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脉在地铁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2021-04-03 09:28郑苏伟玉
建筑与装饰 2021年28期
关键词:天花文脉空间设计

郑苏伟玉

中铁二局集团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36

引言

17世纪60年代,英国伦敦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从那时起,全球开启了城市轨道交通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时至今日,地铁的功能性也不断在完善,并趋于成熟。而随着人们对地铁公共空间品质需求的提高,单调、冷漠的地铁车站设计已不合时宜。如今,地铁不应该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交通工具,满足日常的功能、运营需要,它更多要体现出一座城市所特有的文化底蕴,而随着全国地铁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地铁车站设计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地铁公共空间品质的需求,因此,地铁车站建筑装修空间设计的革新迫在眉睫。如何让地铁车站在满足自身功能的情况下,融入城市的大环境中去,是对当今国内地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要融入城市,更要成为城市名片呈现出来。因此,本文以国内地铁车站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及案例分析,基于城市文脉及发展的概念,着重探讨地铁车站的装修设计[1]。

1 城市文脉

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也是城市记忆的延续,它包含了这个城市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城市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正是因为文脉的存在,构筑起了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印象,拉近了人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而当那些有意义的生活场景被破坏时,城市也就失去了他自己的特色,从而导致城市与人之间的认同和被认同感降低,人们会感到孤独,冷漠。通过城市文脉,我们能找到历史的传承,同时也能从中激活创作灵感,从而把全新的定设计形式带到人们的视野中。

2 地铁车站空间设计理念

地铁车站空间是地面环境空间的延伸、传承与发展。而目前国内地铁设计过分追求工业的发展速度,模式化严重,车站空间设计以完善车站功能、满足运营需求为第一要务。而忽略了其作为城市公共环境的一部分,应与城市相融合[2]。

3 城市文脉在地铁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3.1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地铁空间设计的初衷。因此,当城市文脉融入地铁空间时,也不能妨碍地铁的功能及运营管理需求。

3.2 传承与创新

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规划和发展,地铁日益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军。在满足载客功能的前提下,它也是城市的窗口,承载着城市文化。而地铁作为国家百年工程,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表达,更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传承与创新共存。在传承传统文脉的基础上,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只套用传统的形式,将文化符号、色彩硬扣到地铁空间设计当中。

3.3 可识别

地下空间与地面相比而言,缺乏有效的空间参照物,人们会对所处的空间区域感到模糊。地铁建筑作为交通建筑,其最大的功能诉求是快速、高效,通过对各站点周边的文化提取,并融入各车站的建筑装饰界面设计当中,可以有效简单地实现其识别性[3]。

3.4 可持续发展

城市发展加快,地铁的建设也会随之变化,特别是地铁的线网规划。根据客流指标、城市需要等因素,而带动地铁线路延伸或者站点增设换乘节点。因此在将城市文脉融入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铁线网整体文化和风格的统一要求,结合之前开通线路车站装修中的优势、亮点,将在后面线路车站装修设计上进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比如,换乘车站新线路的车站建筑空间设计应与既有线路相对应,还要考虑将来地铁规划的发展。

4 国内外将城市文脉融合在地铁空间设计中的案例

4.1 国外相关案例

国外的地铁发展起步较早,其车站空间已有漫长的发展过程,所以将城市文脉元素融入空间设计中的案例较多。

4.1.1 斯德哥尔摩地铁站。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地铁。近几年来,无论是在设计网页、还是各种杂志上,都能看到关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地铁的身影。由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地下为檐式结构,施工难度大,所以当地人采用爆破的方式进行地下挖掘。最终地铁站未作遮盖用的装修处理,而是保留着爆破后的原始岩洞形态,仅用原始而繁复的壁画装点,仿佛整个车站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这种空间简捷、识别性高的设计给人强烈的震撼。

4.1.2 华盛顿联邦三角站。华盛顿联邦三角站是美国第二繁忙的地铁交通车站,以站台上站厅时巨大的格状穹顶结构为人们所熟知。从车站出来步行不远就是白宫,因此车站内整体的装饰风格也与与其周边建筑采用的相同的传统欧式风格,从而达到地上地下相呼应,实现地上建筑风貌向地下的完美延伸。

4.1.3 巴黎地铁站。位于时尚之都的巴黎地铁,其设计深受当地艺术的影响。多位国际设计师都为其留下了艺术作品。例如漫画家弗朗索瓦·史奇顿设计的潜水艇空间,天花和墙面上巨大的齿轮,墙壁上玻璃舷窗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极深的城市文化形象,具有极高的识别度[4]。

4.2 国内相关案例

我国地铁修建较晚,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大规模发展地铁,所以其站内空间设计还处于探索阶段,但也不乏有一些加入了城市文脉元素的优秀作品存在。

4.2.1 武汉地铁汉正街站。汉正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曾被称为全国小商品市场第一街。地铁汉正街站正式以“汉正印象”作为主要的核心理念,将武汉传统的街巷引入地铁空间中,不仅完美诠释了古风古韵,更完美的融合了艺术设计。一侧天花设计为蓝色的天空,墙体采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汉正街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兴盛场景;另一侧则是通过天花,柱面、墙面统一塑造了古色古香的楚地建筑。车站栏杆、扶手、导向牌也经过单独设计,力求这些还原汉正街热闹的集市场景,引发人们的共鸣。虽然表达手法较为直白,但却我国将城市文脉引入地铁车站的代表,让人印象深刻。

4.2.2 昆明地铁火车北站。说到昆明铁路,“米轨”占据了重要地位。它因轨距约为一米,而得名。是中国境内最早修筑的铁路之一,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作为云南省近代历史和文化的承载物之一,它是现代文明与现代工业发展的起点和一条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化线路。而昆明地铁火车北站便毗邻米轨、云南铁路博物馆。因此,该站在全线车站中最为重要,充分表达米轨文化。设计方案以米轨车站的法式建筑为设计元素。站内表现了原火车站内的铁艺拱形桁架,颜色也采用原火车站颜色,勾起了昆明人的无限回忆。

4.2.3 成都地铁高升桥站。一提到武侯祠,整个四川乃至全国人民都应该不会陌生,这是纪念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改革家诸葛亮的祠堂,是民众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肯定和赞誉的载体。因此,紧邻武侯祠的高升桥站便将三国文化引入车站空间设计中来。通过搜集和提炼的手法对相关文化元素进行处理,个性区天花为简化后的羽扇符号,柱面处理为人们所熟知的诸葛亮帽子的形象,让人不禁想起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描绘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场景。

5 城市文脉与地铁空间设计手法的结合

5.1 建筑再现

城市文脉通常都是以建筑形态以及城市风貌来呈现。城市文脉的再现,让地铁空间设计得到了升华,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审美形式,给予城市以独特的人文气息。地铁空间设计切入点会以地面建筑形态、构造特点、文脉符号出发,较为常见的例如该地段的斗拱的形式、屋顶形式、窗花、建筑色彩、藻井等。不同站点对应不同的地面建筑特征,通过提取、演变、重组的手法处理,从而达到在地下空间唤醒人们对地面城市的认同[5]。

5.2 界面设计

地铁车站的空间设计是乘客对车站意向的来源。每个界面:天面、地面、墙面、柱面的设计,造型不应复杂。经过实践及分析可以看出:地面视距过近,难以将宏观方案完全呈现在乘客眼中,图案偏多也会影响到导向的识别,可以考虑整体化的地面来打造;墙面可采用采用“文化墙”进行特殊设计,归纳总结车站周边文化特色,展现城市特点,传统的表达形式局限于绘画、雕塑等,随着科技的发展,还可以考虑多媒体LED展示屏、激光投影等技术手段来呈现文化。天花视距适中便于呈现完整的设计方案,与柱面配合可呈现较好的装修效果。不过正是因为天花在车站空间设计中占比较大,所以车站天花在设计及安装过程中,会遇到与多专业设备末端收边收口的问题,例如照明灯具、通风风口、烟雾报警器、消防喷淋等。在城市文脉表达上,根据长期调研发现,人们除了关注车站整体空间的感受外,在乘车过程中,还会关注站厅上站台楼扶梯上方处的天花。设计时,可以根据乘客的这一习惯,对该区域的天花进行着力打造,加入文化符号,从而更好地将车站与城市文化呈现出来,强化烘托车站氛围。

5.3 材料运用

车站装修材料的选用应采用防潮、防腐、防火、放射性指标满足国家环保要求、经济、耐久、美观、便于清洗的材料。材料的选型对地铁车站空间设计的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地铁车站常用的材料多以金属为主,例如:铝合金、不锈钢等。这些材料防火、防腐等功能既能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同时经济易清理,容易造型,表面丝印等工艺处理,也可以给予同一种材料,不同的表达效果,从而呈现设计师不同的设计理念。同时砖、玻璃、石材等也是目前地铁车站常见的装饰材料。可以学习王澍、隈研吾等设计师对地域材料的运用,使地铁空间在满足使用功能和审美需求的基础上,适当展现文化底蕴从而让人与车站能产生共鸣,是地铁艺术空间体现地域文化效果的重要元素,也是设计的又一切入点[6]。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如今国家经济实力和全国地铁的大力发展,地铁已经逐渐成为城市交通的主流工具。对于充满现代感的城市而言,打造具有文化的、符合当地城市形象的地铁车站无疑变得非常重要。在这种基础上,地铁不仅仅要作为“载客”的工具使用,更要有“载文化”的功能,从而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一张城市名片展现给世界。

猜你喜欢
天花文脉空间设计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天花寺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天花,肆虐地球3000年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