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海越:重塑幸福人生,助力“健康中国”

2021-04-01 10:34张惠清
中华儿女 2021年6期
关键词:耳廓先天性健康中国

张惠清

每周一早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院长蒋海越的诊室外,等待面诊的患者都排长龙。

他们中大多数是由父母陪同前来、年龄在六岁至十岁之间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也有后天因外伤导致耳畸形的成年患者。由于小耳畸形治疗水平发展不平衡,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经过当地不同机构诊断和治疗后,因耳朵形态复杂疑难而慕名前来。

“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蒋海越常用文学作品《战争与和平》中这句话,形容耳畸形患者。他深知,这里,是他们重获正常耳朵,回归正常生活的希望。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八大处整形医院),1957年由著名整形外科专家宋儒耀带领团队创建,集医疗、教学、科研、产业于一体,是中国整形外科事业的摇篮。

经过60余年发展,医院以整形专科为特色,逐步建立修复重建和美容外科相关的唇腭裂、耳整形再造、颅颌面、瘢痕综合治疗、乳房整形、尿道下裂、鼻整形再造、毛发移植、激光美容、皮肤科等27个病种学科中心,年完成各种修复重建、器官再造美容外科手术近7万例。

其中,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外耳整形再造中心团队,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治疗各种外耳畸形专业特色团队,在业内被视为中国外耳畸形治疗发源地。

三十余载,蒋海越带领团队在对老一代外耳整形再造技术的传承和创新中,以先天性外耳畸形以及相关出生缺陷为研究重点,医教研协同发展、临床与基础并重,多学科参与、跨学科协作,奠定耳廓再造、外耳畸形序列治疗、听力重建、外耳畸形早期干预及先天性外耳畸形病因学研究等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不仅促进行业进步,更惠及无数患者及其家庭。

他与团队目标是:修复“身体残缺”,重塑“幸福人生”,助力“健康中国”。

打造“北京特色耳廓再造治疗方案”

“叔叔,我害怕……”

“不害怕,让你睡觉好不好?睡着就不害怕了,睡一觉耳朵就出来了。”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手术室内,六岁的豆豆(化名)患有先天性小耳畸形,即将接受耳廓再造手术。接下来两小时内,他和蒋海越将变成术中“战友”,共同作战。

耳廓再造是整形外科最具挑战手术之一。手术中,蒋海越将整形外科独特的雕刻与组织移植技术结合,取出豆豆的部分肋软骨,并把它雕刻成一个耳廓支架,然后覆以局部皮肤,再造出一个“新耳朵”。

麻醉过后,周围一切安静下来,只听到生命监护仪不断发出“滴滴”声。肋软骨耳廓支架雕刻是手术中难度最大的部分,环节复杂,直接影响手术成败,考验医者技术。蒋海越全神贯注、審慎设计、充分利用,用手术刀熟练将豆豆的肋软骨削平、弯曲、雕刻、组合,最后用直径仅为0.4mm钛丝固定拼接成耳朵形状,豆豆“长”出了一只新耳朵。

在90后医生、蒋海越博士生王长琛看来,“做手术时,老师就像功夫大师,操作精准,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蒋海越再造的“耳朵”与真耳朵大小、位置、形状等非常相近。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一种先天性体表缺陷,并伴听力障碍,俗称‘小耳朵。严重小耳畸形,多伴同侧颌面部发育不良。”蒋海越说,“这类患者因外观异于常人,易遭受歧视和嘲笑。孩子因为‘与众不同而自卑,不能正常交朋友,久之容易造成患者心理问题,为家庭生活蒙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多年来,作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学科带头人,蒋海越带领团队传承前辈专家技术,历经大量临床实践,在治疗耳廓畸形、外伤性耳廓缺损、先天性小耳畸形等万余病例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以我国首创一次法外耳再造术为基础,团队融合皮肤扩张技术,创立完善一套规范的“皮肤定量扩张法外耳再造术”治疗体系,被业内同行誉为“中国法耳廓再造术、八大处法耳廓再造术”,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小耳畸形三期治疗体系,为患者带来“新生”。

“我们在大量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基础上总结认为,选用患者自体肋软骨是进行外耳再造的最佳方法”。蒋海越说,“自体肋软骨再造的耳支架形态逼真,轮廓清晰,再造耳廓弹性好,术后发生软骨变形及吸收几率极小”。

他建议,对于小耳畸形患者,学龄前期是做外耳再造最佳时期,以6岁左右为宜。“此时患儿肋软骨已长成,且按对侧正常耳的大小可选取足够量肋软骨进行雕刻。另外,趁学龄前患儿尚不会特别关注自己的异常,及时再造一个与对侧对称的耳朵,会最大限度降低其成长中的心理创伤,减轻患儿及家属心理负担。”

三十余年来,蒋海越与团队为上万名患者成功实施耳廓再造手术。不管是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孩子,还是因外伤造成耳缺损的成人,经过蒋海越的“精雕细琢”,都可拥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再生耳”,开启崭新生活。“八大处法耳廓再造术”已在全国50多家三甲医院推广,取得良好社会效益,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

践行整形外科“国家队”使命担当

走上医学道路,对蒋海越来说,仿佛顺理成章。

1965年,蒋海越出生于北方名城哈尔滨市一个医学家庭,父母都是医生。从小耳濡目染,他对医生这个“悬壶济世”的行业充满向往。

“当年,身为医生的父母被下放到县里偏僻农村,为百姓医治疾病。谁家里有病人,就会到我家敲窗户。只要有人敲窗,不管寒冬酷暑、白昼黑夜,父母提上往诊包,里面放一些急救药品、听诊器,立刻动身去病人家里,为老百姓免费治病。”

蒋海越(左)在门诊与患者交流

正是在创新精神驱动下,蒋海越在国内首次创建适合国人的“耳廓畸形婴儿早期干预和幼儿微创手术治疗”新模式。

2011年,蒋海越赴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访学期间,一款耳廓矫正器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款矫正器给了我一个启发,是否可以运用在对小耳廓畸形的婴儿早期干预中?”蒋海越思考。

当时,国内尚未开展有关工作,蒋海越回国后,立刻投入到助长矫正器研发中,历经五年设计耳廓畸形矫治助长器并获得专利,并制定“耳廓畸形婴儿早期干预和幼儿微创手术治疗”十年临床计划。

“出生两周至三周的新生儿即可开始矫正、助长,这彻底改变我们的治疗模式”。蒋海越说,“如今十年过去,两千余例临床验证,达到满意效果,不仅减少创伤及经济负担,并可节约大量医疗资源”。可矫治助长器获得国家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正式应用于临床,并在国内外推广使用。

同时,他还创新提出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分型及治疗策略。他将先天性小耳畸形分为四种临床类型,并提出对应手术方案的规范治疗策略,形成标准化小耳畸形序列治疗临床路径。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科技迅猛发展,蒋海越很早将数字化构建技术应用于耳廓再造,形成标准化辅助精准耳廓再造临床设计方案。同时在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支持下,他制定了科学、严谨的操作规范,发表《中国半侧颜面短小畸形:先天性小耳畸形临床诊治指南》《中国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下颌骨畸形临床诊治指南》,实现临床经验向标准化的转变,获得中整协科学技术奖创新奖。

“下一步,我们将用生物3D打印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让患者‘长出新耳朵。”蒋海越说。

蒋海越还担任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耳再造协会执行委员(第二届执行主席)、《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副总编、北京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等职务。

多年来,他主持承担小耳畸形患者心理弹性结构模型和预警机制研究、体内构建转基因组织工程化人工耳廓软骨支架的实验研究、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优化治疗方案研究、小耳畸形的形态功能重建和推广应用体系的研究等多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首都特色基金重点项目等,发表许多专业著作,在复杂外耳畸形、疑难耳廓再造、听力重建方面,为我国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作出贡献。

推动行业发展,助力“健康中国”

从医三十余年,蒋海越见证并亲历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迅猛发展。如今,医院在北京市区开设东院区,建立了平安门诊部、北京医科整形美容门诊部、北京医科医疗美容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西南中心。

“在国际整形外科领域,以往,我们属于跟跑者;二十前年,我们勉强可以并跑;近十年,我们已是领跑者。特别单从耳朵这一器官来看,我们整形外科医疗水平与国外的距离已远远拉开。”蒋海越说。

整形外科分为修复重建和医疗美容两大分支。“一个是雪中送炭,一个是锦上添花。”在蒋海越看来,无论哪个分支,都需要整形外科医生具备扎实的功底和技术。

多年来,在蒋海越带领下,整形外科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梯队建设完备的团队。目前团队已发展成为两个治疗中心,拥有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5人,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4名,主治医师5名,每年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5名左右。

在团队成员看来,平日里蒋海越平易近人,爱好花草、雕刻,还入选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医务志愿者。工作时他则要求严格,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王长琛说,“我们的患者大多是孩子,临床上每一步操作都关乎他们的成长发育,甚至人生。因此,术前准备、术中操作以及术后恢复,蒋院长都对我们提出严格要求,确保对患者负责”。

“培养青年人才,蒋院长会将自己的技术和创新思想与团队和同行分享,真正做到从推动行业发展方面去思考,毫无保留。”何乐人认为,“这也是团队能够健康成长,一直在行业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关键因素”。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办公室主任徐路看来,蒋海越属于“专家型管理人才”,“业务能力强、学术地位高、工作要求很严格”。“从他担任医院副院长主管研究生教育时,研究生教育质量就突飞猛进。蒋院长认为,学生工作无小事。今年寒假,为响应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学生们都留校不回家。蒋院长大年三十陪着学生,让学生自己点菜,食堂为他们提供均衡的营养餐食。从大年初三开始,亲自安排时事政治、业务学习、思想引领方面的讲座。他事无巨细,对学生悉心关怀。”

对待患者,蒋海越医者仁心、耐心沟通,使患者如沐春风。“大多数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前来,对医院流程不了解,有时他们的方言也难以听懂,但蒋院长都会细心与患者沟通,在病人索要联系方式时,几乎从不回避,满足患者要求。”何乐人说。

很多患者来自欠发达地区,家庭条件捉襟见肘。蒋海越体谅患者及其家庭难处,自他担任科室主任以来,连续十余年将耳廓再造手术费用保持在8万元左右,而国内其他医院的价格为15-20万元不等。遇到家庭有难处的,他还会将自己手术绩效工资补贴给患者。他希望,先天性耳畸形手术费用能够尽早全面纳入医保,惠及更多患者和家庭。

“终于,我的耳朵恢复好了。医生给我造出来的耳朵,跟我原有耳朵簡直一模一样。现在的我终于圆满了,我也可以像其他姑娘一样留短发,还可以戴喜欢的耳环,真的太感谢蒋海越医生,谢谢你让我从此变得更加自信,更加美丽。”有网友在网上这样留言。多年来,他收到锦旗难以计数。逢年过节,微信里都是患者的祝福。患者表达谢意的方式多种多样,对于蒋海越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患者能够恢复健康,重新热爱生活。

今年,医院招聘时,蒋海越遇到一位曾经的患者。她重获“再造耳”后,立志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研究生毕业后,她前来应聘医院外耳再造中心护士,顺利通过。不久后,她将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帮助更多与她有同样经历的人。这让蒋海越非常欣慰。

如今,新时代,新征程,为整形外科行业发展提供广阔天地。无论是修复重建还是医疗美容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同在。站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启的新起点上,蒋海越说,他将带领团队继续坚持整形外科全面发展正确方向,坚持以患者利益为重,以增进人民身心健康为目的,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整形外科,推动行业发展,助力“健康中国”。

猜你喜欢
耳廓先天性健康中国
精细化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
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奇思妙想
运用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畸形:矫治的最佳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