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智慧
其实,关于眉豆这个物种,谁不熟悉她呢?弯弯的,绿绿的,可以汆,可以炒,可以凉拌,作为佐餐菜蔬,经常出现在饭桌上。
在河北老家时,我是不知道她还有“眉豆”这个别名的,只晓得她叫豆角。奶奶或妈妈挎着筐出去,一会儿工夫就会摘回一筐来,把角和蒂掐掉和蜡肉炖在一起,很是好吃的。豆角伴随我的记忆走过了在老家的那段岁月。
那时侯,夏秋的饭桌上豆角的身影是不可或缺的。豆角这个家族有好多成员,“开锅烂”是一种圆滚滚的豆角,肉很厚。还有一种很扁,很宽又很长的豆角,总要被奶奶和妈妈用剪刀,往返地把它剪成丝,晾开后,储备到冬天吃,我喜欢听剪豆角的声音,咔、咔、咔、咔……清脆脆的,被剪碎的豆角籽粘在剪子上也是很好看的,豆角丝搭在盆沿上,搭满后,再被挂在屋檐下的晾绳上,绿绿的几排,一个秋季屋檐下就绚丽成几行翠绿的风景。
后来到了阿拉善,在煤矿干活,一起干活的人讲起买“梅豆”吃(做菜)。我一直不知道“梅豆”究竟是一种什么菜,后来才知道就是豆角,也就附和着呼喊“梅豆”这个名字。
直到一天在一本书上看到了“眉豆”这个词,我才知道自己一错就是多年,不是吗?很简单的意象,弯弯的“眉豆”,各品种的眉豆就是不同的眉毛呀,像“眉”一样的豆,诗意浪漫,当时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宽宽的扫帚眉,窄窄的柳叶眉,短厚的卧蚕眉,弧弯的初月眉,直帅的剑眉,细细地品味,越发感觉有韵味,有意思。
當一个错误,被自己坚持多年,突然发现错了的时刻,自己的哑然失笑才具备了思考的含义。
在老家时,豆角籽叫“芸豆”,品类繁多。奶奶和妈妈起了好多名字以示辨别,这些名字在村子里,人们都很熟悉,是通用的,先从色彩上就有红、黄、黑、紫、白,也有豆青色的、藕荷色的。有一种芸豆,豆体浑身白色,只是籽芽脐处是黑的(蛮像一粒眼珠),我们叫它“老母猪翻白眼”;还有小面豆,她开着水红色的花,很鲜艳,一串串的,豆荚较短,每个荚里有三五只豆粒,角的一头较宽,蒂的一面很瘦,过渡的骤然。一般不吃它的豆荚,只是把粉紫色的面豆煮烂,捣成泥做成豆沙馅是最好的。
还有的芸豆身上有花纹,好似鹦鹉头上的纹理,我们叫她“鹦鹉豆”。冬天,奶奶和妈妈要选一些芸豆种子,把混在一起的芸豆盛上来倒在桌子上,大家分门别类地挑选饱满圆润的做种子,我们小孩子比试着谁挑选的品种最多,大约有二十几种之多吧,这在每年都是固定的仪式。所以,捡豆种就是童年里冬季开展的最有趣的赛事了。
豆角皮实容易经营,只等待结荚后,摘豆角就可以了。摘下一茬豆角,就会呼啦啦地开一茬花,六七天就再摘下一茬,豆角花泛白、泛粉地装扮着生长她的那块土地。
妈妈大锅里豆角的香味早已弥漫了整个院子,给我们每人盛上一碗来吃,吃得很贪婪,很有滋味,想起一家人聚在炕桌吃饭的岁月是多么的温馨甜美呀。现在吃饭简直是刻意描摹,吃相懒散,完全是为了一个仪程而走的形式,难道是日子过得好了吗?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连吃饭都在敷衍,值得去思考了。
我喜欢吃眉豆,尤其是蒜泥眉豆,我很爱吃。饭桌上也许会剩下鱼、肉,但是眉豆是不会剩的,即使在宴席或饭局的最后时刻,我也会不失时机地把眉豆菜倒在我的碗里吃掉,拾回那贪婪的感觉。
生活里有好多类似“眉豆”与“梅豆”的故事,一字之间就是两个意境。关于眉豆,勾陈出许多远去的回忆,钻在豆角架下听牛郎和织女说话,是村童十二岁前必要的演练。因为奶奶说过,过了十二岁就听不见了。我们迷信着奶奶的说法,每到农历七月七,小孩子都会钻在豆角架下面去聆听,还煞有介事地告诉奶奶听到了牛郎织女的啜泣声和隐隐的诉说。
想起来很好笑,我们也会顺着千年传唱的一段爱情故事,沿着豆角蔓的触角展开编织杜撰,豆角架下那细细的沙沙声,真是那一对恋人的啜泣吗?只晓得我们钻出豆角架后,头上会带上一顶花冠,是眉豆花落而成的。
那段岁月濡染了我们幼小的诗心,尽管不会写诗,但是关于诗的理解还是有的,那就是:豆角架下倾听遥远的天音呀。
“眉豆”这两个字,这一个称谓,就是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