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视域下对城市室外消费空间色彩的设计思考

2021-04-01 10:39韩雪黄小欣刘军
流行色 2021年1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色彩消费

韩雪 黄小欣 刘军

海南大学 海南 海口 570228

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室外经营和有序占道经营将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城市生活的一个被认可的因素,这一因素与城市形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地摊经济”对城市的影响

1.“地摊经济”的基本概念

“地摊经济”即一些小商贩在没钱买店铺、租门店的情况下,以摆地摊的方式进行收入创造一种经济形式。在城市中,这种经济形式属于边缘经济之一,它曾经因为会对市容市貌造成不良影响而不被城市认可,可其却有独特的优势,比如经营方式比较灵活,具有比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

“地摊经济”的放开分为两种:一是对于街边的微小店铺,可以在不增加租金的情况下将店铺拓展到室外,拓展了店铺的使用面积,便能做更多生意;二是对于想要做小生意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承担店铺房租的人,“地摊经济”门槛低,即便资本不足学历不够,也可以从支个小摊开始从有到无的创业尝试。受疫情影响,这次新冠疫情导致城镇失业率升高,为促进就业与经济的复苏,许多城市放开了对“地摊经济”的种种束缚,甚至还给予一定的扶持 。[1]

2.“地摊经济”的影响

“地摊经济”带来的室外经营和有序占道经营所在空间形成了城市室外消费空间。作为城市构成要素之一的城市室外消费空间,既是城市形象(包括城市性格与面貌特征)的载体,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影响因素 。[2]对于城市形象的构建来讲,色彩是非常关键的,它是众多视觉要素中最主要的。有数据表明,在人们感知城市、对外界信息进行获取的过程中,通过视觉完成的比例高达87%,而人体的各种活动有75%-90%也是由视觉引起的。总而言之,在城市室外消费空间中,色彩的活跃度是极强的,所以在构建城市形象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对城市的色彩给予高度关注,充分结合城市的自然文化与地域特征,对城市室外消费空间的色彩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使色彩实现统一。

二、城市室外消费空间色彩的设计思考

城市室外消费空间往往处于城市比较繁华热闹的地段,它们是城市最具有烟火气息的景观带,它们的形象也代表着城市形象。良好的城市形象是自然与人为的产物,是人在遵循自然法则的情况下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的结果。然而,我们在旅行过程中可以发现,无论南方城市还是北方城市,室外消费空间所使用的移动货架、桌椅、广告牌等色彩种类都很相似,不具有强烈地域特色,如此一来,就需要我们立足城市人文与自然环境的视角来统一组织室外消费空间的色彩。

1、城市自然环境的约束

自然环境的约束有以下方面的表现:首先是地理环境,譬如气候、地域等会影响到人们对于色彩的感知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并进一步对他们城市色彩的选择造成影响;其次是地方材料的运用,人们往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当地材料的颜色往往影响着城市色彩关系。

不同的地理环境为城市提供了不一样的样貌特征,山川、河流、植被、天空等是一个城市的底色,对城市后期建设具有着决定性作用。譬如南方与北方,因为在气温方面有着较大差异,所以形成的自然环境也有所不同;另外,丘陵、平原、高原等不同的地理环境,其样貌特征也是不同的(如图1),这就决定了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底色,而即便是同一座城市,在不同季节其自然环境也会出现变化。许多城市之所以能够彰显其城市色彩之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在色彩应用方面充分考虑了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比如甘肃多有金黄的沙漠,海南则是碧水蓝天一望无际;冬季的哈尔滨银装素裹,夏日则是绿树成荫。

地方材料和资源特色为地区建筑提供了重要来源,“就地取材”是古往今来世界各地都普遍使用材料的依据。虽然当今地域材料的使用,不再受技术、交通、经济的限制,但却承载着这个地域某种文化及精神的元素。房屋的建造采取何种结构,通常是由当地建材资源决定的,不同的材料有着各自独特的色彩、质地和性能,城市商业建筑或传统民居在材料的选择上不同,那么城市空间的色彩上也会呈现差异。不同地域因气候条件、地质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其建材资源也有所不同,而不同的建材资源决定了不同的城市色彩,最后经过人群的稳定居住便形成了地域特色。

自然环境所形成的地域色彩成为人们判断城市色彩优劣的依据,人为的城市色彩唯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使居民们感受到和谐的情感。城市室外消费空间的色彩需要以城市自然环境为前提,在城市的主色调上形成自己的色彩体系,从而城市整体和谐的同时又多样有趣。

图1 广西龙脊梯田(作者自摄)

图2 海口骑楼老街(作者自摄)

2、城市人文环境的引导

在《欧洲地理学》一书中,其作者哥特曼认为,若想区分一个地区,除了要对其河谷、山川、技能、语言进行考察之外,还必须对其社会观念、宗教信仰等进行考察。在城市室外消费空间色彩的形成过程中,城市的民族、宗教、社会制度等因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将这些因素应用于城市室外消费空间的设计中,并考虑到视觉连续性、空间秩序、空间构成要素和色彩的动态调和,由此人们可以更好地感知城市、阅读城市,在此基础之上去理解城市、记忆城市。

人文背景的不同,导致不同地区、民族的人们在色彩的喜好方面也存在差异 。[3]以南京为例,以“梧桐素彩,锦绣妆花”来定位城市色彩,就充分结合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描绘出一种市民与研究人员接受度都比较高的色彩。除此之外,还不得忽视科技的引导。几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科技进步,同时也促使了各种新材料的诞生,新材料的运用为城市增添了新的色彩,影响着城市中的万物。

不同城市其发展史也有不同,经过时间沉淀之后,不同城市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一般具有四个特征:第一,差异性,不同城市演绎着不同的故事,留下的文化不尽相同;第二,稳定性,城市经过日积月累形成了一定的风格特征,这种风格特征一般会持续很长时间;第三,多样性,同一城市可能有多个方面对城市的文化都具代表性,这就促进多个文化符号的形成;第四,继承性,当一座城市具有了特定的发展方向,那么它往往会朝着这个方向延续下去。苏州是水墨江南、北京是厚重的青灰……所以,作为城市文化符号之一的色彩,承载着城市文化,让游客与居民能够通过色彩来了解这个城市的文化(如图2),并逐渐促进城市品牌价值的形成。无论城市是否个性,是否特殊,好的室外消费空间的设计总是能与城市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实现城市整体空间的魅力。

三、结语

城市在不断地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不单单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还向往精神层面的提升。色彩彰显着城市面貌,城市的地域环境和文化又影响着色彩,新时代的到来使“地摊经济”再次回归城市生活,它的这次回归不能只是让室外消费空间简单的故态复还,而是需要通过在色彩上的考究来营造一个新的形象。“地摊经济”在帮助恢复我国经济的同时,通过新的设计思考提升城市形象,进而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这对室外消费空间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色彩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神奇的色彩(上)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新消费ABC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