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 丹
2021年4月19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开发布《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总体要求是,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到2025年达到16.5%左右。本意见稿的发布可使风电、光伏开发建设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化。
有利于保障风电、光伏建设健康有序发展。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宣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今后较长时期,我国电力清洁化必须提速,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将迎来加速发展的机遇。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表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全面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能源发展将开启“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低碳转型升级新征程,风电、光伏行业将进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根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9月底,我国风电、光伏并网装机均达到2.2亿千瓦,合计为4.4亿千瓦。按照2030年12亿千瓦的累计太阳能、风电装机容量估算,目前距离最低要求仍有7.5亿千瓦的装机差额。2020年,我国风电、光伏累计发电量为727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9.5%。新版意见稿提出的总体要求,将使风电、光伏发展的短中期目标更加明确。
可实现户用光伏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户用光伏发电项目方面,新版意见稿删除了“不占用年度保障并网规模”的表述。2021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意见征求稿)》明确提出,2021年纳入当年中央财政补贴规模的新建户用分布式光伏全发电量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03元,2022年起新建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保守估计,2021年国内户用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达15吉瓦,同比增加约50%。户用光伏不断创新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户用光伏补贴政策单列成项,无须参与竞价,户用光伏不占用年度保障性并网规模,直接并网消纳。新版意见稿的表述意味着对户用光伏支持力度的预期会低于此前,平价之前的政策调整将加速行业成熟。
参加保障性并网规模的主体地位更加公平。新版意见稿强化了对电网企业的要求。2021年3月发布的版本对市场化并网定义是指,“超出保障性消纳规模仍有意愿并网的项目,通过自建、合建共享或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在落实抽水蓄能、储热型光热发电、火电调峰、电化学储能、可调节负荷等新增并网消纳条件后,由电网企业保障并网”。而新版意见稿的表述则是,“对于保障性并网范围以外仍有意愿并网的项目,可通过自建、合建共享或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落实并网条件后,由电网企业予以并网。并网条件主要包括配套新增的抽水蓄能、储热型光热发电、火电调峰、电化学储能、可调节负荷等灵活调节能力”。一个是落实新增并网消纳条件,另一个是落实并网条件。后者意味着,只要满足并网条件,电网必须给予并网,消纳的问题则是电网的责任。另外,新版意见稿还删除了“保障性并网竞争性配置及市场化并网工作应由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组织,不得下放地方”的内容,并首次提出不得将配套产业作为项目开发建设的门槛。新能源消纳涉及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多个环节,与发展方式、技术进步、市场机制及政策措施等密切相关,实现新能源高效消纳,既要远期规划,又要有运行优化;既要技术驱动,也需要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