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机制促进双碳目标实现

2021-03-31 14:19:38宋建宇
中国石化 2021年7期
关键词:交易市场配额排放量

□ 宋建宇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首笔全国碳交易快速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交易系统将为实现“双碳”目标助力,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由试点起步。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等7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而后,碳排放权交易向全国统一发展迈进,一路快马加鞭。2017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宣布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确定湖北省和上海市分别作为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的牵头省市,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深圳市共同参与系统建设和运维。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以部门规章形式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了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市场参与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全国碳市场运行的关键环节和工作要求。印发了《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公布包括发电企业和自备电厂在内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全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目前,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明确了8个高耗能行业将逐步纳入,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和航空。在启动初期,将电力行业(纯发电和热电联产、燃气发电机组)2225家企业作为突破口,纳入第一次交易主体,后面会按照“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原则纳入其他行业。石油石化虽不是首批纳入管理的行业,但“三桶油”仍有30多家企业进入“首批”名单,开市当天,这些石油石化企业就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其中,中国石化旗下的胜利油田、茂名石化、上海石化和中天合创4家企业参与了首日碳交易。

全国碳交易市场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显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参加交易的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配额进行调整,如果削减了排放量,就可以出售余量,或是把它存起来备用;如果用尽了现有配额,那就需要购买更多的配额,而超出排放量配额部分的交易通常具有惩罚性质。随着时间推移,政府可以降低排放量上限,让配额更加稀缺,加大价格压力,从而促进企业减排,以此释放市场竞争,推动节能和清洁技术的使用。

推行碳排放权交易,环保技术先进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碳排放交易指标,通过交易获得收益,而技术落后企业则会增加购买碳排放指标的成本。这样既能控制区域碳排放总量,又可盘活企业减排动力,鼓励企业提高技术、节能减排。

除了碳排放配额,中国核证自愿减排机制(CCER)对于企业来说会增强主观的减排意识,在满足排放要求的基础上,CCER的交易仍会对企业的减排成本与额外利润有着实质性帮助。虽然CCER的交易占比仅有5%,但作为全国碳交易市场中的交易品种,也为未来我国碳交易市场实现市场化与金融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当前,控制碳排放既需要设定相应的刚性约束和指标,也需要采用一些非命令控制型的机制和手段。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可能有效控制碳排放的市场手段,其市场的开启能够为更好地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一种路径和方式。同时,实现碳排放的可交易,也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一种具体表现,有助于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猜你喜欢
交易市场配额排放量
实现“双碳”目标 需将农业纳入碳交易市场
碳减排量及碳配额的区别
新疆钢铁(2021年1期)2021-10-14 08:45:42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煤气与热力(2021年6期)2021-07-28 07:21:40
鱼粉:秘鲁A季配额低于预期,内外盘短期大幅上涨
当代水产(2021年5期)2021-07-21 07:33:08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鱼粉:秘鲁A季配额公布,国内外鱼粉价格反弹
当代水产(2019年5期)2019-07-25 07:50:52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5:57
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拍卖机制研究
中外场外交易市场比较研究
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
——《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第Ⅱ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