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杰
湛江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 湛江 524057
桥面铺装是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强调的内容,因为桥面铺装的整体效果会影响公路桥梁的后续应用,如果在铺装的过程中存在伸缩缝处理不善或者是排渗水问题,那么在桥梁的后续利用中,其使用寿命会缩短,应用安全也会显著下降,所以从桥梁综合利用实效提升的角度进行施工控制非常必要。简单来讲,在桥面铺装施工实践中,影响质量控制的具体要素是比较多的,明确相关因素,并基于要素采取质量控制策略,这于施工实践而言帮助巨大。
对现阶段公路桥梁桥面铺装层质量问题做具体的分析可知,桥面铺装层之所以会出现显著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铺装层施工实践受到了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设计影响。设计是施工的重要指导,设计的科学与完善直接影响后续的施工工作。分析研究桥面铺装施工实践发现在设计实践中,存在着如下的问题:1)铺装层的结构设计不够科学[1]。铺装层在实践中需要承载前面车流施加的作用力,如果铺装层的结构抗拉能力小于车流对桥面结构的作用力,那么车流所产生的作用力会导致铺装层结构崩坏,进而产生裂纹等,这于桥梁应用安全非常不利。2)铺装层的材料利用不合理。铺装层的材料需要满足实际受力要求,所以材料本身的规格需要满足特定的标准。在当前的桥面铺装设计实践中,水泥混凝土材料的规格分析不够标准,钢筋的具体规格确定也存在着问题,所以材料整体利用的科学性表现不够突出。3)材料配置的合理性差,具体指的是在材料配置实践中,比如钢筋的密度设计等方面存在问题。简言之,设计方面的因素严重的影响了桥面铺装施工。
其次是施工因素的影响。不仅设计因素会影响公路桥梁的桥面铺装质量,施工因素也会对具体施工产生显著的影响。就目前总结的资料来看,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施工条件影响了施工的专业性和规范性[2]。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设备和方法等均是要事先准备的,而且施工的具体时间,施工需要的外部环境条件等均需要得到保证,这样,具体施工才能够达到预设的目标。在上述施工条件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施工的专业性等会大受影响,所以施工质量会明显降低。2)施工过程的细节强调影响了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细节方面的问题均有可能导致桥梁后续应用大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把控。在施工实践中,因为施工管理的不完善或者是施工细节的约束不够严格,因此出现了许多细节性的问题。强调这些问题并有效的解决于实践帮助巨大。
公路桥梁桥面铺装要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措施的利用。综合分析实践工作,质量控制措施的利用主要集中在两个关节,即设计和施工,所以重视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具体工作现实意义显著。以下是具体的分析。
设计工作在桥面铺装质量控制实践中的价值巨大,所以强调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基于现实做分析,设计强调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
第一,强调支座和伸缩缝的设计。在支座和伸缩缝设计实践中需要考虑垫石以及梁底的特殊性,如果是橡胶支座,需要对其做单独设计[3]。在伸缩缝设计实践中需要明确其具体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对桥梁行车的舒适度以及桥梁后续使用的维修和养护进行考虑,所以在设计实践中要尽可能的减少简易缝的利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异型钢伸缩缝或者是无缝等装置。
第二,如果是装配式桥梁的桥面铺装,需要对铰缝进行设计。基于实践应用要求,铰缝要尽可能的使用大铰缝,而且在铰缝的侧面,需要进行钢筋的预埋,且预埋的量要保证充分。
第三,对桥面铺装的最小设计厚度进行强调。为了保证桥梁的使用安全,铺装层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厚度,这样,桥面才能够满足车辆行驶中的速度、荷载以及其他方面的需要[4]。实践表明,在厚度大、刚度大、车辆局部集中的情况下,荷载作用所产生的桥面铺装局部应力会有显著的减少,这样,铺装层因为拉伸被破坏的情况会得到缓解。基于此,在桥面铺装厚度设计的时候,需要基于桥梁位置的车流量等做相应的分析,一般来讲,铺装厚度需要设计在12cm以上。
第四,对铺装层的钢筋配置进行设计。在铺装层的钢筋配置实践中不仅能考虑结构,还需要对受力分析,也是就是说在钢筋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基于结构和受力的双重考虑作出科学的设计[5]。在设计实践中需要保证足够的配筋率,如果遇到大桥或者是特大桥,还需要考虑上下层纵横方向的钢筋配置,这样,铺装层因为局部集中荷载所产生的拉应力会减少。总的来讲,基于桥梁的具体特点进行铺装层的钢筋配置设计,保证钢筋受力和桥梁受力的一致性,这对于桥梁质量保障意义显著。
第五,在桥面铺装实践中要尽可能的采用不低于C35号的防水混凝土。为了提升混凝土的实际利用效果,可以在其中进行钢纤维或者是聚丙烯纤维的掺加。这样一来,混凝土的整体性有了显著的提升,其开裂问题的发生率会显著降低。除此之外,桥梁梁体需要设置足够的预埋钢筋,且这部分钢筋需要和桥面铺装层的钢筋进行焊接,这样,梁体和桥面铺装层可以实现紧密的结合,通过结合效果加强,桥梁的整体应用表现更加突出。
在桥面铺装质量控制实践中,设计完善和优化为质量控制提供了基础参考,要真正的实现质量控制目标,还需要基于设计强调施工操作。以下是基于设计的施工过程控制流程图以及具体的分析。
基于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施工控制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强调。
第一,在施工的时候,铺装层纵横钢筋必须要穿过各种缝隙,而且每一根纵横钢筋的连续性需要保持,这样,混凝土抵抗收缩变形或者是因为温度变化而引发的拉应力能力会显著加强[6]。铺装层的拉应力抵抗能力明显加强,缝隙被过早破坏的现象能够得到控制。
第二,如果是在温差比较大或者是比较炎热的季节进行施工,需要尽可能的规避中午高温情况下的施工。在施工时,时间可以安排在下午或者是晚上。这样一来,因为温度变化而出现的拉应力裂缝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第三,出于梁体和铺装紧密结合的考虑,在施工实践中需要强调铺装层钢筋和梁体预埋钢筋的连接[7]。实践表明,采用搭焊的方式进行连接,且将焊缝的长度以及质量等进行控制,钢筋连接效果会更加的突出。在铺装施工开始之前,梁体表面的砂浆等杂物必须要进行清理,这样可以有效的规避铺装层和梁体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因为车辆的荷载作用而出现脱离的情况或者是铺装层破坏的情况。
第四,需要在施工实践中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控制。一般来讲,混凝土的坍落度需要控制在3~5cm。在施工实践中,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在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收缩,而且坍落度(水灰比)和收缩呈现正相关。当水泥混凝土在收缩的时候,其会产生拉应力,且收缩越大,拉应力也越大,桥面的裂纹也更容易出现,基于此,为了达到控制桥面裂纹的目的,需要对水泥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控制。
第五,对桥面铺装施工实践中的各种缝隙进行控制和减少。一般来讲,在桥面铺装的过程中进行缝隙的预留是为了使铺装层满足相应的性能,所以在各方面功能要求满足的情况下,缝隙可以有效减少[8]。比如在铺装层钢筋网间距非常密的情况下,有效的减少假缝数量,这样一来,荷载对缝隙的作用次数会减少,桥面裂纹等发生率会显著降低。
第六,在施工的时候需要慎重使用外加剂。实践表明部分外加剂的利用会使混凝土的收缩加强,且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会有显著的下降,所以在实践中,如果没有特定的要求,在施工实践中可以不必使用外加剂[9]。如果一定要利用外加剂,需要对其的性能,影响做分析,同时还要控制其用量。
第七,在桥面铺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铺装层混凝土全面覆盖洒水养护,使桥面混凝土强度能够正常增长,这样,混凝土在实践中的表现也会更加的显著。
综上所述,桥面铺装是桥梁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因为其对桥梁工程的质量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在实践中需要对桥面铺装工作进行分析与讨论。文章基于桥面铺装工程的质量控制目标进行相关讨论,总结了影响桥面铺装质量控制的具体要素,并对相应要素的控制措施进行总结,最终的目的是要为实践提供帮助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