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铁成,胡琼娟,陈 杰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灌溉排水发展中心,830000,乌鲁木齐; 2.新疆水利水电学校,830000,乌鲁木齐;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830000,乌鲁木齐)
新疆属典型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域,多数地域年均降水量小于100 mm, 东疆片区甚至低至20 mm,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水量分布不均,今后很长时期内干旱缺水是制约新疆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用水量在不断增加,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日显突出。 新疆粮食作物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差较大,万元农业生产总值耗水量仍有待进一步降低。因此新疆农业节水潜力巨大,持续发展农业节水仍是必经之路。
近年, 滴灌在新疆发展迅速,自20 世纪70 年代开展滴灌技术研究以来, 各类节水技术逐步推广使用,大田作物滴灌面积逐年增大,生产建设兵团与地方合计突破5 000 万亩(1亩=1/15 hm2), 滴灌灌溉已广泛应用于小麦、玉米、棉花、向日葵等多种作物,北疆地区已将滴灌灌溉应用于苜蓿等饲草作物种植,新疆已迈入节水灌溉农业较发达地区行列。
近年,通过对农户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农民节水意识普遍提高,尤其以北疆最为显著。 以昌吉州为例,农户已基本形成从传统漫灌向滴灌转变的节水灌溉意识,自发组织实施田间滴灌工程,农闲时依靠相互交流与自我总结讨论节水增产经验。
滴灌工程具有单项工程建设规模较小、施工周期短、亩均投资底、建设内容少等特点, 对施工工艺要求不高,部分种植户可自行进行滴灌作业。滴灌工程大多在田间实施, 受季节影响较大。田间管道施工通常会占用耕地,易与农业耕作发生矛盾,田间耕作熟土层对作物极为宝贵,需要单独开挖与保护。
滴灌工程与大型水利工程相比,技术难度较低, 容易使施工方麻痹大意,而开工前对工程整体认识不足,也会造成不能按照施工进度与方法及时配备相应的工程施工人员、机械、施工工具等现象。 对图纸熟悉程度不够容易使管沟开挖前放线不准确, 从而产生跑冒滴漏、出地桩位置与原设计偏移、出水口距离地面过高或过低、滴灌带铺设长度过短、管网压力过大等问题。
滴灌作为集约经营度较高的大面积田间整合作业方式, 对条田布置要求较高。 在当前农村“一户一条田”的土地分布方式现状下,农民拥有较大自主权,而由于种植结构分散,实行相同灌水定额难度较大,存在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等方面的困难。 由于种植作物的不同,灌水周期、灌水时间、灌水定额、肥料补充等均不同,种植户间容易引发矛盾。
滴灌工程是一项田间系统工程,要求对灌区内的渠、林、路、田、电等设施进行配套建设改造。 现有条田不规整、 单个条田面积过大或过小使田间道路不顺畅, 大型农机难以进入每块耕地作业,增加种植成本;防风林不能按照最佳防护效果布设易造成作物亩产量下降,渠系布置混乱容易出现水流不畅进而侵占耕地的现象,穿路涵管过多容易造成管内堵塞。
新疆地域辽阔, 南北疆用水户节水意识相差较大,在水资源匮乏但水交易平台完善地区,农户节水意识普遍较强, 节约的灌溉用水可转换为工业用水,水价能够得到工业补偿。 而在水资源相对充沛地区补偿较少,农户节水积极性被抑制,节水意识相对较差。
①强化工程质量控制。 包括完善质量检查和控制制度,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全过程监督项目建设情况,开展工程建设质量评定。
②确定质量控制依据。 主要依据是国家行政机构及相关部门颁布的关于质量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合同文本、质检与控制的专门技术文件、有关建材和构配件质量控制合规性依据、施工作业活动质量控制要求等。
③提高质量控制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普及施工过程多项审查制度,包括设计图纸合理性、技术交底、施工图会审以及施工方案审核。加强材料设备检验和施工准备审查。加强隐蔽工程和中间环节验收,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建设内容及时进行整改,对材料性能、安装质量等指标进行必要的检测与检验,严把验收关, 全面检查施工整体质量,并全面总结工程质量控制工作。
④参建各方按规定完成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后及时进行自评和总结,保证滴灌工程建成一处、用好一处、受益一处。
①滴灌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在管理上应具备完善的策略和方针,建设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可以让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同时也可以使工程运行更加顺畅,对影响滴灌工程正常运行和效能发挥的农业生产、滴灌系统操作、 设备维修等因素进行人为调控、规范和改进。 以维护好工程设施本身、建立良性运营机制、充分发挥效益为目标,组建工程管理领导小组、用水者协会和专业服务队, 每项工程确定专管人员,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②推行适宜的灌溉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合作社+专管员管理、农民用水协会+专管员管理、 农民多户联合管理、企业+用水专管员管理、农业大户管理、拍卖和承包规模化管理等管理体制,提升农业集约化生产组织程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结合已有生产组织管理特点,新疆部分灌区总结形成了以独立灌溉首部工程为单元、 以农业用水合作组织为管理主体、按照首部工程控制范围原则整合分散农户耕地以优化生产结构并逐步形成生产各环节统一的新型农业高效节水经济体联合资产管理模式,其他灌区可根据自身特点参考使用。
滴灌工程是一种涵盖灌溉、农艺、施肥、农机和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技术。 大田滴灌工程涉及管网、供排渠系、道路、防护林带、供电线路等配套工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灌区内的田、渠、林、路等配套工程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需通过工程、农艺、化学、生物等系统措施实现。 首先,需要通过系统调查和研究明确农田质量状况,开展科学合理规划。 其次, 加大投入田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促进农业稳产高产,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高标准防护林体系建设应从研究不同区域的干扰体系为出发点,做到因害设防,恢复和重建以自然物种为主导的生态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同时兼顾景观格局布置。 最后,规范田间道路建设,按照农机行走要求连通、 平整条田道路,梳理伴路涵管、供电线路。
大田节水灌溉系统的普及需要各级政府持续做好激励与补偿制度,减轻农民实施滴灌的资金压力。 同时面对用水户节水意识不强等情况,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强化技术培训,建立培训网络, 逐渐形成节水培训长效机制。 利用新闻媒体开展广泛持久宣传,让水忧患意识深入人心,让全社会关注水资源问题,认可高效节水技术,最终自发开展节水行为。 要形成农民培训体系,以县、乡、村等多级培训网络体系为支撑,创新节水教育方法,及时宣传各种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现场指导群众开展节水灌溉和节水种植技术实践。 同时利用大量实例宣传滴灌技术的节水、节地、省肥、省力、增产等效益,让受益群众自己上台讲体会,使大家在思想上对节水工程形成全新认识。 最后,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示范样点,以示范引导、推广等多种方式扩大用户的参与程度, 让广大用户通过观摩、学习,充分认可滴灌工程优点,实现积极参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