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 琳 周 奕 张中天 吴宇皓
201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医用耗材从取消加成到集中采购,已经使医疗机构收入来源和结构发生变化[1]。医院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要通过加强核算、规范合理使用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当前,医院医用耗材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用耗材供应商多、品种品规多、用量大,增加了医院管理难度;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相对独立,相关信息及数据难以与其他系统互通,形成信息孤岛;低值医用耗材在医院的请领采取以领代销模式,科室库房的库存情况监管不足,“跑冒滴漏”现象难以避免;大包装低值医用耗材领用会造成科室库房的支出在某月激增,与收入无法匹配;不合理的耗材使用,对医疗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等。针对这些问题,亟需通过信息化技术加强精细化管理。
医用耗材管理主要包括耗材准入、采购、仓储、使用和监督评价等[2],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形成数据整合与考核管理的合力,实现对耗材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理[3]。当前,很多医院采取对高值医用耗材条码化管理、搭建物资信息管理系统等方式实现高值医用耗材的双向追溯[4-5]。但是,由于物资采购环节相对独立,会对耗材成本的控制产生一定影响;而低值耗材种类繁多,管理费时费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医用耗材使用量高于北京市属医院平均水平,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我院持续探索信息系统在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对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在保证医院耗材质量的前提下,一系列耗材管理举措取得良好成效。
我院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医用耗材管理升级建设,采取院内院外医用耗材同步管理模式。一方面,对供应商加强管理,通过云平台实现供应商的资质管理、注册证管理,实现医用耗材的物资条码管理、有效期管理等;另一方面,院内同时对高值医用耗材和低值医用耗材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如高值医用耗材的双签字管理、核销管理,低值医用耗材的盘点管理、跟踪查点等。在进行多维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指标的统计监测,将统计监测指标结果反馈到信息系统中,便于持续优化医用耗材监管,定期执行整改。由此,全院实现了医用耗材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并同步将该系统的数据支持至医院的财务系统、业务系统及绩效评估工作,实现数据的规范流动和应用。
2.2.1 供应商管理。医用耗材管理面临供应商多、品种品规多、用量大,且传统管理模式粗放、低效等问题[6]。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院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开发了供应商云平台管理模块。供应商通过远程云桌面登录系统,扫描每个产品自带条码并录入对应规格、批号、效期,生成并打印医院高值医用耗材条码(编码规则由医院制定),粘贴在产品外包装上,再携产品到院。医院库管员可通过扫描医院条码直接在物资管理系统中进行入库操作。2.2.2 高值医用耗材管控。耗材管理的各阶段相对独立,所产生的信息及数据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联系起来,会大大降低管理效果[7]。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设置双签字管理模块,即库管员对高值医用耗材全部扫码出库,并输入手术室护士工号,随后进行出库审核;手术室护士使用手术间内的电脑,通过系统操作对领取高值医用耗材进行签字接收;系统全程会保留痕迹,双方都对耗材有管理责任,避免因高值医用耗材发生丢失或被冒领,无法查找原因而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开发高值医用耗材核销管理模块。库管员可以通过系统核对已出库医用耗材的领用和消耗情况:差额为零即为耗材核销完成;差额不为零时,库管员可通过查询高值医用耗材条码进行追踪,根据高值医用耗材在系统中的流向找出原因,实现动态追溯[8];如果发现高值医用耗材并未使用,可以督促手术室护士将其在系统和现实中退回。
2.2.3 低值医用耗材管控。低值医用耗材财务记账方式往往为以领代销模式,科室库房的库存情况和耗材的使用情况难以监管。我院在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设置盘点功能模块,各科室护士长于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安排专人对本科室留存的非高值医用耗材进行实物盘点,并将盘点值录入系统,打印盘点单,上报财务处;采购中心库管员定期安排人员到科室实地跟踪抽查,每月末在系统中统计全院医用耗材盘存月报,报至财务处,作为账务记账依据。采购中心可以查询科室的结余情况,用于判断是否还需补给科室库存。
2.2.4 医用耗材的不合理使用监控管理。根据医用耗材的管控要求,我院对医疗数据进行监控,在医院物资信息管理系统中设置管理决策支持模块,监控医用耗材的使用情况,如监管止血材料等重点医用耗材使用、科室及医师耗材占比、不同科室相同病种医用耗材费用、国产/进口耗材比例等指标。同时,对消耗支架数大于3的手术进行监控,避免出现过度使用等不合理现象。对医用耗材疑似不合理应用的监控,可以支持从科室组到科室,从科室再到医生的逐层挖掘,形成实时控制,并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9]。
通过供应商云平台管理,将大量繁重的高值医用耗材条码维护工作转移到院外,由供应商负责;库管员只需对进院高值医用耗材条码扫码,即可查询医院耗材的相关属性,入库时节省了双方验收核对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我院条码管理的品规逐步增加,目前已实现冠脉支架、球囊、起搏器、心脏瓣膜、血管等600余种常用品规的条码化管理。同时,设立库存基数,清退高值耗材冗余库存,为医院减少应付账款近2000万元。
在耗材请领时,医院要求库管员和手术护士双方在系统内共同确认,责任明确,相互监管。医用耗材全流程闭环管理避免了“跑冒滴漏”的现象。患者信息与物品信息在信息系统内关联,实现了植入性耗材的双向追溯。核销功能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库管员的工作效率,增强了医院耗材管理水平,为耗材收支管理提供保障。
将医用耗材的使用情况通过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进行图形化展示,对耗材占比、进口耗材比例、不同科室相同病种医用耗材费用、耗材收费大于3.5万元的手术、支架消耗大于3个的手术、冠脉支架降价后的使用情况等指标进行监控,同时支持从科室组到科室,从科室再到医生的逐层挖掘,让科主任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还能够对问题进行准确定位,助力科室绩效考核。用行政手段干预科室节约成本和加强耗材合理使用,效果明显,各科室耗材占比呈逐月递减趋势。
通过对精细化管理的探索应用,医用耗材消耗明显下降。2018年,我院卫生材料收入占比44.21%,比上年同期增长8.29%,为近6年来最小增速;2019年6-12月,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以来,耗材总金额增速明显放缓,耗材占比从60.32%下降到58.63%,医务性收入占比从25.18%提高到29.18%,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2020年,我院耗材占比较以往同期有所下降。结合均次费用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等结果,我院一系列精细化管理举措切实减轻了患者负担,患者满意度有所提升。
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不是某一个科室能够独立完成,与医务部、护理部、医学工程处、财务处、信息中心等科室关系密切,没有一个专门的项目领导小组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安排、协调各部门的资源与关系,就不可能完成好此项工作。因此,需要医院领导给予足够重视,建立领导小组,给予组织保障。
信息系统再好,也只是一个管理工具。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由管理需求决定。如果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思路不清晰,需求分析就很难做到位,信息系统的开发就会事倍功半。此外,信息系统上线的意义不在于将原有流程电子化,而是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信息系统对原有流程进行优化和革新,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节省人力成本、提升管理水平。因此,信息系统的研发要始终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不要盲目引入新技术生硬地寻找应用场景,避免本末倒置。
医院在对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管理重点会不断变化。例如,我院的医用耗材品规和数量繁多,在控制耗材不合理使用之初,医院主动针对手术非必需并容易出现不合理应用的医用耗材(例如止血材料)进行监控和间断性停用;之后,我院对单价过高或进口比例过高的医用耗材进行管控;最后,随着上级对冠心病介入患者执行DRGs付费,我院对冠脉支架和球囊的不合理使用重点进行管控。而每一次管理重点的改变,都会对信息系统提出新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信息系统必须与时俱进,动态跟进。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满足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