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如何衡量?暴雨等级如何划分?
降雨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通常,大气中的水汽遇冷后形成小水滴,小水滴在一起组成云,同时在云中又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大气托不住它们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下来,形成了降雨。那么,我们常听到的“某地降雨达xx毫米”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毫米”这个单位是用来衡量降雨量的,也就是降雨的多少。1毫米的降雨量就是指降雨在1平方米面积上形成的水深为1毫米。
降雨量: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
降水强度大小:“暴雨”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49.9毫米之间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发生和影响范围的大小:“暴雨”还可划分为局地暴雨、区域性暴雨、大范围暴雨、特大范围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