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
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建议》深入分析了新发展阶段我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清晰展望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省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集中回答了立足新时代、把握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青海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是青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
《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特点可概括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明确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在全国前列,碳达峰目标、路径基本建立,国家公园示范省基本建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基本建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明确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清洁能源示范省全面建成,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影响力显著增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成效明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总量的双提升;民生保障进一步提升,明确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省教育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全国水平,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全国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民生需求和保障的双改善,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提升,明确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地方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明确法治青海、平安青海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成为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地区长期繁荣发展重要支撑。
为什么?
——有责任。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地球第三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切实推进青藏高原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现代化,对于我省肩负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对于保护“地球第三极”、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意义重大。
——有支撑。青海有得天独厚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我们要抓住机遇,立足实际,重点建设,充分挖掘和发展好清洁能源产业,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体现青海优势;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同时,为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作出青海贡献。
——有基础。民族团结是青海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当前,青海迈入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宗教和顺、人民安居乐业、生态持续向好的历史最好时期。青海各族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和民族地区取得的喜人成就充分说明,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美好现实。
——有底气。我们坚持国家所需、青海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立足基本省情,突出自身特色;探索有效路径,打造示范引领。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在对于国家公园、清洁能源、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民族团结进步、高原美丽城镇的崭新实践上,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努力让各族群众在“五个示范省”的创建进程中亲身感受“国家公园”的自豪,“清洁能源”的福利,“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实惠,“民族团结进步”的威力,“高原美丽城镇”的金贵,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重大判断,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一个鲜明特征就是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具有管全局、管方向、管长远的重大意义,必须将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引领高质量发展。
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青海既有与全国共性因素,又有基于省情的个性特征。“十四五”时期是青海发展的关键期、上升期,要围绕空间时间、供给需求、内部外部、生态生产生活等重大逻辑对发展进行均衡布局,坚持底线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也保持一定的弹性,留下挖潜的余地,把握好平衡点和着力点,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更多聚焦中长期目标,辩证把握有所为、有所不为,按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打基础,有序有力谋长远。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青海新征程,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作为目标追求。全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不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效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加快共富进程,持续办好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实事,着力提升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青海新征程,要把培育“四种经济形态”作为现实路径,建设具有青海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解决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疏通新旧动能转换的通道,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以现代产业布局来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现代产业体系来构筑未来发展优势,走实走稳生态、循环、数字、平台“四种经济形态”发展新路径。把青海的禀赋和支撑挖掘好,打造生态经济核心增长极。把青海的传统和基础提升好,拓展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把青海的条件和优势转化好,启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把青海的机遇和空间利用好,闯出合作共赢的新路子。通过“四种经济形态”的持续培育,提供更高质量的供给,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省委对治青理政的重大战略作出了系列部署。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议》一方面,全面客观总结“十三五”时期我省实施的新战略、推出的新举措、积累的新经验,在谋划推进“十四五”发展中继续坚持和完善。
——深刻领会和把握我国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重大判断,准确把握我省发展的规律性特点和阶段性特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围绕空间时间、供给需求、内部外部、生态生产生活等重大逻辑对发展进行均衡布局,充分体现新青海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发展要求。
两者的核心,体现为把打造“五个示范省”作为总体战略的坚持和拓展。全会强调,要把打造“五个示范省”作为总体战略,建设各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现代化。兼顾好探索和示范的关系,既坚持国家所需、青海所能,也坚持群众所盼、未来所向,聚焦青海独一无二的生态地位、得天独厚的可再生能源資源、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和全国五大牧场之一、高原山水人文禀赋、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基本省情,创建国家公园、清洁能源、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高原美丽城镇、民族团结进步“五个示范省”,让国家公园成为青海的靓丽名片,让清洁能源成为青海的金字招牌,让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成为青海的知名品牌,让美丽城镇成为青海的重要载体,让民族团结进步成为青海繁荣发展的鲜明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