特点,伴有肺结核的流浪精神病患者则是一个移动的传染源,给结核病的防治带来了困难[1]。此外,肺结核病情的发展可对患者的其他身体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2]。因此,尽早明确并掌握流浪精神病伴肺结核患者的疾病情况有助于及时制定防治措施,达到改善病情,有效控制疾病传染的目的。基于此,本研究调查分析流浪精神病伴肺结核患者的疾病情况,并提出相关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流浪精神病伴肺结核患者,其中男43例,女39例;年龄20~88岁,平均(54.73±3.86)岁。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均表现出咯血、咳嗽、咳痰、盗汗、发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痰结核菌检查结果呈阳性;经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存在明显病变;均无固定住所;均患有精神疾病。排除标准:伴有心、肝、肾功能异常;肺部手术史;恶性肿瘤。

1.2 方法

采用飞利浦数字X 线摄影机(型号为DIGITAOIAG0563)对患者进行检查,拍摄正侧位胸片,扫描范围为隔面和肺尖在内的全部肺部结构,仔细观察病变部位、病灶特点、病变类型等信息。

1.3 观察指标

分析所有患者的结核病灶分布情况、结核分型及X 线影像学表现。结核分型表现如下:Ⅰ型(原发型肺结核),肺内存在渗出病变,肺门淋巴结可见明显肿大,并可见哑铃状改变,或仅表现为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双肺可见散在粟粒大小的阴影,密度大小一致,阴影分布均匀,随着病情进展阴影相互融合,或双肺出现新旧病变,大小不一,呈不均匀分布,边缘锐利,或出现模糊的索条和结节阴影;Ⅲ型(浸润型肺结核),X线可见小片状或云絮状浸润阴影,边缘模糊,呈条索状或结节状改变,大片实变或球形病变;Ⅳ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患侧出现中等量的胸腔积液,呈现致密阴影,小量为肋膈角变浅,上缘呈弧形。

2 结果

2.1 结核病灶分布情况

患者的结核病灶部位分布广泛,且不固定,左上肺、右上肺、双上肺、中下肺及双肺广泛分布的占比依次为17.07%(14/82)、25.61%(21/82)、39.02%(32/82)、4.88%(4/82)、13.41%(11/82),其中,双上肺的占比最高,其次为右上肺、左上肺、双肺广泛分布、中下肺。

2.2 结核分型

患者的结核分型中,Ⅲ型肺结核占比最高,为91.46%(75/82),其次为Ⅳ型、Ⅱ型、Ⅰ型肺结核,占比分别为4.88%(4/82)、2.44%(2/82)及1.22%(1/82)。

2.3 结核病灶的X 线影像学表现

经X 线检查可知,患者病灶分布广泛,病灶可累及一个或多个肺段,影像学表现为云絮状或模糊斑片状,部分合并空洞者伴有环形透亮区,下肺局部有斑点状播散灶,病变侵犯单个肺叶或多个肺叶时,可见大片状边缘模糊实变影,内里可见单个或数个密度减低空洞影,或短小气液平面,病灶密度不均,可见增殖斑点、钙化斑片、纤维条索。82例患者中,影像学表现以干酪样空洞为主占比最高,为51.22%(42/82),其次为以实变影为主20.73%(17/82)、以纤维空洞为主14.63%(12/82)、以斑片影为主13.41%(11/82)。

3 讨论

肺结核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传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3]。人口流动、耐药结核病、结核病双重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是影响结核病控制的重要因素。流浪精神病患者是结核病的高风险人群,其原因可能为:(1)精神病患者存在交流障碍,无法准确表达临床症状,且无法按时就诊;(2)流浪精神病患者生存环境差、缺乏营养、卫生状况差等[4-5]。

目前,X 线检查是临床诊断肺结核的常用方法,肺结核患者胸片表现多样,病变范围广泛,治疗后期恢复缓慢。流浪精神病伴肺结核患者X 线检查可见肺部病变形态不同,大小、范围不等,新老病灶影重叠,密度不均,或边缘存在模糊影,或存在空洞征等[6]。此外,流浪精神病患者生存环境较为恶劣,多伴有自制力障碍,营养状况及卫生状况较差,大大增加了结核病的发病风险[7]。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结核病灶部位分布广泛,且不固定,其中双上肺的占比最高,其次为右上肺、左上肺、双肺广泛分布、中下肺;结核分型中,Ⅲ型肺结核占比最高,其次为Ⅳ型、Ⅱ型、Ⅰ型;82例患者中,影像学表现以干酪样空洞为主占比最高,其次为以实变影为主、以纤维空洞为主、以斑片影为主,提示X 线检查应用于流浪精神病伴肺结核患者中能够明确病变范围及特点,并可对病变进行准确分型,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为了降低流浪精神病患者发生肺结核的概率,可采取如下措施:(1)对肺结核防治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以提高其防治结核病的工作能力及对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水平;(2)收治患者前,需对其进行X 线检查,可于早期明确病情,避免大规模传染的发生;(3)重视流浪精神病患者的隔离工作,若为疑似结核病患者,需做到全面隔离,待确诊后转入结核隔离病区,严格控制管理,对于已确诊的结核病患者,需严格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快速将患者转入结核病防治区域,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以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待患者病情好转,连续3次痰菌检测为阴性,且无传染性后方可出院[8]。

综上所述,流浪精神病伴肺结核患者的病情严重,X线影像学表现复杂,故需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同时应做好传染管理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空洞精神病流浪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流浪
黄河之声(2020年11期)2020-07-16 13:27:10
流浪的歌
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 09:05:44
都有精神病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28
流浪猫鲍勃
新少年(2017年6期)2017-06-16 02:00:16
空洞的眼神
遇见一只流浪猫
读写算(下)(2016年11期)2016-05-04 03:44:05
用事实说话胜过空洞的说教——以教育类报道为例
新闻传播(2015年20期)2015-07-18 11: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