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鹏程
1.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80; 2. 上海建筑工程逆作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0080
位于上海外滩的工业基金会大楼由东楼、南楼及北楼组成,大楼始建于1906年,后期经多次改造、加固使用至今。2019年产权方对大楼进行了房屋安全性检测,东楼和北楼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性损伤,需立即采取处理措施排除风险。同时,新建地铁盾构即将紧贴大楼侧向穿越,需在地铁盾构经过前完成大楼的保护、更新,以保证盾构推进节点。本文对工程建设期的情况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类似历史保护建筑的保护、更新施工提供借鉴。
工业基金大楼地处上海外滩金融集聚带,总建筑面积约145 00 m2,房屋总高度约28 m,墙下砖砌大放脚条形基础。东楼原为地下1层、地上4层,砌体、混凝土和钢结构混合承重结构,后加建至5层。北楼原为地下1层、地上2层,砌体、混凝土和钢结构混合承重结构,后加建3层钢排架结构至5层。
大楼北侧有待施工的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埋深约30 m,水平距离东楼和北楼0.4~6.3 m。目前东楼、北楼自身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地铁盾构穿越将产生叠加影响,需在地铁盾构经过前采取保护措施排除险情,并保证盾构节点[1-3]。
1)地铁公司通过模拟分析,盾构侧向穿越大楼时将对房屋造成一定的沉降影响,影响程度在20 mm以内,即房屋抗沉降变形能力需>20 mm,整体抗倾斜率>0.2%,房屋地基加固桩基不宜侵入隧道结构6 m同心圆范围。根据专业单位出具的房屋质量检测报告,现状东楼向北平均倾斜率为0.66%,房屋安全性鉴定评级为Csu级(局部构成危房,需要加固或改造),东楼为历史保护建筑,先前已进行过局部的锚杆桩加固,本次设计方案按基础保护加固实施。北楼向北平均倾斜率为0.71%,房屋安全性鉴定评级为Dsu级(整幢构成危房,应整体拆除),北楼为外滩风貌建筑,设计方案为整体拆除后按原高度复建框架结构,复建桩基需在盾构推进前完成,南楼结构完整不做处理。
2)东楼因年代久远,原1层已沉降为半地下室,采用托换梁加长25 m的φ273 mm×8 mm钢管桩进行基础加固,加强基础体系的整体性。同时,东楼已于2010年进行了局部锚杆桩加固,本次仍选用锚杆静压工艺进行压桩施工。
3)东楼现状基础下方障碍物较多且平均厚达3 m,一层半地下室净高仅1.7 m,无法采用大型设备清障施工,选用的设备需紧贴墙体,在较小作业面内完成清障任务。
4)考虑到北楼上部结构形式复杂且损伤严重,即使完成基础加固也无法满足上部结构继续使用的要求,按设计对大楼进行预加固后,采用人工方式整体拆除。
5)本工程地处外滩地段,对泥浆外运及固化均有极高要求;周边环境复杂,紧邻保留的东楼,邻近居民区及写字楼;复建桩基必须在北楼拆除后的14 d内完成,即在盾构推进至本工程范围前完成打桩工作,故选用长53 m的φ700 mm×16 mm高频免共振钢管桩,共计91根。
1)设备数据采集,人工测量复核。施工前委托专业单位监测东楼、南楼房屋垂直和水平位移,以及周边地表、管线的位移情况,并在施工范围内布置水压力监测点。保护性加固和拆除期间监测频率为每天2次,利用无线设备采集数据和人工测量复核的方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利用桩位探测仪进行老桩排摸。2010年建设方对东楼局部区域进行了锚杆桩加固,但竣工图与现场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项目部委托专业单位,采用桩位探地雷达进行排摸,主要核对竣工图中桩位是否与现场一致,若排摸出的桩位和设计桩位重叠,则反馈至设计,并建议利用老桩,不再另行压桩,经过优化后最终施工锚杆桩70根。
3)水钻清障、楼板开洞。因地下障碍物为原砖砌大放角、混凝土垫层、碎砖层、混凝土填充层、方木层等,合计约3 m深度,根据现场实际工况,在夹墙梁混凝土养护期间,利用φ108 mm小型水钻进行桩位引孔清障。在φ300 mm压桩孔的周边排布12个φ108 mm圆孔,保证引孔清障范围能够覆盖压桩钢管区域,引孔完成后及时取出中间悬臂的芯样。地下室净高1.7 m,最小打桩设备需要2.5 m高度的操作空间,打桩前需在2层楼板上凿除800 mm×1 000 mm的洞口使设备穿过楼板。打开楼板纵向主筋临时上弯,开洞前在洞边搭设临时钢管支撑架,开洞顺序按照同面墙必须跳做的原则控制,各方向墙体在保证东楼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可结合进度同步施工。压桩完成以后将上弯的楼板主筋恢复,并另外增设1层主筋作为补强措施,及时浇筑洞口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再开始下批施工。
4)搭设临时支撑架及脚手架,保证拆除安全。北楼在拆除前通过品茗受力计算,在楼板下方搭设临时钢管支撑架,在支撑架中间位置沿房屋纵向取消2根立杆并设置顶部八字撑,预留通道作为拆除期间的水平运输通道;搭设盘扣脚手架并挂设密目网作为操作平台,利用现状的窗洞布置拉结件。所有措施到位后,开始逐层从东往西拆除结构,拆除时禁止上下交叉作业。
5)定点布置汽车吊,配合井道吊卸垃圾至地面。拆除作业时场地十分狭小,需考虑堆放钢管和拆除的建筑垃圾,还需打通东西向4 m长的垃圾外运通道,仅在12 m×8 m的场地条件下定点布置80 t汽车吊。5—6层楼拆除时,受吊臂工作半径限制,垃圾在楼层上先水平运输至西侧,80 t汽车吊在井道配合下将垃圾集中运送至地面。1—4层拆除时,在北侧另外布置25 t汽车吊,直接起吊就近范围内垃圾。拆除顺序严格按照楼板、梁、墙(窗洞)、柱子依次进行,拆墙前断开脚手架窗洞位置的连墙件,架体最顶部立杆悬臂高度控制在4 m以内,当工作面上所有构件拆除完成后,脚手架立即跟进落低。
6)采用高频免振钢管桩,点式清障施工。选用荷兰ICE的70RF免共振液压锤进行现场的沉桩施工,土塞效应可有效降低对周边既有房屋的施工影响。受场地原因限制,北楼拆除落地后保留底板作为履带吊的行走便道,将150 t履带吊布置在底板上作为沉桩的主设备,25 t汽车吊布置在北侧宽7 m道路上,作为卸桩及竖桩辅助吊车。北楼地下障碍物同东楼一样复杂,仅对桩位处点式清障,采用水钻配合镐头机的方式明挖清障,其他底板区域桩基阶段暂不处理,以供履带吊行走。
7)钢管桩批量焊接,集中压桩。长53 m的钢管桩分3节运输至现场,为提高打桩效率,首先施打第1批首节桩,通过受力计算接桩焊缝可在完成打底焊的情况下松开吊绳。第1批二节桩使用汽车吊起吊进行打底焊,完成后松开吊绳进行下一根桩打底焊,第1根桩在自立的情况下,可由工人开始剩余焊接作业。完成10根焊接接桩后,利用履带吊上的液压锤依次开始第1根二节桩压桩,批量作业极大缩短了总的压桩时间。第1批三节桩也采用同样集中作业的方式,批量打底焊后流水进行压桩施工。钢管桩的土塞效应较为明显,按照设计要求,钢管桩内需取土10 m深度,利用改造的螺栓钻杆取土设备,每天可完成15根桩的桩内取土任务。
通过周密的设计方案选型和现场合理施工策划,东楼选用水钻清障,在低净空情况下完成了基础锚杆桩加固,加固后东楼在地铁盾构经过后累积最大沉降量12 mm,在允许范围内;北楼6层结构采取保险性施工措施,安全拆除至底板;复建桩基采用高频免振桩工艺,施工速度快且对周边影响小,保证了重大工程的重要节点。大楼修缮施工的圆满完成,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