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单位设备管理现状及优化对策

2021-04-03 13:03:36张西奇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勘查效率单位

张西奇

(青岛城阳开发投资集团,山东 青岛 266109)

地质勘查设备是开展地质勘探活动的基础保障和物质基础,彰显了我国在地质勘查活动中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高低。而加强勘查设备管理力度,能够优化企业的管理体系,提高地勘单位的作业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地勘行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有关地勘设备管理的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设备的管理质量和效率,进而制约了我国地勘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对此,本文结合地勘设备的管理现状,探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此提升设备的应用质量和效率。

1 地勘设备管理现状

地勘单位为高效完成地质勘察工作,通常要求工作人员整合各类地勘设备(主要包括动力、坑探、钻探、切割及维护等设备),以此提升地质勘探的质量和效率,并通过事故处理、信息反馈、调拨、改造、修理、维护、使用、调试、安装、制作、设计及规划等手段,提升设备管理成效,但由于地质勘探单位需要结合电子化、信息化及现代化等管理手段,导致传统的地勘设备管理问题日渐凸显,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进程。

1.1 地勘设备老化严重

我国的地勘产业是从1949 年才开始兴起的,然而,在20 世纪90 年代末,我国政府部门却开始逐步降低对地勘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导致地勘单位现有的工程设备存在严重老化的问题。其中,服役超过30 多年的地勘设备占地勘单位所有设备的40%,且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存在“部件运行超限”,“设备破损严重”“故障率居高不下”等问题。长此以往,将导致地质勘查质量受到影响,难以满足地勘单位现代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并且在新型管理理念和机制的影响下,地勘单位不断朝着智能化与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老旧的地勘设备将不利于企业开展现代化管理工作,致使信息化管理停留在组织管理的层面上,无法渗透到地质勘查、勘查监护等方面。

1.2 调配管理不够合理

物探设备、机修设施、动力及钻探设备是我国地质勘查设备的基础设备设施,其中,钻探设备在地质探查作业中拥有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地勘企业的钻探设备占有率有限,致使各类设备及设施的调配管理不够合理,严重影响地勘企业的经济收益和生产力质量,不利于地勘单位的现代化发展,继而导致地各类设备的调控与配置难以契合实际的作业要求,影响地质勘查的效率。

1.3 设备维护质量低下

地勘设备是我国地勘企业国有的资产,然而,根据相关

调查能够发现,我国地勘企业在设备维护和保养层面上存在重视力度不够、维护体系不合理的问题,进而导致地勘设备遭受损毁,严重地影响地质勘查的效率和质量。加之地勘单位的设备设施是沿用20 世纪中期的,老化问题较为严重,如果不进行维护和保养,将诱发各类安全事故,影响地质勘查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究其原因,在于地勘单位缺乏较科学的维修体系,缺乏相应的维护资本,且维护人员缺乏较高的职业素养,导致设备维护质量和效率相对低下。

1.4 缺乏配套管理

通常来讲,地勘作业的地点通常是环境恶劣的平原、高原等野外地区,在设备管理层面,需要管理者结合勘查现场的地质条件、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并开展相应的地质勘查工作。然而,由于配件供给不够及时及勘查时间有限等因素,导致设备维修及调配不够全面,不够及时,进而无法保障勘查设备的实效性与有效性,无法帮助地质勘探者提升管控效率,严重影响地质勘探单位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究其原因,在于地勘单位缺乏成套的设备管理体系,难以结合复杂的勘探作业或地理条件,有条不紊地实行设备管理工作。因此,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地质单位应构建出相对完善的设备管理机制及体系,使地勘设备管理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

2 优化地勘设备管理的措施及方法

2.1 提升地勘管理人员的理念

地勘设备管理在地质勘查作业中拥有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因此,管理人员应从思想和理念上出发,树立全新的管理意识,并在管控地勘设备的过程中,根据相关的政策法规、企业章程的要求,负责地、仔细地做好本职工作,树立负责、认真的工作作风,进而以现代管理理念为指引,转变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意识,提高对设备维护、设备投入及设备调配的重视力度,进而更好地发挥自身在设备管理中的引领和协调职责,提升地勘设备管理的效率,推动地勘单位的现代化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加强运营理念,现阶段,我国地质勘查单位已经从传统的管理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制”,需要独立核算收益和成本,以此提升管理成效,因此,在设备管理的过程中,会存在折旧费和设备使用周期等问题,对此,管理者需要结合市场运营理念,理清运营效益和勘查设备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而节省开支,提升收益。

2.2 提升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将信息技术融入地勘设备管理体系中,能够帮助地勘单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设备利用率、维修率及保养质量,使地勘设备的调配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通常来讲,相关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各单位的地勘设备进行登记,并结合不同地勘单位对设备的使用、维修、转让及租赁情况,使地勘设备的利用率与管理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避免因信息不通畅所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在企业设备管理上,能够有效地监控不同设备的使用情况、破损程度及老化情况,提醒维修人员对设备设施进行及时的维护和管理。与此同时,还能整合复杂的设备维护工作,使地勘设备在地质勘查作业中发挥实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除此之外,地勘单位应结合IBM 及PLC 等技术优势,提升地勘设备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使地勘设备管理呈现出现代化及信息化的特点。

2.3 加强地勘设备的资金投入

通常来讲,地质勘查单位存在设备老化严重,维修力度不够的现实问题,而要切实地提升老化设备的利用质量和效率,就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老化地勘设备发挥实效,提升效率,推动并促进地勘单位的现代化发展。首先,管理人员在提高管理意识的基础上,应遵循“以最少投入,完成最多工作”的原则,制定相应的资金投入机制,使设备优化、维护及保养资金得到支持,进而在不影响企业其他支出的前提下,提升老旧设备的利用率。与此同时,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地勘设备的财政投入力度,或者以政府租赁的形式,逐步地替换掉传统的旧设备和旧设施。使全新的地勘设备融入企业勘查和作业的过程中。而针对老旧设备,企业应构建相应的评价标准,明确设备的生命周期,并对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换,确保地勘设备的利用率,以此为地勘单位创造可观的经济收益。

2.4 构建成套的设备管理机制

首先,地勘单位要想构建科学管理的设备管理机制,必须提升管理人员、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通过技能培训、实地考察、实践培训等方式,将现代化的、信息化的管理理念传递给管理和维护人员,使其摆正姿态,正确看待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其次,要构建合理的维护及保障机制,地勘企业应根据地质勘查的实际要求,将设备维护工作划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日常的定期或不定期检修工作及设备出现故障后的维修工作。其二,是在地勘作业过程中,对地勘设备进行维护的保障机制,具体包括“配件供给”“及时维修”及“故障排查”等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切实地提升地勘设备的完好率,确保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最后,要加强制度建设,明确不同环节的责任与义务,并以激励制度为抓手,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及维护人员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提升地勘设备维护的效率。

3 结语

地勘单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获得较可观的经济收益,就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的规律,加强对设备管理的重视力度,进而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优化设备管理体系,使信息化技术真正融入设备管理中。除此之外,地勘单位还需要在制度制定、设备维护及人才培训上加强投入力度,注重设备维护及保养工作的质量,唯有如此,才能切实解决地勘设备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升企业收益,推动企业发展。

猜你喜欢
勘查效率单位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宁波通讯(2021年14期)2021-09-29 07:33:46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河北地质(2020年1期)2020-09-16 07:19:06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2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6
协办单位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