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
杭州绿城致延城市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12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是指施工全过程对于施工质量的检查和管理,作用于施工的各个环节。建工工程的管理体制是否完善,施工参与者素质高低,施工环境的优劣都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质量。所以,施工质量管理必须深入到工程的各个环节当中,排除影响施工质量的不良因素,确保工程质量在把握范围内,使工程达标[1]。施工质量监管力度影响着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前制定的施工目标,施工后的验收效果同时会受到影响,房地产的经济效益达不到理想的预期,工程白白浪费人力、物力、财力[2]。所以,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建设中相当重要的环节,建筑企业要注重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力度,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手段,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不光光是对于工程质量进行管理,更是对于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监管,保证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排除任何有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隐患。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维护群众利益,推动建筑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由于建筑工程的规模庞大,程序复杂,导致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质量监管对于工程的各个环节都有着直接影响,所以企业单位要加强重视,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规范工程管理,保障企业信誉。
建筑工程的管理内容较为复杂,为了节省工程时间和成本,部分建筑企业会将一些需求量大,技术要求较高的建筑工作承包出去,但是对于建筑单位的综合实力没有统一的评判,导致建筑企业对建筑承包单位的实力和资质没有综合的了解和判断,无法实现全面且系统的质量监管工作,导致工程施工中缺乏统一的监管制度,工程质量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工程质量监管人员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主要角色”,但是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全面的管理技能培训,对于管理知识和管理技巧缺乏认知,企业领导对于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质量监管工作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部分质量监管部门缺乏执行力,态度不够端正,对待工作不够严谨,工程中一些细小的错漏得不到重视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质量管理工作效率得不到提升[3]。
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建筑环境比较恶劣,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建筑工程质量长期存在,不容易根除,常见的问题有缓凝土裂缝,路面沉降不均匀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还会延误工程进度,同时也给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贯彻于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中的,尤其是重点建筑环节与关键操作步骤中的监管和监测。质量管理人员要通过对于关键环节的勘测数据来落实质量管理工作,勘测的数据不准确,会严重影响质量监管工作,监管工作无法实际落实,工程质量得不到实际的保障。
在我国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进程中,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建筑企业的肆意施工对环境造成不可估计的污染和破坏,因为企业没有树立正确的绿色发展观,导致建筑工厂的建筑废料没有进行合理的分类处理,污水和废气也没有进行恰当的过滤,随意排放,对河流和空气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种现象不仅影响施工环境的美观,并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威胁建筑人员的人身安全,对建筑环境周边居民的健康也造成严重的影响。
近些年,我国加大力度建设现代化城市,建筑行业成为国家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行业,国家和人民对于建筑行业的期望越来越高,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也显著提高,施工难度加大,程序更加复杂,施工技术更多样,各种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层出不穷,所以对于施工质量的监管要求也同时提高。建筑施工具有周期长,流动性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并且工程也会经常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影响国家的经济建设,所以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需要全面完善的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的管理水平,以质量为根本,以安全为基础,为建筑事业的发展共享力量[4]。
建筑企业要加强对于质量监管工作的认知,高度重视监管工作,并且进行、探索和创新,尽快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一套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工程管理从无形到有形,从无秩序到有秩序的转变。工程质量管理的改革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对于建筑事业的规章管理政策来定,对于施工前的设计,预期预算工作,施工中的各个环节的操作,施工后的成果验收工作都形成一套具体全面的管理系统。同时质量管理离不开对于安全方面的监管,主要集中管理工程中的重大危险程序,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做好施工检查工作,不给安全留隐患,只有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保证施工预期,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管理工作的长久发展。
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施工人员的贡献,但是如果施工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不高的话,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施工质量,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坚持“以质量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工程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职业素养,监管人员要加强宣传教育活动,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活动,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同时,建筑企业也要对自身进行约束,不能盲目追求工程建设素质,忽略工程质量,保证质量才是建筑的根本,要积极借鉴先进的建筑经验以及管理经验,提高综合能力,为工程建设排除隐患,保证工程质量。
对于监管类工作,只加强监管人员责任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建筑工程规模比较大,相关部门分类较多,所以,提高各部门责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对施工各部门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关系。事故发生时,严格按照责任制对出现事故的部门和责任人追究责任,对各个层级的领导责任进行监管工作,保证各部门领导在其位,谋其事。对项目经理也要严格落实责任制,企业必须对项目经理提高要求,要求项目经理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专业知识,并且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对于工程的各项事务进行协调,保证工程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质量监管工作在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所以需要企业进行层层筛选工作。质量监管人员的要求不仅需要人员具备一定的学历,还要对施工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经验和从业能力,对人员进行考核,人员考核达标后,要进行实际的管理工作,企业要对新上任的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工作,观察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对监理人员进行考核和培训,不符合标准的,应予以淘汰,这种方式可以保证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过硬。监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实力,提高协调和统筹能力,企业要对监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加强他们爱岗敬业的道德意识,提高工程质量监管效率。
在互联网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管理工作选择合理地加入信息技术,建立质量管理的反馈平台,使管理人员能够便捷地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管,形成带有新时代互联网特色的信息监管系统,使管理工作透明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监管的效率。并且利用互联网的及时性,可以帮助监管人员快速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消除会影响工程质量的隐患,推进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保证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加快工程进度,为建筑企业实现真正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
质量监管人员要对施工材料加强监管力度,施工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监管人员要做好材料市场的调差,配合采买人员进行材料购买,在材料质量达标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一些价格比较优惠的建筑材料,积极与供货商达成合作,争取最大的优惠,坚决杜绝购进假冒伪劣的建筑材料,影响施工质量。并且在购进材料后,要合理分配材料的使用,尽量避免成本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以上是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说明,工程监管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因此,企业要加强监管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监管水平,尽可能排除工程隐患,保障施工安全,控制施工成本,企业要形成全方面,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制,对施工的方方面面进行监管,保障施工质量,提高企业信誉,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