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婧
(延安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陕西 延安 716000)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是推动水利工程顺利建设的关键基础,也是保证水利工程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目前,水利工程的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日益完善。为了能够全面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安全与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并提升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将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融入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因此,要及时掌握水利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中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和方案加以解决,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在具体的施工现场,大部分水利工程作业属于野外作业,施工环境相对比较恶劣,且施工现场较为混乱,还涉及到水下作业区,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面对这样的情况,对应的建设企业则应该将质量安全管理理念深入人心。但是水利水电企业在质量安全管理这一方面的规章制度上存在局限性,属于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管理制度,与自身企业以及具体施工情况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其制度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也没有对应的安全应急策略。倘若发生了安全问题或质量问题,也没有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使安全事故与质量问题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对于安全生产现有的法律法规要求严格,而实际工程中安全教育、安全文化的落实以及安全文化的建设重视不足。为了企业形象很多时候虽建立了所谓的安全文化、制定一些制度、设立一些标语,这也只是文件形式上的安全文化,实际的安全教育、安全文化培养等做法与行为相差甚大。实际上没有真正落实“三级教育”、企业“三同时”原则,由于未落实安全教育,也就没有养成员工和管理者的安全习惯,“要我安全”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于很多企业内,“三违”问题较为常见,员工及管理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对工程建设安全抱有侥幸心理。因此,亟需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切实提升企业安全文化。
水利工程安全与和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水利工程顺利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在很多水利工程建设中,其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较低,执行过程存在较多问题,降低了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效率。一些水利工程建设由于受到经费、人力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提升了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的难度,也无法将安全质量监督管理责任落实,争议的工作执行力较为薄弱,影响到了水利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水平。
为了能够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保证水利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到位,需要强化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全面融入到水利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中,从源头上避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问题,并合理减少安全隐患问题,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同时,要不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标准化水平,构建对应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制,明确水利工程监督管理职责范围,提高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水利工程施工人员是安全事故的受害者与制造者,因此提高其职业素质水平是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质量的关键。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环境比较复杂、施工条件非常艰苦,大多数建设项目的技术难度大且工作任务繁重。所以,水利工程施工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与安全意识。实际工程中,应考虑不同施工人员的性格特点和专业技术熟练程度,科学合理的安排相应的工作,最大程度的发挥各专业人员的能力。为切实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安全防范意识,还要定期组织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学习,并将综合职业素养纳入专业考核评定体系。
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标准,及时处理和解决水利工程建设环节的各类问题,并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以此来完成水利工程建设目标。首先,要保证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图纸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减少施工环节的安全问题。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施工安全管理的关注和重视,将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全面发挥出来,降低安全事故率,推动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其次,需要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融入到施工的各个环节中,把握好施工细节,尤其是对施工环节中的难点和薄弱点加以把控和管理,合理解决安全问题,保证水利工程结构质量和安全。最后,要加强对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等的管控力度,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避免任何质量问题的材料进入到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中,提高水利工程整体质量与安全水平。同时,要明确施工设备的管理目标,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力度,保证所有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的问题,进而对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首先,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将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贯穿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在水利工程建设前期,需要对周边地形环境进行详细地勘察和分析,全面了解水利工程周边水域、地形等情况,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其次,需要保证所有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技术等严格按照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标准执行的,规范所有施工流程,将质量监督管理贯穿到位,加强巡查力度,提高监督管理效率。最后,要打造综合素质高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队伍,保证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强化队伍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全身心投入到水利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提高自身的应急处理能力,能够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内冷静处理好,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对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水利工程监管效率,完善和优化水利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2.5.1 建设单位
对于水利项目而言,建设企业是第一责任单位,不但牵涉到项目建设之前的招标与投标工作,和项目的建设、完工后的验收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管理客体具体包含施工企业、第三方中介单位、监理企业、设计部门等,为此其安全管控能力的优劣对于工程总体建设质量有重大影响。第一,建设部门应当增强投标环节的安全管控。在招标书中清晰陈列安全管控的指标与所需投入的资金金额,选取具有安全生产规范化机制的施工组织,且在施工协议中确定安全管理的有关内容;第二,建设企业应当尽可能多的参与施工环节的安全管控活动。依据“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的准则,建设企业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控部门,配置和项目施工规模相一致的技术管理工作者,编制健全的规则章程,组织施工、监理、设立等部门开展协同监察工作,增大事中管理与事后管控力度。
2.5.2 施工单位
对于水利项目而言,施工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主体责任方,在安全管控工作中处在关键位置,其管理能力的优劣对于工程总体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施工企业应当构建完善安全生产规则章程,设置安全生产管控组织,配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者,且依照法律规定获取资格凭证。在施工期间,依据建设企业施工条件与安全管控标准,严控安全投资,提升安全管理效果,将安全作业举措落到实处,改进安全作业环境,采购安全保护施工工具,增大作业工作者安全教培力度,深化其安全认知。施工企业应当增强对作业现场的自检,配合监理企业与建设企业开展协同监查活动,第一时间处理安全风险,避免违章作业问题的产生。施工企业应当增强对重要设备、核心设备、特别设备、普通设备装设、拆卸、修护、入场、出场的管控。
依据有关文件标准,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企业进行核查、检验、敦促改进等,应该依照法制规章与强制性条件开展监理工作,且对水利项目安全生产担负监督职责。依据项目建造强制性要求,监理企业应当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举措、施工计划的科学性进行审核。依据水利项目施工效率与工序的困难水平,监理企业应当定时进行安全查验,若发觉生产风险,应当马上让施工企业改进,对于比较重大的风险应该要求施工企业停止作业且报告给建设单位,如果施工企业拒绝改进或者拒绝停工,应该第一时间报告给水利行业管理机构。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安全与质量是衡量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关键标准。因此,为了推动水利工程顺利建设,建立完善合理的水利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保证所有施工环节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和质量,为我国水利事业的进步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