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21-04-01 05:45顾玉林
长春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新建人力资源管理

顾玉林

( 四川文理学院 财经管理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强调,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要突出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形成一批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1]。由此,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的新型本科院校,在国内应运而生。新建本科院校基本都开设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涉及管理学、行为科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其人才培养模式对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有效供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透视

1.1 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带一路”倡议等时代背景下,人才资源被视为是第一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的要素。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变革,深刻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组织管理理论下,如何更好地依靠人才、凝聚人才、尊重人才、开发人才、激励人才,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所关注的核心内容[2]。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并试图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制定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然而,由于缺乏细致而周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导致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和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盲从性”,缺乏“职业特色”和“专业特色”。例如:一些新建本科院校虽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但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却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偏向,致使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许多新工具、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而教学内容却并未涉及,导致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结构不完整。

1.2 教学模式相对滞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新建普通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必须要更新教学模式,以适应其职业能力发展的需求。然而,经过调查发现,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表现出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以空洞的理论说教为主,实施“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缺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缺乏案例分析与学生交流的时空场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3]。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强调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诸如员工招聘、人事测评、绩效考核、薪酬设计、员工培训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强化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但是,新建本科院校由于专业起步低、专业建设时间短、办学资金缺乏、校企合作不充分等原因,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学与实际问题脱节的弊端,专业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机会较少,难以实现学以致用,最终导致大学生动手、应用和实践能力差,无法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

1.3 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双师型”人才短缺

基于应用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新建普通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应为“双师型”人才,即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具备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教师普遍存在学科教育教学与专业实践经验缺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欠佳等突出问题,同时,由于教学工作量过大,教师普遍缺乏外出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难以与行业对接,与企业融合,导致无法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重制约了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发展,进而不被用人单位所认可和接受。

2 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2.1 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3+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本科院校4年学制划分为3年校内理论学习与1年校外企业实践锻炼的模式,学生3年时间在校完成相关理论课程的修读,进而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领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而1年时间的企业顶岗实习,则帮助学生将理论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场景,改变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实践锻炼时间少的现状,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促进学生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能力的提升。相比于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如表1所示。“3+1”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育人主体多元化、教学场所多样化、教学安排灵活化、考核评价多方参与以及教学形式多元化。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完成3年的基础理论学习之后,高校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安排大学生到企业开展为期1年的顶岗实习,由专业指导教师、思政指导教师、职业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组成管理团队通过“协同管理信息化平台”对大学生进行全周期、全过程管理,管理的内容包括专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培育、岗位能力优化、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学生通过填报实习日志、周记、月记、认真撰写调研报告等方式来反映问题,以供导师进行跟踪指导,并在四位指导教师共同鉴定合格的情况下,大学生方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表1 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3+1”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2.2 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原则

2.2.1 全程管理

全程管理是指将校企协同育人贯穿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包括3年的校内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和1年校外顶岗实习。在校内3年的理论学习中,按照共建专业、共建教材和共建课程的要求,把校外资源嵌入到校内理论知识教学中来,包括校企共同开发“校本教材”、聘请企业卓越人才到校内授课等,促进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内化。同时,在校外1年顶岗实习环节,则通过“协同管理信息化平台”来实现,由专业指导教师、思政指导教师、职业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根据大学生在平台中填报的相关信息对大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全周期、全过程的管理,涵盖进行社会调查、学习职业能力相关课程、接受职业道德教育、促进职业能力提升、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环节,并进行严格把关、评价、反馈和指导,以管理促进育人效果的实现[4]。

2.2.2. 分级指导

分级指导是指按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升中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差异化指导。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围绕“职业认知”的目标,指导其进入企业,帮助他们熟悉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职责与岗位描述,使其逐步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的专业信念。对于参与企业顶岗实习的大四学生,围绕“职业能力建构”的目标,让其实际参与到企业具体人力资源管理的事务中来,引导其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以致用,促进其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2.2.3 协同育人

新建普通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3+1”人才培养过程就是校企协同育人的过程。其育人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指导教师、思政指导教师、职业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四导师”的功劳。在1年的全程指导中,“四导师”要通力合作、协同指导,解决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例如:针对学生思想意识问题,需要思政指导教师强化心理帮扶和思想引导;针对职业发展的问题,需要职业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联合指导,给予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方法,为其提升职业能力保驾护航。

2.3 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逻辑

2.3.1 牢固树立“理论基础好、通修知识广、专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理念

要对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开发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化的课程。具体包含人力资源管理与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等模块。让大学生真正接触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的各项内容,并通过开设文学、社会学、沟通心理学、企业文化建设等课程,不断拓宽大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其形成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2.3.2 构建“校企融合、产教协同”的育人模式

实践表明,理论性兼具实践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须要建立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相对接的育人模式。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院校企融通与合作,共建“教学院系、学科专业、课程教材、核心课程、实践基地”教学平台,构建“校企融合、产教协同”的全新育人模式,进而推动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搭建特色校外实习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工作场景,引导大学生边工作边学习,打造富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最终获得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能力。

2.3.3 培育“双师型”师资队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特别是思政指导教师、专业指导教师、职业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负责学生专业成长的四类指导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专业信念、专业素养,并通力合作、加强沟通,全程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与专业成长,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专业指导。积极采用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任务式等教学方法,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指导教师和思政指导教师要不定期深入到企业中,熟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总体趋势与现实问题,使教师成为具备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人才。如此,不但有助于专业指导教师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专业理论教学,进而不断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而且还能及时倾听到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有助于按照企业需求来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

猜你喜欢
新建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论目标绩效考核正向激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2016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
2016年6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