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兆涛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中心卫生院,山东 济南 250308
心力衰竭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心内科疾病,而重症心力衰竭则是心力衰竭中程度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其治疗难度较高,预后较差。近年来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明显,心力衰竭发生率也随之提升,目前药物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常规治疗多给予强心、利尿剂,硝普钠是使用较多的一种药物,但其疗效不能令人满意[1]。本研究以我院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为对象,对其实施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与美托洛尔联合疗法,现在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
1.1基础资料 研究中共选取10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均为我院在2017年9月-2020年9月之间收治,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50)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6例、24例,其年龄为60~86岁,平均年龄为(69.25±3.56)岁,其中36例合并高血压、1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扩张性心肌病3例;观察组(n=50)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7例、23例,其年龄为60~85岁,平均年龄为(69.12±3.45)岁,其中35例合并高血压、1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扩张性心肌病3例。组间以上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准确诊断病情,给予利尿、强心治疗,经过静脉注射扩张血管药物,吸氧治疗的同时严控盐分摄入。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联合治疗。其中美托洛尔剂量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开始服用时为12.5~25.0mg,2次/d,随后根据其临床症状调整药量,但注意每日最大药量为50mg;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开始服用时为1片/d,用药期间注意观测患者血压与心率,根据血压、心率测量值调整药量,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必须及时处理。所有入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心率、血压、LVEF。疗效判定:①痊愈为治疗前所有临床症状均消失,并且其体征恢复至正常状态;②显效为治疗前所有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且心脏功能亦发生明显改变;③有效为治疗前所有临床症状均有所减轻,但其心脏功能还需再康复;④无效为临床症状未发生改变。
2.1对比组间心率、血压、LVEF 观察组心率(70.02±8.66)次/min,收缩压(102.11±10.51)mmHg,舒张压(64.03±5.01)mmHg,LVEF(43.12±6.82)%,对照组心率(89.35±11.33)次/min,收缩压(128.33±13.99)mmHg,舒张压(84.77±8.38)mmHg,LVEF(40.66±4.58)%,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t=9.584,P=0.000;t=10.595,P=0.000;t=15.020,P=0.000;t=2.117,P=0.037)。
2.2对比组间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46/50),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是22例、15例、9例、4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37/50),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是14例、9例、14例、13例,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χ2=5.741,P=0.017)。
心力衰竭为临床急重症,主要发病群体为65岁以上老年人群。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均处于衰退状态,因此心力衰竭发生后其临床症状比较严重,心搏出量显著减少,心脏功能明显降低,且多半有其他基础性疾病,因此治疗难度较大[2-4]。
本研究中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美托洛尔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其中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中厄贝沙坦的利尿效果明显,可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从而降低患者血压,美托洛尔则可阻断心脏β受体,促进心脏收缩压降低,并且减慢心率,全面促进其心脏功能恢复。以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防止尿中钾离子流失,避免低血钾发生。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联合治疗后心率、血压与LVEF均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在常规强心、利尿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美托洛尔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可显著提升疗效,并且有利于其心脏功能的改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