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问题及改进对策

2021-04-03 05:48罗志坚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水源供给管道

罗志坚

北京城建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5

1.引言

当前在社会生产力持续增加地影响带动下,居民对于高品质生活的夙愿日益强烈,纷纷提高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诉求标准。而给排水作为基础类保障性生活物资则成为了重点关注对象,包括水体质量、水源环境、取水便捷以及供给持久性都成为考量工程建设成效的重要依据[1]。然而实践中受部分因素局限性导致给排水工程在建设中存在施工缺陷,影响了建筑水源供给系统正常运行,为此加快建设给排水工程,已然成为推进提高建筑项目工程质量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2.现阶段房屋建筑给排水工程的主要内容

当前给排水工程建设主要集中于以下几部分:其一表现为给水系统,根据楼层高低以及建筑面积大小,来完成对其内部提供充足的水源供给。其二表现为排水系统,重点是针对将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水、废水,沿着预先埋置污水管线,将其排入到指定污水池或集中废水处理管网内[2]。其三表现为消防系统,主要确保在发生火灾等应急事故当中能够及时为扑灭火源提供水源支持。其四表现为冷却水循环系统,该系统大多应用在多层建筑内,统一集中供暖、空调运转等用水设备的正常使用。

3.目前给排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供水水源问题

该项问题主要指的是供给水源内水体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水体不清晰附着物较多、异味较大以及水源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由于在水源地取水净化过程中,为了减少自然状态下水体内多余物质总量,使其满足人体吸收及生活使用标准,往往会加入一定剂量的合成试剂来达到水源滤净的目的,但实践操作中为了减少水循环周期,降低电力等额外资源的投入,会加大试剂投入量,致使水体表面会出现乳白色等现象,同时产生较大刺鼻异味[3]。而在水体运输过程期间,管道老化所造成的残渣物质,以及恶劣的水源地环境,促使供给水体富含了较多的有害物质。

3.2 管道线路问题

一者表现为给排水工程取水地设置不合理,水源取水点与供给建筑之间的距离较大,使得水循环周期较长,增加了泵站、管阀等中间部位设施的建设。同时供给水压的不稳定,促使供给水源不能持久保持稳定性[4]。

二者表现为给水排管线设置不科学。主要体现在饮用水管网线路与污水排污管线会进行捆绑施工,将两者按照流经量与管道大小口径进行叠加放置,其目的在于减少施工任务总量,降低工程成本投资。但不利于管道的日常维护保养。

再者管道疏浚成果不佳。由于在工程前期疏于对用水及排污总量的预测评估,致使水量超出了管道水流压力,易产生破损状况。同时水流内所包含的较大体积物质,以及多弯头、多拐点设置,易造成管道内异物阻塞。

3.3 配套设施问题

一方面表现为消防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未能满足处理应急事件的工程建设要求。其重点在于消防管道的设置未能实现独立建设,使得防火用水需要由生活用水管道予以提供,水量供应的持续性以及稳定性受到了阻碍,加之消防栓、储水箱等设施数量未达标,致使建筑房屋安全防火效能大幅度降低[5]。

另一方面体现为增压泵安置数量以及功率未能达到工程前期技术规范要求。尤其是在较高建筑屋内,给排水系统采取的是多层级增压供给模式,而功率小、效能低的水泵,无法将低层水源准确送达至高层建筑物内,导致泵站施工的局限性则直接影响正常化水源供给。

3.4 规范操作问题

一者体现在给排水工程原材料质量不达标,未能满足高强度、大容量的水源供给活动。基于上述中所提到管材口径不一致,使其在进行对接操作中不能完成精准连接操作,致使建设方案反复进行修正调整,拉长了工程的建设期限。同时材质偏低的施工材料,其自身所表现出的抗压性、耐腐蚀性相对较弱,无法达到建设应用需求。

二者表现为从业者未能按照施工操作标准及设计技术要求,进行定岗定位施工作业,未能严格执行安全防范措施。同时鉴于对工程建设人员施工习惯,往往会出现与工程操作规范背道而驰的作业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但是错误的建设方法,其施工操作质量以及可靠性受到了限制[6]。

4.解决给排水工程问题增强项目科学化操作的对策

4.1 明确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要求

一、坚持以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科学建设为主导理念,着力提升房屋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成效。围绕营造安全施工操作环境为重点,增强规章制度约束力,实现对工程建设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为基础,逐步强化建设工程的质量,突出建筑物的服务功能。

二、围绕技术创新、提质增效、节材降耗为侧重点,对现行给排水工程施工模式进行优化升级,结合实际引进新技术,实现智能化网络化工程设计操作,借助信息网络处理终端,准确计算出工程任务总量及物资消耗量,以精准定位、精确施工,全面提升工程施工作业成果。

4.2 优化完善工程运行管理体系

一是要设定各环节管理目标。在技术工艺上,工程设计理念既要符合水源供给渠道畅通无阻,水循环效能稳步持续,同时还要满足建筑物施工规模以及物资流通等方面需要。在质量目标上,重点是要确保原材料采购要做到高质量、节能环保、型号正确,适用度较高,与设计指标相匹配[7]。

二是要结合实际制定各部位操作管理规范,建立给排水工程制度体系。包括技术应用标准规范、岗位施工操作细则、原材料进场管理程序等,将每一项建设操作任务与规章条文做到一一对应。

此外,强化各部位之间的紧密连接,借助网络化信息工程建设系统平台,将各类信息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把各项操作指令通过网络通道,精准送达到每一位施工人员手中。

4.3 强化给排水工程科学技术设计

首先要做好前期勘察工作,其重点是要深入了解建筑施工概况,如:主体建筑物的体积大小、框架结构、内部房屋的数量及分布以及其它管线的铺设情况。在完成房屋图纸的基础上,进入实地采集、测算并记录相关的工程数据信息。

其次鉴于所得到的信息资源,绘制给排水工程图纸,标定管线铺设线路,设定压力泵、储水箱等部位建设位置及数量。以实现技术方案的实践性与可行性为基础,增强对资源合理利用,保障建筑房屋正常供给、排水为原则,实现环保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向外拓展。例如:管道渗透与堵塞处理,在设计上需要对其管道口径进行统一标定,提供管材标号,重点关注管件的承插口等配件质量情况。同时考虑到热障冷缩效益,尽量采用直管设置并减少连接点设置。

4.4 加强工程建设操作监督审查

从工程建设内部开展自检活动,由项目监理部门牵头,针对工程内各项技术参数、操作方式以及指令传达等方面,按照效率高低、信息完整、执行完成等元素分批进行监测管控,对于监测出的施工问题,及时向项目指挥部进行汇总上报,并提出整改意见。

从外部审核来讲,借助第三方专业监察机构,完成对给排水工程的判定核查,将项目审核的范围覆盖至每一项给排水施工建设环节,并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进程当中,实现全方位、实时无死角进行监督管控。

4.5 建立专业化高素养建设队伍

一方面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通过严格执行操作标准,完整指令任务,帮助并引导施工建设人员进行科学施工、准确操作、严谨实践的工作意识,同时通过定期岗前安全培训,以及核查佩戴安全器具等操作,推进从业者建立安全防范意识。

另一方面,注重对给排水工程施工方资质的审核,利用集体招标的形式,对施工机构的施工资质、技术储备、人员结构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评,以择优录取为原则,筛选出符合项目实际状况的建设部门。

4.6 提升安全意识

给排水工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既应重视之前的准备,也需要确保工程施工当中的安全管理,并且不可以对事后的控制工作有所松懈。因此,身为给排水工程的操作者需要先就施工之前的准备着手,对于设计方案与图纸展开综合分析,同时和场地环境相融合,及时察觉方案当中的不科学之处,同时快速的进行修改与优化,保障工程的质量。其次,在具体施工当中,需要落实好预埋工作,将每个位置进行标识,像是,对屋顶水箱的施工做好检查,以防存在着睡负压情况,导致水污染,影响到用户后续的使用。最后,增加对给排水这个工程完工以后验验收工作的关注程度,如果察觉到问题,就需要快速进行补救与处理,对于不同问题应给出不同的处理方案,以免影响到之后工作的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未来阶段内复杂多变的建设施工环境,为给排水工程施工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新技术、新思路的持续推广应用,改变了传统施工操作方式,使其朝着科技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有限的建设空间以及高品质的供水需求,对于工程建设给予了更高的实践标准。为此应当在明确建筑项目指导思路的前提下,建设科学化工程运行体系,实现创新技术工艺,强化监督管控力度,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才能为加快实施高水准建筑工程打开新的路径。

猜你喜欢
水源供给管道
保护水源
接好煤改气“最后一米”管道
南水源头清如许
粗氢管道腐蚀与腐蚀控制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寻找水源
MARK VIe控制系统在西气东输管道上的应用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