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
(山东济铁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济南250000)
本工程高铁特大桥全长约1 500m,以桥跨结构为主,该桥位于石灰岩地质区域,溶洞分布范围较为广泛,环境相对复杂,岩溶发育级别较高,不利于钻孔灌注桩施工,需要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进行处理。
岩溶地区的岩层具有一定化学特性,主要由石灰岩组成,受水影响后会致使孔洞扩大,由于岩石本身具有一定的缝隙,当流动水流进缝隙后,岩层会出现渗水漏水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和把控。由于项目建设区域溶洞分布范围较广,发育级别也有所不同,部分高铁特大桥桩基施工所处位置存在多层溶洞,施工难度较大。
在岩溶地区高铁特大桥桩基施工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可从以下3方面着手:(1)在施工前,应先了解溶洞底层实际情况,针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制订相应的预防方案,并调整施工方案,以确保桩基施工工作顺利开展,使施工方案更加合理;(2)选择合适的钻具,严格按照相关钻孔工序执行作业,控制各桩之间的施工顺序,做好钻孔施工工作,并遵循相应的施工原则;(3)实施超前地质钻孔工作,需要全面开展勘察工作,了解溶洞走向及其裂隙发育情况,熟悉施工现场,掌握周围地质环境特征[1]。
在进行岩溶地区高铁特大桥桩基施工时,与普通底层钻孔桩施工不同,岩溶地区桩基施工还要关注泥浆护壁状况。溶洞中填充物较多,多具有流塑性,性质复杂,需要在配置好护壁泥浆的基础上,根据溶洞土层的实际情况添加适当比例的混合料,如水泥、片石等,使之填充于岩溶裂缝和周围空隙中,形成溶洞孔壁封闭环,从而起到较好的护壁效果。
在进行岩溶地区高铁特大桥桩基施工时,如果出现岩面倾斜或岩质软硬不均匀状况时,可通过3种方式来进行施工:(1)采用回填黏土片石法。指的是将黏土、片石按照一定量回填至孔内,调整钻机冲程进行钻孔,当片石、黏土受到反复冲击后,会于孔内形成混合柱体,具有一定的硬度,有利于为后续钻孔施工奠定基础。(2)采用混凝土回填法。指的是在遇到岩面严重倾斜状况时,在清理干净钻孔后,向孔内灌注混凝土,使之与基岩形成一个整体,再继续钻进[2]。(3)采用潜孔钻引孔法。可先利用潜孔钻来钻探钻孔桩,使岩石形成“蜂窝煤”状态,破除岩石完整性,然后再利用冲击钻冲击已出现间隙岩石,从而钻出孔洞。
进行岩溶地区高铁特大桥桩基施工时,存在一定的施工风险,容易出现卡钻或掉钻问题。为避免这一状况发生,可充分发挥缓冲原理的作用,在钻头要达到溶洞前,靠近顶部时,可将1m3混合材料填入已经形成的孔段中,再使用小钻头进行钻进施工,之后再使用标准钻头进行钻进施工,形成钻桩。当钻内水位下降速度加快时,必须即刻向孔内灌入水泥浆,避免水头高速发生变化,提起钻头后放入小石头或片石,使用小冲程来进行冲击。
施工时,若遇到高度不超过1m、发育面积较小的溶洞,应先做好开钻前的准备工作。需准备黏土袋备用,黏土袋体积应在约20m3,还需准备好片石,其直径不可超过25 cm。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冲程钻进行钻孔,并使其和溶洞顶部保持1m距离。泥浆量也要准备约20m3,不可超出规定比重范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在击穿溶洞后计算泥浆损失量,然后再一边补充泥浆,一边投掷黏土袋或片石。施工人员可选择小冲程钻机进行冲击钻孔工作,直至泥浆不再泄漏后停止作业。泥浆要有一定的黏稠度,在钻进后黏度至少要达到25Pa·s,需使泥浆充满溶洞后,再继续实施钻进作业[3]。
在遇到高度超出1m,但未超过4m,发育面积较大的溶洞时,高铁特大桥桩基施工难度较大,处理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如若击穿溶洞,可能造成泥浆骤降,引发塌方问题。基于此,在开展高铁特大桥桩基施工时,应先对其地质状况进行了解,如果是流沙层或砂卵层,护筒埋深应在1m以上;如果是硬塑状黏土层地质,护筒埋深应在约4m。要按照规定比重制备泥浆,于距离溶洞顶部约1m的位置使用。与此同时,还需配备一定量的黏土袋和片石,片石直径在15~25 cm。另外,还需要准备好施工中所需要的各项施工设备,如翻斗车、泥浆泵等,要创造良好泥浆制备环境,以免影响施工顺利开展。在击穿溶洞后,必须即刻进行补浆,可通过投掷片石、黏土袋的方式进行有效回填,经过反复冲击后形成泥石护臂,直至无漏浆状况发生,顺利穿过溶洞后,人员和机械设备才能撤离施工现场。等待3~4 d后,再进行钻进施工。这种施工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处理好岩溶环境问题,在施工操作方面具有一定的便捷性,降低了扩孔难度,相较于传统的钢护筒施工方式,其所需要的施工时间更短。如若遇到溶洞和周边暗河相连通情况,在进行冲击时,泥浆损失速度为0.5 m/m in,对此,必须实施持续性补浆工作,并灌注低标号水下混凝土填充周边缝隙,完成封堵工作。可于锯末、黏塑土中增添适量水来进行搅拌,使混合物呈软塑状,用于填满溶洞。填充完毕后,需要观察1 d,看其情况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可以开始进行钻孔、冲孔工序。
在高铁特大桥桩基施工中遇到高于4m的溶洞时,需要先对其施工环境进行实地勘察,掌握土洞桩位、了解溶洞桩孔情况,然后再针对实际情况使用小钻头开展钻进施工,钻穿溶洞和土洞顶板,终孔高度要达到标准要求。所使用泥浆材料在质量方面要有所保障,必须使用质检合格的泥浆进行补浆作业。在遇到高于4m溶洞时,可采用跟进护筒法进行施工,这一施工方法施工效果较好,其劣势在于所耗费的施工时间过长,施工流程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成本较高。基于此,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加实堵漏注浆填充工作,采用“双浆”进行处理,找到需要压浆的孔位,根据全桥岩溶发育状况提前进行压浆钻孔工序,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为后续开钻施工奠定扎实基础。在压浆时,如若出现冒浆状况,可实施间歇注浆法来进行有效施工,以保障施工质量。
在进行高铁特大桥桩基施工时,如若遇到较高溶洞,泥浆侧向压力较大,且不具备较好的自稳性时,可利用片石、砾石进行回填,也可在回填片石后,实施钢护筒法。如若遇到溶洞尺寸较大,且填充物是流塑状时,那么在钻孔时需要钻至溶洞底板,无须清理钻孔,直接向孔内灌注水下混凝土,直至其达到溶洞顶0.5 m位置,等到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规定后,再钻入溶洞。这种方式可以让混凝土形成半圆或圆形形状,充分发挥其维护作用,保护好桩孔周围,防止溶洞中流塑状填充物涌入,以免出现混凝土流失问题,避免断桩。
修建高铁特大桥桩基施工时,如若遇到诸多岩溶区域,便会出现裂隙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以免影响桩基施工质量。而桩基施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很难有效把握实际情况,一旦发生漏浆,想要判断地表是否存在裂缝,只能依赖于相关施工人员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检查地表表象来进行判断。如若判断有裂隙,则需要用黏土、钻渣来填满裂隙,及时进行补浆处理,如若仍然有残余漏浆,则需要继续填入孔渣,再倒入黏土,孔渣的量为1m3,黏土的量则为0.5 m3,之后再进行补浆,以确保不再出现漏浆状况。需再重复倒入黏土和钻渣,实施冲孔作业。
进行岩溶地区高铁特大桥桩基施工时,应注意以下3点:(1)如若高铁特大桥桩基施工区域是岩溶区域,必须先根据实地勘察数据来编制应急方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根据溶洞规模设置泥浆池,泥浆泵至少要准备2台,需确保挖机、翻斗机能够正常运行,随时投入施工中。在快达到大溶洞顶板时,尽量避免夜间工作,因为在夜间施工,不利于使用机械来进行补浆回填作业,无法使用黏土、片石来进行有效回填,容易造成泥浆流失,引发塌孔现象。(2)在岩溶地区进行桩基施工时,需要做好岩溶区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工作。在完成终孔冲击后,需严格按照相关工序执行作业,清理钻孔,做好下笼、下导管、灌注混凝土等工作,每一个工序都要符合施工标准,并且持续进行,以减少施工时间,混凝土供应量要充足,并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坍塌度不可超过18~22 cm。相较于普通桩基施工,岩溶地区桩基施工对混凝土需求量较大,每一根孔桩首次灌注混凝土的量约为6m3。为避免混凝土对孔壁造成太大的冲击力,需要埋深导管,在提管之前,需要先了解溶洞规模,根据埋下管道最大深度来决定。在完成灌注施工后,可能会出现混凝土面沉降情况,对此,需等待0.5 h,确定稳定之后再拔出导管。(3)在遇到存在流沙层填充物发育面积较大溶洞时,可使用钢护筒进行施工,以确保清孔工作顺利开展,防止孔洞四周发生流沙陷落现象。要反复进行清孔工作,如若出现流沙塌落状况,则需再进行冲孔处理。在施工时跟进实施钢护筒,可避免延误施工进度,保障施工工序顺利完成,取得较好施工效果。
本文以某工程为例,探讨了岩溶地区高铁特大桥桩基施工技术核心要点,旨在提高岩溶地区高铁特大桥桩基施工技术水平,保障施工质量,维护高铁特大桥桩基结构稳定性,保障人们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