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波
广西翔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00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指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所涉及的各项费用,呈现出兼容性、动态化、个体差异化以及资本投入大等特点。换言之,建筑工程造价建设中所花费的各项建设成本都属于造价预算的范畴。包括建设工程、安装工程及各环节中支付承包单位、技术人员的费用,等等。从某种层面上说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本质是控制技术管理项目,有针对性的基于相关技术、管理,控制、调整已确定的工程资金。通过造价预算,以促进建筑工程减少成本,增加利润,改善工程质量。实践表明有效的控制造价预算,能够显著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促进企业扩展项目规模,提高投资与建设的关联性[1]。
规范性地编制工程造价预算,有利于保障工程投资效益,因此,在工程造价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提高编制工作的科学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编制水平,建筑企业需要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性,预算编制人员需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全面分析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实际计算阶段结合图纸定额和工程量,保障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编制人员也要了解材料的不同类别、型号、性能等,确定价格变动范围。在编制工程造价预算的过程中,编制人员需要综合分析图纸内容和施工现场情况,根据建筑工程要求合理编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2]。
针对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管理工作能否顺利的实施,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预算团队,同时保证其预算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施工企业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实践经验的管理,通过相应的自身岗位责任制度的提升,保证工作人员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另外,还需要对预算工作人员团队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工作纪律的实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确保预算的整体实施效果。所以,适当的培训以及继续教育可以提高工程造价预算人员的综合水平,保证预算工作真实性以及准确性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我国各个建筑工程来说,在后续时间里应该做好全过程预算执行管理活动。一方面,工程方应该贯彻精细化控制的相关理念,结合预算执行活动制定细化、完善的管理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工程方要充分重视预算超标问题,并对超标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必要时还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另一方面,工程方还应该结合预算执行活动制定专项的监督机制,保证各项预算内容都可以得到全面的贯彻,减少各类内部阻碍。
预算定额是预算控制中尤为重要的内容,预算定额的计算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预算控制的效果,以及影响到工程造价的成本。所以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中,科学确定预算定额也是尤为重要的内容。在确定工程量后,工作人员可以将分部和分项工程量登记在评估表中,然后利用乘法、除法计算定额。在此过程中,作为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定额、分项、分部的规定,同时还要掌握不同定额之间的换算方法,以此来提高预算定额的准确性。在科学确定预算定额中,还需要加强对施工环节造价费用超预算影响因素的分析,内部因素主要与项目工作人员操作有关,外部因素主要与市场环境变动、投资方变更有关。这些影响因素都需要纳入语段定额的考量中[3]。
众所周知内外部的因素都有影响项目造价。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指的是气候环境、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外部因素是控制人员难以提前知道并控制的。而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由于人员管控、施工组织或者变更合同、技术限制等方面的原因,而导致预算超支的情况。基于此,预算控制人员应该充分履行职责,做好现场监督工作,对合同中所涉及的原材料进行精准的计量,确定其价格,避免各项费用超前支付的情况。当然了由于实际工程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极有可能出现超预算的现象。一旦出现相关情况应该与上级部门及时沟通,共同研究,制定有效的措施以控制成本。
针对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管理,为了确保工作能够得到全面顺利的实施,就需要加强在整个执行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由于当前对于工程预算工作责任规范比较严格,也需要对预算监督工作进行不断地完善,这样才能确保预算结果真实性以及准确性。作为施工企业需要组建专业的预算管理团队,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还要协调好预算部门以及监督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整个预算工作水平达到行业规范的要求[4]。
综合来看,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控制在实际贯彻过程中还存在较为显著的问题,需要工程项目做好针对性的调整。这也要求工程预算管理部门能够积极引入各类信息化技术,切实提高预算管理的整体效率。与此同时,造价预算管理活动还应该充分重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并基于此做好造价预算实施的动态化调整。在全面执行造价预算内容时,相关人员还应该贯彻精细化理念,做好预算执行的细节管理与监督工作,保证预算编制体系可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得到有效展现,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综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