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
(山东济铁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济南250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涉及多方面内容,所处环境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结构,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保障高速铁路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体施工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难度,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对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转体施工的研究,有利于促进高速铁路工程飞速发展,优化高速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体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施工周期较长,且存在较高风险,是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的重难点。转体结构包含诸多部分,如上盘、下盘、撑脚、球铰骨架、滑道等。施工时,应严格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作业:先开展下承台施工,做好球铰安装工作,设置转体临时设备;然后开展上转盘混凝土施工,完成上承台施工工序;再进行墩身和连续梁施工,安装连续梁转体结构;最后合龙边跨、中跨,进行桥面施工[1]。
在开展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施工前,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1)进行工程测量。需要先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基于当地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所采集的勘察数据,然后进行评估,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此同时,确定施工材料的规格,为后续施工的实施奠定扎实基础。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和普通桥梁在本质上有所不同,虽然可相互借鉴,但有一定的独特性,对安全系数要求较高,且在工程造价方面也更高一些。因此,要在掌握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施工基础知识的同时,做到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施工措施。(2)做好工程设计工作。由于是大跨度连续梁,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尽量避开居民区,或是国家森林保护区,减少对外界环境的干扰,也不可在断层带区域进行施工,以免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影响其安全性,导致高铁轨道受损[2]。(3)做好施工材料管理工作。需根据施工设计的要求来选择适宜施工材料,并且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只有通过质检的施工材料才能投入使用,杜绝偷工减料等违法行为。
在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转体施工过程中,球铰施工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转动系统的核心,球铰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转体施工结构的整体效果,需要严格按照施工需求来进行制作,并做好球铰安装工作,保证其精确度,为球铰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加强球铰制作与安装施工管理,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制作球铰。球铰不仅有上球铰、下球铰,还包括球铰之间的四氟乙烯板,以及下球铰的钢骨架,需要利用钢销来固定上球铰和下球铰。球铰球面半径一般约为7 m,平面半径为1.6 m[3];
2)做好球铰安装工作。球铰安装对质量、精度要求非常高,必须根据施工需求来进行安装,误差不可超出1 mm,球铰正面相对高差不可超出0.5 mm。安装球铰时,应先固定钢骨架,可使用汽车起重机吊装下球铰骨架,经过粗略调整后,使用千斤顶和撬棍进行精准调整,若采取人工精调方式,需先利用线绳标记骨架位置和高程,且数据要准确。完成骨架调整工序后,再利用焊接方式连接下承台架立角钢和骨架预留钢筋,并保证其牢固性。固定球铰底座,牢固绑扎钢筋,实施有效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控制好混凝土密度,浇筑时,避免外界对下球铰骨架造成干扰,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出现收缩状况也不会对骨架产生过大影响。在安装下球铰前,需要做好质量检查工作,确保下转盘球铰结构设计符合施工要求,表面椭圆度达到规定标准。球铰上应预留6个以上开孔位置,并做好下部混凝土振捣工作,使之更加密实。可于施工现场组装下转盘球铰,但要注意的是,必须确保各部位安装的精确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可使用固定调整架或通过调整螺栓悬吊下球铰,使之到达中心位置,再根据标高要求上下调整螺杆。完成位置调整工作后,开展复查工作,进一步确保下转盘球铰中心、标高达标,并且保持良好的平整性。可利用全站仪设备来进行检查,但是需先校准此设备,以免数据出现误差。在安装上球铰时,要先做好清理工作,使上球铰、下球铰球面保持洁净,然后再将黄油四氟粉放入销轴套管中,使之垂直度达到施工要求,控制好间隙。先安装聚四氟乙烯滑板,再进行间隙处理,再吊装上球铰,使其在保持水平的同时,垂直于下球铰外圈。
进行滑道安装时,应先清理滑道表面杂物,如若滑道钢板有锈蚀区域,要及时处理,确保滑道平整度符合施工要求。检查滑道、撑脚之间的预留缝隙,撑脚转体范围内经过的所有路径,都需要一一检测。将四氟滑板放置于承脚下,四氟面向下,可在滑道上涂抹适量润滑油,降低其摩阻力。在滑道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千斤顶,并设置多个测控点,以便掌握转体中桥梁的平衡状况,测量中墩垂直度,桥轴线要在正确位置。需要测出中心线,并做好相关标示工作,将墩顶中心作为轴线来进行有效的控制。可将高程控制点设置于梁端翼缘板两边,每一边都应设置2个控制点,用于检测转体过程中桥梁的整体状态,看其是否具有平衡性。中墩4个面上可进行垂直放线,用于检测转体垂直度。利用千斤顶来加力上转盘,并且计算出球铰由静至动的临界值。可采用适宜的状态测试法来测试其不平衡力矩,合理设置传感器。
安装滑道时,还需要注重撑脚安装工作。需要在掌握称重结果之后,于适宜区域吊装混凝土块,应注意2方面内容:(1)如若各个撑脚和环道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可以先用千斤顶进行调整,然后再进行配重,以保障四氟板顺利安放。进行转体施工前,应根据相关规定采取防护措施,包括线索防护、接触网防护等,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出硅橡胶绝缘子作用。(2)应在撑脚下方设置环形滑道,滑道直径为7.2 m,需要先在专业厂家进行制作,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用调整螺栓进行有效固定,转体撑脚在滑道内滑动,需保持一定平衡性,与滑道面高度差不可超过0.5 mm。
进行撑脚施工时,应在上转盘设置6组撑脚,每组撑脚需要使用适宜规格的钢管,并且在钢管内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一般选用C50微膨胀混凝土。在完成撑脚整体制造后,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等待下转盘混凝土浇筑施工,确保上球铰安装到位后,进行撑脚安装,其要和下滑道保持一定间隙,通常约为15 mm。在转体之前,需要将厚钢板铺设于滑道面,其厚度为6 mm,与此同时,还需要铺设聚四氟乙烯板,厚度约3 mm,需铺设两层,将滑道和撑脚之间缝隙控制在6~8 mm。
在进行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转体施工时,需要控制好2面的内容:(1)牵引动力系统施工。应根据工程概况及施工要求合理规划转体系统,如设置2台连续千斤顶和液压泵站,1台主控台,连接高压油管和电缆线。牵引力应达到2 000 kN,额定油压为25 MPa。每台千斤顶都要配以相应的夹持装置。连续千斤顶设置位置一般平行、对称分布于转盘两侧反力墩上,其中心线需相切于转盘外圆,每台千斤顶到上转盘的距离都应保持一致,主控台设置的位置,要能够纵观整个现场;(2)牵引索设置。一般来说,牵引索设置于转体上转盘中,一般为2束,钢绞线的选择要符合施工要求,牵引所的等级应达到1 860 MPa。预埋牵引索时,要清理干净所有钢绞线,不可有污垢、锈迹存在,需缠绕排列于索道中,并穿过千斤顶。每根钢绞线都要紧实,持力应保持一致。可将牵引索所另一端埋设于上转盘中,实施锚固处理。牵引索钢绞线左右数量应相等,固定好分丝板,保护成品。
进行试转前,需先做好全面的检测工作,确保每个环节都没有问题,应重点检测转盘、连续千斤顶等部位,可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转,确定各设备能够正常运行,转体系统安全可靠,了解其各项设备运行参数,试转前,必须保证吊架的稳固性。应利用千斤顶拧紧钢绞线,每根钢绞线受力要保持均匀,并且要使之平行缠绕于转盘上。可在主控台启动和控制2台千斤顶,开启泵站电源,试转时需记录测试数据。要控制好转体每分钟转速,不可超出设计范围内,可通过点动式进行操作,做好测量工作,以得出准确数据,然后保证转体定位的精确性。在试转时,还要检查转体结构平衡性是否达标,判断其是否稳定,受力部位是否受损,有无出现裂纹,如若在试转时发现异常状况,则必须即刻停止转体,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后再继续试转。
进行试转时,需要做好监测工作,并采集相关数据,包括以下几点:(1)转体时每分钟的转速。用于判断转体时间是否充足,与设计要求是否相符。(2)点动位移。测量点动时旋臂端转动水平弧线距离,以便于精准定位。(3)惯性位移值。在停止牵引后,测量后梁体惯性移动数据。试转时需根据转动时油压数值、高压电源泵压力值等来判断转体结构平稳性,检查其转体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在完成连续梁转体结构施工后,需要清除底盘表面,使之保持洁净,做好安装焊接工作,下转盘、上转盘要形成一个整体,可通过混凝土浇筑施工来进行封固。选用微膨胀混凝土,其坍落度不可超出10~14 m,需做好振捣工作,上转盘要预留排气孔,排气孔直径约为15 cm。等到封盘混凝土凝固后,可通过灌浆法来填补混凝土空隙,提高上转盘和下转盘的整体稳定性。
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转体施工对施工人员的要求非常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作业,并把控好每一个施工环节,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充分发挥转体施工关键技术作用,以保障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转体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前,既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又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为后续施工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完成转体施工后,还需要进行试转,实施全面监测,实时掌握转体系统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