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阿联酋与沙特达成一致,原定于7月初结束的第19届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会议于7月18日落下帷幕。图为沙特Khurais油田。(网络供图)
7月18日,原定于月初结束的第19届欧佩克+组织部长级会议在经过了激烈的冲突并达成妥协后落下帷幕。虽然阿联酋与沙特最终达成一致,但两国之间的冲突,让人们对这个能源联盟的未来产生了质疑,欧佩克+组织或将陷入危机。
随着困扰欧佩克+组织多日的沙特与阿联酋争端最终得到解决,欧佩克+组织就进一步增产及延长产量控制协议的期限达成共识。该组织决定,将原定2022年4月到期的减产协议延长至2022年底,且自今年8月开始每个月增产40万桶/日的原油,直到最终完全解除限产政策;目前欧佩克+组织各国维持减产量为580万桶/日。
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发布最新报告称,继去年断崖式下降后,全球天然气需求将在今年年内强劲反弹。同时,如果各国政府不实施强有力的控制政策,天然气需求未来将持续增长。报告指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一定控制,全球经济今年开始复苏,由此推动今年的天然气需求增长3.6%。此后,从2022年到2024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平均每年将增长1.7%。预计到2024年,全球天然气需求较2019年增长7%。
BP公司于7月9日发布《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第70版(2021年版)指出,2020年是现代全球能源史上最动荡的一年,疫情对能源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一次能源消费和因能源使用产生的碳排放量均创造了二战以来的最大跌幅。可再生能源则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风能和太阳能实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年增幅。
2020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比上年下降4.5%,为1945年以来的最大跌幅;石油消费下降占一次能源消费净减少量的近3/4,是造成这一跌幅的主要因素。2020年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迅猛增长,合计达238吉瓦,比历史峰值高出50%。2020年因能源使用而产生的碳排放量下降超过6%,为1945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欧盟7月14日提出一揽子气候变化应对措施,旨在将零排放的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加速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方案包括征收碳关税、航空燃料税,以及2035年起禁止销售新的汽油车、柴油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等内容,表明欧盟未来将实现在2030年前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相较于1990年水平减少55%的目标。计划或将对运输业、制造业、贸易及消费者产生广泛影响。
7月8日,韩国政府宣布一项发展计划,将在2030年前投入350亿美元用于发展本国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行业,以确保其在该领域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据路透社报道,哥伦比亚矿业和能源部部长Diego Mesa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哥伦比亚将于今年9月推出一份路线图,在未来30年间,全方位打造氢能的生产、应用、出口产业链,并将氢能作为运输、工业等领域最主要的清洁能源来源。
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项目“北溪-2”股份公司总经理马蒂亚斯·瓦尔尼希7月11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整个管道铺设工程8月底完工,公司的目标是管道今年内投入运营。“北溪-2”建成后预计俄罗斯每年可向德国输气550亿立方米。
据路透社报道,南非国家电力公司(Eskom)日前公布了一项1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明确提出将在2050年之前关闭旗下绝大多数燃煤电厂,同时向可再生能源转型。Eskom的发电量占南非电力需求的90%以上,该公司主要依靠燃煤发电。目前,该公司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13亿吨。
印度石油公司(Indian Oil)近日表示,该公司董事会已批准在帕尼帕特炼化总厂建设印度首个苯乙烯厂,计划产能38.7万吨/年。项目成本约449.5亿印度卢比(约合6.0456亿美元),计划于2026年—2027年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