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汪安南
2021 年,在水利部正确领导下,黄委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和黄河保护治理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 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新阶段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稳中求进、进中有新、新中谋成,总体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专题,开展黄委党组中心组学习53 次,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河各级党组(党委)和1 014 个基层党组织创新载体、丰富形式,运用红色故事大赛、河边坝头讲党史等特色方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活化深化;全河各级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好343 件民生实事。 切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纵深,委党组签领中央巡视水利部党组反馈问题19 个,全部达到预定整改要求;不折不扣完成水利部党组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开展6 项专项整治,修订制定114 项规章制度,运用制度威力巩固整改成效;采取纪律检查抽查与典型案例通报相结合、 专项整治与法纪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树立大抓基层导向,完成对委属单位第七轮巡察,下大力气做好“后半篇文章”,督促整改落实清仓见底;基本建成黄河水利基层党建示范带,将党的政治领导贯通到“最后一公里”。
扎实开展“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各级领导班子开展学习研讨6 000 余次,以上率下、压茬推进,推动全员覆盖、对准对实,有效提升了“政治三力”,健全完善黄河流域“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规划体系。 不断延伸拓展专项行动成果,推进对表对标经常化,围绕流域最大威胁、最大矛盾、最大问题,科学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规划》,提出流域水安全保障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及重大措施。 完成《黄河保护治理实施方案》,编制《推动新阶段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行动方案》,围绕重点业务领域,确定“八大行动”,提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清单,将责任分解细化,进一步明确了落实重大国家战略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黄河秋汛洪水,面对诸多不利因素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坚持“不伤亡、不漫滩、不跑坝”防御目标不动摇,合理布置测次,密切跟踪洪水演进,密集开展防汛会商75 次,开展洪水超常规预报943 站次,4 次启动防汛应急响应,牢牢把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挺在前面。实施大范围高精度水库群联合调度,依法依规、科学有序开展工程调度。 在调度范围上,突出大空间尺度,大小水库能用尽用,充分发挥调度合力,同时利用三盛公、南水北调东线等工程为洪水寻找分泄出路。 在调度精度上,下足“绣花”功夫,以厘米为单位算水位、以立方米为单位抠水量、以立方米每秒为单位控制流量、以2 小时为单位调整调度方案,将花园口站流量控制在4 800 m3/s 左右、艾山站流量不超过5 200 m3/s、小浪底水库水位不超过274 m,用好洪水演进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确保水库安全的前提下,极限运用了水库拦蓄洪功能,极致发挥了下游河道排洪能力,确保了洪水不漫滩。 坚持“防住为王”,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防汛组织动员力度为历年来罕见, 黄委5 000 多名职工全线压上,专业和群防队伍3.3 万人历时月余奋战在抗洪一线,把隐患当险情对待,把小险当大险处置,把可能当发生应对,确保抢早抢小抢住。克服重重困难,全面战胜了历史罕见秋汛,避免了下游滩区140 万人转移安置和399 万亩耕地受淹。
持续加强水量统一调度,坚持全流域统筹、多目标共赢,严格落实水量调度计划,实现黄河连续22 年不断流,黑河东居延海连续17 年不干涸。 截至11 月底,黄河干流累计供水264 亿m3,为国家粮食生产“十八连丰”做出贡献。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抓好做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措施。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重点任务台账,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暂停流域6 省(自治区)13 个地市和62 个县水资源超载地区新增取水许可审批,指导地方开展超载治理。通过节水挖潜、水权转让和利用非常规水解决用水项目16 个。 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整改提升,将发现的问题与水利部巡视、审计署审计、中央环保督查发现问题进行联合会诊,实施全过程跟踪监管。 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召开黄河流域(片)节约用水座谈会,联合省(自治区)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推动举措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审查32 个建设项目节水评价,累计核减用水量1 183.9 万m3。 完成西北6 省(自治区)60 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复核,促进流域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 黄委机关获得首批“全国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
深化生态调度实践,加强生态流量管控,黄河干流和6条重点支流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全部达标。 截至11 月底,累计向河道外重要湖泊湿地生态补水约49.56 亿m3,为乌梁素海、河口三角洲、白洋淀等生态脆弱区敏感区保护修复注入了新活力,有力支持了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强化河湖管理保护,建立全国首个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常态化推进河湖岸线利用项目专项整治和“清四乱”,清理整治违法违规项目1 639 个, 完成滩岸复绿约1 100 万m2,严厉查处非法采砂行为,有效扩大了河湖生态空间,河湖得以休养生息。 围绕与水利相关的突出生态问题,制订工作方案,加强现场检查指导,督促整改落实见行见效。 突出抓好水土流失治理,用好战略机遇,加大争取力度,2021 年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中央预算投资创历史新高。 编制《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规划》《黄河流域淤地坝建设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十四五”实施方案》等,着力构建“一线两源三区全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新格局。 完成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 摸清了近10 年来全流域生产建设项目底数,甄别认定违法违规行为,通过信用惩戒、挂牌督办等方式推动全部整改销号。
聚焦推进事关长远重点项目,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7 项专题通过水利部审议,古贤水利枢纽可研报告及环评报告进一步修改完善,黑山峡河段开发重大专题论证进入全面收尾阶段,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可研、下游防洪工程安全监控系统可研报送发改委,下游涵闸改建工程可研通过发改委评估,贯孟堤加固扩建工程可研通过水利部技术审查,温孟滩防护堤加固工程初步方案编制完成。抓实工程建设与管理,黄河下游“十三五”防洪工程全面完工,禹潼河段“十三五”治理工程获批并开工建设,东平湖蓄滞洪区防洪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大力推进黄委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9 个水管单位作为试点先行先试,50%水管单位编制完成 “三册一表一台账”,2 家单位通过国家级水管单位复核,3 家单位完成创建,治黄工程面貌持续改观。
一体抓好立法执法普法,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立足流域整体充分反映立法需求,黄河保护立法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程序。 创新执法协作机制,加强与公检法司配合,发挥黄河派出所作用,沿黄累计设立黄河环境资源巡回法庭31 处、 司法修复基地22 处,行政与司法衔接、流域与区域联动的态势进一步稳固。 全面启动“八五普法”,营造遵法守法学法用法良好氛围。 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强化水利监督。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统筹协调,组织开展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等监督检查。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和隐患排查清理专项行动,保持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 加快建设数字孪生黄河,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推动构建具有“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黄河建设。 成立委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在全河范围抽调技术骨干组建工作专班, 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纳入黄委“十四五”重点工作,完成建设规划方案,初步明确了数字孪生黄河建设整体布局。 不断夯实治黄科研基础,面向重大国家战略需求加大科研攻关力度, 9 项重大科技问题研究获水利部立项;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正式设立、 水利部黄河流域水治理与水安全重点实验室落户黄委,省部共建的黄河实验室挂牌成立,首批27 个创新团队组建完成,高水平、开放性、创新型科研平台和团队打造迈出关键步伐。 不断增强单位软实力,黄委机关连续5 年获得河南省平安建设优秀单位,4 家委属单位荣获全国水利文明单位。 以治河文化为主题主线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聚焦重大国家战略落实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宣传,为黄河保护治理营势造场、凝聚力量。
新的一年,黄委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全力推进黄河保护治理,全面提升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坚持稳中求进推动新阶段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 要把完善水沙调控和水资源配置体系作为重中之重,牢牢牵住水沙关系调节的“牛鼻子”,补好防灾基础设施短板;把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作为有力抓手,全面贯彻“四水四定”,促进流域发展动力转换和效率变革;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上下游干支流统筹,提升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稳定性;把数字孪生黄河建设作为牵引动力,集全河之智、全委之力加快推进,补齐预警监测短板;把“四统一”作为核心内容,当好黄河代言人,强化流域治理管理。 力争黄河保护治理尽快见到新气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