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瑛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江西 南昌 330008
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人们对于日常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日常人们对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愈发的迅速,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日常交通出行的需要,还能同时支撑城市高新技术的发展。截至2021年底,中国内地累计有50个城市开通运营轨交线路9193公里,年内新增1223公里,维持了2020年以来的高速增长。而我国地铁运营设备管理涉及了多个专业,主要包括车辆、信号、通信、接触网、供电、电力监控、通风设备、给水、消防、防火防灾报警、自动售票、电梯、轨道等,其结构复杂、系统设施设备多。根据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对运营初期情况,近期和远期的规划等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维护维保模式应用成果、经验、维保组织发展等,将其具体分为运营初期筹备阶段、双线运营阶段、线网运营阶段[1]。
当前,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维护实践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定期、状态、故障后维修三种模式,且在社会进一步发展下,国内外也出现了新的维修模式,比如,维护、智能维护、绿色设备管理模式等几种。但是受到各方面影响,当前我国设备维修还存在以下问题:信息机制不完善,导致信息无法实时传输、共享,降低了设备管理、检查、维护、检修等协同工作效率;设备维修器械工具使用效率下降;管控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维修管理无法实现精细化;物资消耗、人员成本高,对此需要城市轨道运营组织单位通过构建信息技术维修管理一体化体系,以此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设备进行检修、保养管理,对维护保养工作进行优化。
智能运维管理系统集成前述几项关键技术,将各种运营数据、检修数据、辅助数据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等手段形成联动,最终自动提取综合运维数据,反馈至轨道交通轨道交通车辆检修维保人员,并自动形成高效的维保或检修排班计划。运营数据包括轨道交通车辆司机日常报单、状态数据、运行环境数据、诊断分析数据等。检修数据包括轨道交通车辆日常维保检修记录、履历数据、施工记录数据、物料管理数据等。辅助数据包括人力资源数据、物料采购数据、外协单位数据、办公流程记录。通过提取多维度数据并计算,避免重复数据引起的人力或检修资源浪费,提高检修维保任务效率,降低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不断发展,产生了定期维修、状态维修、故障后维修三种方式,以定期维修为核心,以状态维修和故障后维修为辅助手段,以此构成了综合检修体制,从以上三种方式基本特点来看,前两种以预防为主,后者以问题解决为主。一般定期维修需要根据规定故障出现的具体时间、频率、各种损坏的零部件进行维修,对于故障出现的原因相关参数和标准需要对零部件进行检查的选择状态维修方法。对于故障发生没有危害,通过后期监控可以在故障后维修的选择故障后维修方法[2]。
对于维修等级可以依据检测、保养方式分类,主要分为日常检查、每周检查、每月检测、季度或者年度检查等,具体的检查方法需要根据运营设备特点来具体制定维修保养策略。
根据检修规程工序中规定的检修时间,基于车间检修人员、物料、设备等生产要素进行特定约束条件下的有限产能排产运算,并根据规程要求制定维修计划,以此根据具体的内容、标准执行维修计划,一般维修计划主要分为年日常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年度计划等几种。
车辆专业维保主要包括定期维修、状态维修、故障维修三种,第一种一般需要根据时间和出行距离来划分具体的周期,当前车辆维修主要采取计划维修和故障准维修相结合的方法,第一种是核心,第二种是辅助手段。由于我国地铁运营开始前需要配置车辆设备、明确技术和人员等,对此车辆检修主要以计划性检修为主,对于计划性检修相隔时间短,维修规程需要科学采取密集型策略,对于检修内容需要根据车辆供货商给予的维修手册具体探讨。且在制定检修计划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场地、资源、技术、风险等因素,对于人员多、技术含量高、检修资源丰富的设备配件检修,可以采取第三方维保方法。第三方维保内容主要以车辆清洁、空调检修、牵引电机检修、轮对转饼检修等[3]。
我国消防法明确规定各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检测、电气防护技术检测、消防设施设备维护保养等服务机构需要确保资质合格,且使用的各种检测技术系统也需要通过第三方进行维护保养,第三方需要根据作业规范要求,制定维护保养技术,并加强作业人员管理,确保计划有效实施。
在地铁专业系统中,通风空调、给排水、低压照明设备主要由专业机电设备组成,对维修技术、器械有着严格的要求,当前市场上具备一定维保能力和水平的企业较多,对于各种环控设备系统没有特殊规定,设备种类多、管理分散,需要联合启动,对此故障发生较为频繁,导致维修工作需求大[4]。对此,在地铁刚开始运营时,可以选择自主维保方式,注重培养一批专业技术强的运营管理人才,确保在后期系统化运营中可以有效选择第三方维保模式维修通风空调、给排水、低压照明相关机电设备。
电扶梯设备较为特殊,国家质检部门提出各公共交通运营部门需要积极承担电梯使用管理责任,各生产制造单位需要承担电气质量安全保障责任,并由生产制造单位制定相关公共交通电梯使用质量和安全制度。负责进行安装、调试、日常维保的单位需要承担电梯设计、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并对电梯质量和安全负主要责任。另外,地铁运营电扶梯、楼梯、升级梯等除了第三方维护保养外,运营单位也需要明确制定相关规程和管理规定,确保特殊设备检修有效完成。
为了确保第三方维修单位和人员密切联系、管理到位,确保维修指标,需要通过以下方式加强维保:第一,在编制合同时需要指明第三方单位的责任、标准、规程、违约处罚等;第二,根据相关制度加强第三方单位人员日常管理约束,确保工程流程合理、工作质量达标;第三,运营单位还需要监督第三方单位的职责、标准、任务落实情况。
在地铁信号系统维护管理工作开展中,为了较好形成理想工作成效,往往需要相应维护管理人员能够熟悉地铁信号系统的构成,在优化系统自身的基础上,降低后续维护管理难度,同时尽量规避各类隐患及事件。当前地铁信号系统的复杂性越来越突出,其中涉及到的子系统也更为繁杂,如此可能增加出现故障问题的概率,要求注重从多个角度予以优化完善,避免自身存在隐患问题。针对地铁信号系统中的道岔设备系、联锁系统、ATS 系统、计轴系统以及电源系统,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确保这些主要系统构成的板卡及元器件得到严格的质量控制,避免可能出现的严重病害问题,尤其是在各个关键硬件设施以及零部件的选用上,更是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从后续地铁信号系统维护管理角度来看,在优化地铁信号系统时,往往还需要高度关注自动化监控以及报警系统的构建。当信号设备异常时,信号维护终端会出现设备报警,信号维护人员及时发现并查看报警信息,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第一时间消除设备故障隐患,确保信号设备稳定运行。
想要有效提高运营维保管理水平,就需要根据地铁运营管理标准开展工作,对于维保模式和维保管理的落实需要以提高设备维保质量,提高设备维保管理综合能力为主,且根据运营服务总需求、轨道交通服务对象、各条线在线网中的位置等,根据以下基本原则明确运营设备维保模式:第一,制定的线网规划原则。设备维保组织需要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基本规划,确保维保工作可以满足初期线路运营维保需求,也可以满足预留后期线网运行维保需求;第二,时间、顺序原则。设备维保组织在具体建设每条线路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时间和顺序,在遵循维保规划和建设的协调性基础上,确保维保管理可行、可靠;第三,维保综合管理原则。设备维保组织单位需要考明确近期线网规划和远期线路建设之间的关系,以此明确线路关系、位置、车辆类型、供电、通信信号等设备具体配置情况,以此综合分析各轨道交通线网特点,最终科学规划线路;第四,运营管理原则。设备维保组织需要加强管理运营、服务运营,根据运营需求开展工作,一般维保中心线路需要根据各线路设备配置情况,将其设置在车辆路段内;第五,模式多元化原则,根据具体情况科学选择不同的维保模式,以此实现维保运营多样化,确保运营安全、稳定进行。
第一,科学规划预防性维保。根据计划推送每日建议工单,形成日计划,派送至各工班长,工班长对各工单安排作业人员,以便后期进行人员工时及完成情况统计分析,有效降低系统维保成本,确保系统运行安全。一般设备预防维保不是静态性的,需要在具体的检修和维护实践中不断分析问题、总结策略、吸取经验,对维保工作具体任务和标准进行优化、审核,并对维保周期进行调整。对于预防维保等级,可以根据具体的周期将其设定为日常检查、周期、季度和年度等,并对设备的普通检修、零件检修、大检修等都需要根据设备具体运行损耗情况制定。第二,故障发生后检修。故障检修是指在系统运行中各构件出现故障后进行解决的一种维保方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车辆、消防中设备运行稳定、设备系统无异常的情况下[5]。
根据A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架构和人员安排情况,A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选择了自主维保模式为主、第三方维保模式为辅的模式,在线网建成后,根据设备生产地方特点、技术特点,对一些运营设备采取了多种维保模式,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第一,运营发展。A市一号线是该市首条开通运营的地铁线,通过自主维保模式可以为该组织单位培养一批优秀的运营维保人才,以此积累经验,加强自主建设发展;第二,运营管理,通过对设备维护活动的有效控制,确保现场安全,但是当前市场上一些第三方单位对设备维护控制管理不到位,存在各种问题,会影响正常的运营活动;第三,运营成本。对于第三方运维成本不得高于运营资质合格自主维保的成本,自主维保成本具体包括人员工资、培训费用、管理费用、器械工具使用费用、器械工具维护费用、年度和季度检修费用等。且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物资消耗成本需求确保和第三方维保模式物资消耗费用相等,并考虑物资采购成本。总之,地铁轨道交通专业技术要求高、理论要求高、自动化程度高,对此需要积极采用市场竞争力强、承包商专包的专业设备,并采取第三方维保模式,以此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第一,自主维保专业。当前主要影响地铁轨道运行安全的设备主要是车辆、供电、信号等专业设备,这些设备性能和状态直接影响着设备安全,对此需要确保以上设备运行质量达标、故障报警及时、恢复时间较短等,且采取自主维保模式。且对于乘客、运营组织一般需要提供以下设备:通信系统、AFC系统、站台门等,且也可以采取自主维保模式。第二,第三方维保专业。该专业对人员资质要求高,对于投入运营,但是资质不符合的设备,可以采取第三方维保模式,比如电梯、消防设备等。对于维修便利、质量控制简单、市场资源丰富的设备,也可以采用第三方维保模式,比如,轨道、房建、机电设备等。
想要有效创新传统的设备维保模式,就需要注重提高设备的运营安全性、可靠性、使用寿命、质量等,通过设计制造来赋予设备以上属性,一般维修保养只是暂时性的,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对于设备不同故障类型、不同危害影响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维护、保养对策。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故障的出现的必然的,但是故障发生造成的影响却是不同的,对此需要对各种危害性后果进行预防,并对故障规律进行分析,以此确定具体维护保养时机。
一般具体的维保决策模式创新如下:第一,明确维保模型现状。一般需要通过建模、技术优化、理念创新、量化方法来分析系统或者设备的运行状态,以此确保维保效益最佳,维保工作规范,促使维保决策科学、可靠。第二,明确维保策略类型。根据当前城市地铁推行的维护模式需要考虑当前采取的维保策略,对其可操作性进行分析,并明确维保策略实施的条件、范围逻辑关系。
综上所述,第三方维保模式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设备维修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对此,各城市在建设轨道交通网之前,需要根据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运营管理特点、具体情况,探索出更加先进的设备维保模式。各运营组织还需要根据市场情况,科学配置资源,以最小资源和成本投入,实现最佳维保模式,最终确保设备运营维护维保的效益最优,另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实践情况,选择多种维保模式,以自主维保为主,以第三方维保为辅,以此最大化的检修设备,确保设备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