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川
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在走访了北京几所知名国际学校后发现,这些学校对于学生安全的界定比较宽泛,不仅包括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人身安全,也包括校外家庭、同学、社交媒体等可能会对学生身心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学校通过多种专业措施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本文将介绍几则实例,供教育工作者借鉴。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设施
多所国际学校的学生从小学开始,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不同的实验器材。
以显微镜的使用为例,“微调”的误操作或实验中忘记使用“盖玻片”,极容易造成实验中显微镜的损坏。然而笔者在走访中发现,几所国际学校从小学开始便教学生在不同教室间搬运显微镜,并在教师指引下通过调焦以及加盖盖玻片熟练地进行实验观察。教师并不会因为学生年龄小或出于安全的考虑就不给学生使用显微镜的机会,而是通过介绍并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实验设施,并将其纳入考试评价的一部分,让学生将仪器的安全使用视为学习的一部分,同时在安全的前提下动手操作、得出结果。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在一所英式国际学校参观时,我发现学校所有化学教室的门上均会挂满白大褂和专业护目镜,每个学生都需要穿戴好这些专业设备方可进入教室。为尽量减少学生由于误操作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学校在实验演示台正上方挂置了几面很大的平面镜,借助潜望镜的工作原理,让坐在靠后和其他距离演示台较远而无法看清演示细节的学生,可以通过平面镜两次反射的原理清楚地看到教师的演示。这一精巧的设计,让每个学生都清晰地看到了实验的全过程,避免了因为学生聚集在实验台周围而可能出现的危险。
实施校外人员胸牌制度
笔者在走访中发现,这些国际学校几乎每周都有校外人员往来。这些校外人员既包括政府官员和教学督导人员,也包括其他教育同行,还有各类后勤保障人员。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维护学校的教学与行政工作秩序,多所国际学校都建立了胸牌制度。
以北京某所英式国际学校为例,学校针对往来校园的成年人都发放了胸牌,且根据角色的不同,胸牌的色带也有所不同,如蓝色代表教师、红色代表家长、黄色代表当日访客,等等。不同胸牌在校园内不同区域的门禁授权也有所不同。
胸牌制度至少在两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第一,这些色带颜色醒目,可以让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立刻识别出成年人的身份,不会因为在校园内见到不明身份的成年人而感到恐惧。若学生在校园内有任何紧急情况,可以直接向佩戴蓝色色带胸牌的教师求助。同时,若学校的教师和行政人员看到未佩戴胸牌的成年人出现在校园,都会进行询问,确保校园内每一位成年人都已经被授权进入且有清楚的来访目的。第二,这样的胸牌制度也非常便于学校管理,不至于导致家长、访客或其他与教学无关人员随意或无意间走入非授权区域,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或其他工作秩序,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问题。
设立专职安全保障总监
在英国,所有学校必须配备一名负责学生在校期间身心健康的专职安全保障总监(以下简称“总监”)。该岗位属于学校上层领导岗位,且需要通过严格的资格考试持证上岗。依据具体情况,各学校可配备不同数量的副总监协助工作。当出现学生安全问题时,全校范围内只有总监及副总监有权调取校园内监控录像。按照要求,总监在学校工作时间内应保持随时执勤的状态。该职位具体职责包括:与同事和政府合作、处理事件、参加培训并对学校员工进行培训。
以北京某所英式国际学校为例,学校规定所有教职工必须在当天净校前向总监或副总监汇报当天任何有关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疑虑,如学生情绪出现恐慌或自闭倾向,汇报时应提供尽量详细的证据以供后续调查和跟进。当教职工发现十分严重的情况时,如学生之间出现暴力事件,应第一时间向总监汇报。与此同时,学校也为学生提供了反映情况的渠道。学生既可以反映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安全问题,也可以反映其他同学的安全问题。学校指派两位校委会委员负责处理学生的疑虑,其中一位要会讲中英双语(因该校有相当比例的中国学生)。两位校委会委员收到学生的诉求后,会与總监和三位副总监共同商议后续跟进措施。
通过上述几所国际学校的实例可以看出,每所学校都将学生的身心安全置于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教师对学生的专业训练、细致的管理、直面隐患的态度、严格的制度以及完备的安全保障机制,学生和教师不仅能够在安全问题出现时及时、专业、冷静地应对,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各种隐患尽早地消除在萌芽阶段,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这些国际学校制定的学生安全保障制度,也引发了我们对现行的校园安全保障措施的思考。国内公立中小学的安保部门主要负责校园硬件环境安全以及学生在学校期间的人身安全,是否要重新界定安全保障部门的职责?怎样建立更加系统的校园安全保障机制?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不能仅仅依靠一两位心理教师、班主任或安保部门的力量,校园内的每一名学生、每一名教职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注并及时发现学生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共同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编辑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