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湘萍 王薇
内容摘要:在解读课外的中国古代诗歌时,教师宜遵循“解题”、“译注”和“疏义”三个教学步骤。本文以范仲淹七言律诗《九日》为例,探讨如何训练学生由字词而义理的思考方法。
关键词:课外古诗词 鉴赏 教学
关于课外中国古代诗歌的教学,一线语文教师常常“教无定法”,随机串讲,并没有总结出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的教学经验。因此,学生在面对课外诗歌鉴赏题的时候,一般靠题海战术积累经验,短时间内,很难掌握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进行高效的课外中国古代诗歌教学呢?
以《九日》为例,这是范仲淹所作的一首登临怀古的七言律诗,经常被设计为典型的课外诗歌鉴赏题,旨在考察学生如何把握课内作者的课外作品。全诗原文如下:
《九日》
[宋]范仲淹
欲赋前贤九日诗,茱萸相斗一枝枝。
可怜宋玉情无限,争似陶潜醉不知。
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
登高回处狂多少,笑杀襄阳拍手儿。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其教学步骤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诗歌解题。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了解诗歌创作背景,联系课内所学知识,回顾作者的写作手法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
第二步,诗歌译注。运用文言文知识,既要解读作品里的陌生字词,又要关注古今异义、熟词生义等特殊情况。在古诗今译方面,教师应力求“字字落实,句句通畅”,叮嘱学生注意古今汉语在表达习惯上的不同。
第三步,诗歌疏义。疏通阐发诗歌的主旨大义,引导学生寻找“诗眼”,明确“文心”,初步把握诗歌所蕴含的基本义理。
一.诗歌解题
“九日”在中国古代诗词里,一般是作为重阳节的代称。在农历九月九日这天,两“九”相重,故谓之“重九”。古人根据阴阳术数的观念,认为“九”是极阳之数,因此,“重九”又别称“重阳”。
在古代的重阳节这一天,民间流传着佩戴茱萸、饮菊叶酒、登高远眺等习俗。不少文人雅客,会在这天登临赋诗。有的抒发怀才不遇的心情,例如,李白曾在重阳节“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独自登高,“窥觞照欢颜”;有的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例如,杜甫也曾“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感慨“弟妹萧条各何在”。
这首《九日》是范仲淹被贬邓州,恰逢重阳佳节所作。他登高抒怀,开怀畅饮,托古言志。
二.诗歌译注
关于古诗词的译注,教师不宜抱持“观其大略,不求甚解”的心态讲解,不仅要落实对字词的训诂,还要对古诗内容进行通畅地翻译。
(一)字词解诂
对这首律诗四联八句里重要的字词,教师应逐个分析,沿源讨流。
1.首联解诂
两个关键的动词“赋”和“斗”值得注意。
“赋”本义指诗歌表现手法之一,《释名·释典艺》:“敷布其义谓之赋。”引申为动词义,即“写作”,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在这里,“赋”的具体意义是“仿写”。
《说文·鬥部》:“鬥(斗),两士相对,兵杖在后。”段玉裁注:“当云争也。”本义是争斗,引申为“比赛”,在这里是“争胜”的意思。“茱萸相斗”这里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直译为“茱萸互相争胜”,形象而生动地描写了茱萸遍开的盛景。
2.颔联解诂
“可怜”与“怎似”有些费解,需要进行解释。
在这里,“可怜”属于古今异义词,并非今义“值得怜悯”,而是“值得羡慕”。该词义在唐代常见。例如,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始知边将真富贵,可怜人马相辉光。”意思是这才知道边关将领是真正的富贵者,人和马都散发着光芒与辉耀,值得羡慕。本诗里的这句“可怜宋玉情无限”,指的是宋玉情怀之深,令人羡慕。
“争似”即“怎似”,属于宋元之际的口语词。例如,宋代柳永《清平乐·繁华锦烂》词:“多情争似无情。”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争,俗云‘怎,方言‘如何也。”可见,“争”在此用如代词,表示指示、疑问或感叹,相当于“怎”、“怎么”。
3.颈联解诂
首先,“绿鬓”和“黄华”不能就字面意思理解,否则费解。其次,“岁寒”是诗人引述《论语》里的典故。最后,动词“期”是拟人手法的体现。
“绿鬓”,并非碧绿的头发,而是指乌黑而有光泽的鬓发,用来形容年轻貌美。例如,南朝·梁代的吴均《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之三:“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到了唐代,文人仍沿用之。例如,唐代崔颢的《卢姬篇》云:“卢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绿”的本义是指草木茂盛之际枝叶呈现出来的青黄之色,例如,《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裹。”毛亨《故训传》:“绿,间色。”孔颖达《正义》:“绿,苍黄之间色。”草木凋零,则枝叶腐朽,其色泽由黄绿渐渐变黑。因此,“绿”也引申出了乌黑的意思,在唐诗宋词里常用来形容鬓发。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五:“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又,陆游《赤壁》词:“短鬓无多绿。”
“黄华”即“黄花”,“华”是“花”的古字。高鸿缙《中国字例》:“( )字原象形,甲骨文用为祭名。秦人或加艸为意符,遂有‘华字。及后‘华借用为‘光华意,六朝人又另造‘花字。日久而‘华字为借意所专,花字遂独行。”“黄花”是“菊花”的别称,《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菊有黄华。”
“岁寒”,本指一年的严寒时节,最早出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但是,由于冬季是岁末,“岁寒”也用来比喻年老。《昭明文选·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李善《注》:“‘春榮喻少,‘岁寒喻老也。”这里暗喻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
“期”在这里是“如期”的意思。“黄华能与岁寒期”是拟人的用法,即言“菊花在一年里最严寒的季节也能如期盛开”。
4.尾联解诂
此联里,“笑杀”和“拍手儿”需要简要说明。
“笑杀”,极言嘲笑程度之深。这里的“笑”指“朝笑”,而“杀”并不是“杀死”的意思。注意,动词“杀”在此用如副词,放在谓语后面,表示程度深。例如,唐代李白的《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之三:“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襄阳拍手儿”是援引了李白《襄阳歌》里的典故:“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写的是自己的醉态被嘲笑。“拍手儿”指拍手嬉戏的小孩子。
(二)古诗今译
根据近代学者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各诗句应先分译,求其“信”与“达”,然后通译全诗,润色译文以“雅”。
1.各句分译
[诗句]欲赋前贤九日诗,茱萸相斗一枝枝。
[今译]我欲效仿古代的贤达在重九日写诗,(因为看到了)茱萸争奇斗艳似的一枝挨着一枝。
[诗句]可怜宋玉情无限,争似陶潜醉不知。
[今译]我虽羡慕宋玉悲秋时深情无限,但他怎似陶渊明沉醉到不省人事那般洒脱。
[诗句]绿鬢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
[今译]年轻人喜欢追随时尚而改变,不像菊花在岁末严寒之时还能坚定地盛开。
[诗句]登高回处狂多少,笑杀襄阳拍手儿。
[今译]登高纵饮而归,自己觉得多有狷狂,但襄阳城的小孩子都一齐拍手嘲笑着我。
2.全诗通译
我欲效仿古代的贤达,也写一首关于重阳节日的诗歌,(因为,九月初九登高时,我满眼所见的是)一枝枝争奇斗艳的茱萸。(此刻,我不禁)羡慕宋玉悲秋时的深情无限,但他又怎似陶渊明那样痛饮沉醉到不省人事般洒脱。年轻人喜欢追随时尚而改变自己,老年人却能像菊花那般意志坚定,即便在岁末严寒之时,还能盛开。登高纵饮而归时,自己觉得多有狷狂,但小孩子们都一齐拍手奚落我醉醺醺的模样。
三.诗歌疏义
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要登高,还要佩戴(头插)茱萸来辟邪,诗人看到一枝枝茱萸似乎在争奇斗艳,想到要效仿前代的文人写一首有关重阳佳节的诗歌。他想到了先秦时的宋玉、魏晋时的陶潜。面对秋天,宋玉深赋悲情,曾在《九辩》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而陶渊明只管痛饮沉醉。这可以理解为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范仲淹显然更欣赏陶潜的洒脱超然。
作者虽然仰慕陶潜的超然物外,但心中的不平之气并没有消解,不禁感慨:美貌的年轻人喜欢追随周围风景的变化而改变自己,而菊花能够坚持在寒秋迎霜怒放。这是两种品格的对比,容颜不代表品格,好在世上还有品性如菊的人。
重阳登高,作者不仅遍插茱萸,还要痛饮一番,归来时已有醉意,狂放高歌,无拘无束,醉态引人注目。当年李白也曾如此,在《襄阳歌》中写自己“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那应该是当时的范仲淹深深仰慕的一种自在风度,而借诗仙的往事说自己,这是致敬,更是自信的狂放。
参考文献
[1]李文婧.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20.
[2]刘倩.新课标理念下统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教法新探——以七年级为例[J].品位经典,2019(11):89-93.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