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梅 常金良 庄文妍 金英子
[摘 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基础, 我国政府提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理念。在现代企业中,健康资本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企业通过健康资本投资可以有效改善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文章首先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现代企业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企业在已有的健康保障措施基础上,通过完善现有的健康保障制度,建立完善企业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对企业职工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进行健康改进等方面进行健康投资的主要形式,最后对健康人力资本投资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健康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健康投资形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5.085
2016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了整体部署,提出健康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基础,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理念。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主体,保障企业职工的健康对于提高员工健康水平和全社会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企业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发展,从追求生产要素的投入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期,劳动力的质量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而健康能夠有效地改善劳动力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1] 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健康资本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所拥有的健康状况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资本储备,这种资本储备就是健康资本。[2]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员工的健康资本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拥有身心健康的劳动者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1 企业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内涵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也称为健康投资,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为个人健康而进行的投资,包括为维持和增加人们的基本社会活动能力、劳动生产能力,以及居民健康水平,整个社会投入的全部经济资源;从狭义上来讲,健康投资是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人体健康而支出的费用,即医疗费用。企业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主要以企业职工为投资对象,以职工身体健康为主要内容,为维持职工健康而发生的支出。
文献研究表明,企业职工健康投资方面的相关研究最早在1964年,Becker提出企业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引导员工进行健康消费,如健康检查、健康午餐、合理休息、健康教育等;2002年有学者通过对新加坡企业的调查提出,企业应重视健康政策、环境设施和教育活动等影响员工健康的因素;2008年IAPA(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 Association)提出对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组织文化、物理工作环境、个人健康资源三个方面的投资。[3]
因此,企业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企业为预防员工疾病和身体伤害而进行的各种投资活动。企业对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可以是货币形式,也可以是非货币形式,其投资重点在于维持和增加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从投资的性质上说,企业健康投资不会从根本上增加员工的健康存量,属于健康流量投资。[4]从投资的内容上看,一切改善健康状况以及延长人口寿命的活动都可以是健康资本投资的内容。[5]通过企业健康投资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提高员工的健康流量,降低健康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的作用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力质量,使劳动者能更有效地进行生产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其次,通过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健康损耗,从而降低劳动者的医疗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最后,通过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延长劳动者的有效工作时间,与教育投资相辅相成,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于提高企业未来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2 企业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
企业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是投资主体为保障劳动者的健康而实施的各种投资形式。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主要侧重职业病的预防和日常员工健康管理等方面。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健康管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企业健康投资可以在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健康中国行动的主要内容进行。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提出,针对不同的职业群体,倡导健康工作方式,落实用人单位主要责任和政府监督责任,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6]企业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应基于为职工创建健康的工作环境,采取健康的工作方式预防和控制各种慢性病和职业病的发生。结合当前健康管理与服务的模式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投资模式,在企业职工工作的所有环节加入健康要素,将企业作为健康中国行动的一个基本单位,以控制职业病为重点,提高健康人力资本的流量,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2.1 建立完善企业员工的健康保险制度
企业员工的健康保障目前在制度上是通过医疗保险制度和工伤保险制度来保障。但由于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和报销比例限制,患病职工的医疗费用仍有部分数额需要职工个人负担。企业可以在单位内部或者行业内部建立员工的补充医疗保险,为员工建立起比较全面的医疗费用补偿制度,满足员工患病医疗费用的需要。
2.2 建立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健康管理是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提供健康咨询服务以及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和病伤救治的有计划的管理活动。[7]通过健康管理,为企业职工建立比较完整的健康档案,对员工进行健康评估、健康风险预测以及健康指导,不仅有利于员工在企业工作期间的健康保障,还有利于企业员工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信息的归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自行投资建立独立的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为员工建立档案归集健康信息,进行健康管理。如首钢职工的健康管理体系,对职工的基本信息、健康体检信息以及疾病相关信息录入系统,进行健康风险监测、风险分担和风险干预,形成组织体系完整、运营完善的健康管理体系。[8]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委托第三方的健康管理网络平台来进行管理。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企业可以通过社区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归集员工的健康信息,建立员工的健康档案,通过智能健康管理系统为员工传递健康信息。
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的信息平台,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中还提供有关安全生产以及防护设施使用的相关知识,及时进行健康警示教育和健康干预,督促职工进行健康知识的学习,预防疾病和伤害的发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包括以下的模块。
2.2.1 职工定期的体检信息与疾病信息
健康管理以企业职工的体检信息为起点,对职工工作中遇到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干预,促进员工在工作中保持健康存量,减少健康消耗。因此,对在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中,应包含员工健康的基础信息以及每次的体检信息。通过体检信息的分析,可以对员工的健康风险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职工的健康问题并进行早期干预,降低健康损失。在职工患病后,及时将其疾病信息纳入系统中,督促职工及时治疗和康复。
2.2.2 安全生产和健康知识普及教育
员工在企业工作期间遇到的健康风险因素,重点是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因此,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职工的身心健康,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普及可以有效地预防一些工伤事故的发生;通过健康知识的普及可以督促员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员工减少疾病的发生。
2.2.3 日常健康评估,健康监督和咨询服务
健康管理系统中,可以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开展智能健康管理,通过给员工佩戴可穿戴的设备,采集员工的身体信息以及工作环境信息,对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企业员工。
2.2.4 企业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与医疗机构的平台衔接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借助“互联网+医疗服务”信息平台,将企业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与专业的医疗机构衔接,职工在遇到身体不适的情形时能够及时查询或咨询专业人员,获得适时的健康保健信息,预防疾病和伤害的发生。
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由企業自行投资建设或委托第三方完成,但是,为保障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企业需设立专门的人员进行日常的健康管理和监督,而不能完全交与第三方管理。
2.3 为员工提供健康的工作环境
当前,一些市场竞争激烈的企业劳动者工作强度高,延时加班较多,企业职工的工作压力较大。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建立健康优先的和谐劳动关系。因此,劳动者健康投资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社会以及个人。[9]企业作为连接政府和企业职工的桥梁,有责任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为职工提供具备达到环保标准以及安全设施的工作场所,塑造健康快乐的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包括员工工作场所的外部环境,以及对职工的劳动安全保护措施等方面,主要体现为职工工作的企业组织文化环境、物理环境以及为员工提供有利于个人健康的资源等方面。
(1)在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制度中体现健康观念。在企业管理中,既要注重健康相关制度的建设,又要注重健康文化的建设。通过制度约束企业对待员工尊重和赏识,崇尚健康工作的价值观念和工作理念,在具体的工作中为员工制订合理的工作时间和高效的工作流程,平衡员工的工作强度等,从制度设计上体现对员工健康的重视。
(2)注重企业员工工作环境的安全设计。企业员工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工作中度过,企业在工作场所的选择上要尽可能满足员工健康工作的需要,使员工的工作场所建筑设计安全、健康、环保;工作单位有适当的福利设施,能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
(3)采取措施激励员工养成健康的生活和工作习惯。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员工参与健康的运动,劳逸结合。采用适当的方法或通过组织一些活动,释放员工的职业压力,调整身心,避免疾病的发生。培养企业职工健康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如禁止员工工作场所吸烟、禁止不文明语言和行为等,为职工工作期间安排营养餐,定期举行一些健康活动,鼓励员工参加体育锻炼等。
3 企业健康投资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企业健康投资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
互联网时代需要社会化的服务,企业为员工提供健康投资,通过向社会专业机构购买健康服务的形式,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健康服务,实际上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一项福利事业,可以享受减免税收等政策。
3.2 企业需要将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纳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健康投资属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员工的健康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部分,是企业人才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职工的健康管理。
3.3 企业可以借助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平台对员工进行健康管理
在现代企业,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企业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会大大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由于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服务完全由专业的健康管理人员和医生来完成,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
健康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劳动力就业、居民收入提高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劳动力的质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10-11]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由健康的企业员工来实现,在全社会都提倡健康行动的今天,企业作为基本的社会组织,员工的身心健康需要企业持续的关注,也只有注重员工健康的企业才是未来信息化时代能够得以持续发展的企业。因此,企业通过不同方式将健康工作的理念贯穿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中,选择适当的健康投资形式对员工的健康进行投资,这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高凯,汪泓,刘婷婷.劳动人口健康水平影响因素及健康状况演变趋势[J].社会科学研究,2018(1):43-52.
[2]李舟,周超.对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解与思考[J].江南论坛,2019(6):21-23.
[3]周伟.基于参与式设计的家庭健康管理服务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8.
[4]申曙光,曾望峰.健康中国建设的理念、框架和路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174-184.
[5]袁廿一,陆万军,马金辉.健康优先的治理方略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8(3):43-46.
[6]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EB/OL].(2019-07-15).http://www.gov.cn/xinwen/2019-07/15/content_5409694.htm.
[7]朱必祥,朱妍.绿色发展理念下的企业员工绿色管理研究[J].理论学刊,2019(6):61-69.
[8]郭来敬,赵兆,李富军,等.基于首钢职工健康管理体系构建的探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340-341.
[9]汪泓,张健明,吴忠,等.健康人力资本指标体系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7,4(39):34-38.
[10]万萍,李红艳.健康人力资本研究:文献综述与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8(23):67-68.
[11]王恒丽.我国健康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J].当代经济,2017(3):50-5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健康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研究”(项目编号:2018-KYYWFMY-0110)。
[作者简介]赵红梅(1970—),女,山东莱芜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社会保障等;通讯作者:常金良(1966—),河南漯河人,本科,牡丹江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卫生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