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的问题与经验探讨
——基于湛江市麻章区城乡融合调研

2021-03-31 13:15雷雪姣
广西城镇建设 2021年6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村庄城乡

□ 雷雪姣

1 城乡融合的基本认识

1.1 城乡融合的根本是破解城乡二元关系

城乡融合是针对城乡二元关系而言,是从对立走向融合。城乡融合发展是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更是原来的城乡空间结构再组织的过程,通过一系列产业结构转化使城乡地域空间达到高水平的结合[1],包括要素、城乡经济、城乡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融合[2]。重塑城乡关系中,城乡要素融合机制、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城乡融合规划机制、生态保护机制要创新[3]。城乡融合要促进城乡要素的流动,实现城乡等值化。贯穿于城乡互动全过程的人口、土地、资本、信息、技术、生态等要素的流动,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4]。

1.2 城乡融合的重点在于推动乡村振兴

从城乡二元发展到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乡村的发展一直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解决好乡村问题,就解决了城乡融合的一大半。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5]。乡村振兴需推动“人—地—钱—业”耦合发展,城乡融合是基于空间结构优化和制度供给创新的社会、经济、环境全面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6]。二者的对象是一个乡村地域多体系统,包括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乡村振兴重在推进城乡融合系统优化重构,加快建设城乡基础网、乡村发展区、村镇空间场、乡村振兴极等所构成的多级目标体系[7]。

1.3 城乡融合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需要破除制度弊端[8],既要破除长期“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制度路径依赖,又要逐步改变和破除二元分割的城乡关系,使城市资源可以流动到农村,真正支持农村农业发展[9]。推动新时代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激励机制和创新财政支农机制[10]。

2 面临的现状、问题与矛盾

2.1 规划引导作用明显,但村庄规划亟须完善

当前城乡规划对湛江市麻章区的空间引导作用明显。城镇建设方面,麻章区注重规划,现有规划对于镇区的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新的发展背景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又需要新的规划支持。

村庄建设方面,目前村庄发展不均衡,村庄规划亟须完善。各村之间呈现较大的差异,由于很多村庄在不断建新,特别需要关于宅基地的规划,同时又有很多村庄都是“空壳村”,亟须村庄规划加以引导。在村庄内部,存在着某些行政村弱、自然村较富裕的情况,表现出发展的不均衡态势,也需要进一步引导。

2.2 土地浪费与土地紧缺并存

湛江市麻章区土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镇土地利用受限,村庄建设用地粗放。由于麻章区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较多,城镇扩张的用地不足,但农村空心化严重,土地浪费现象突出,宅基地管理难。农村宅基地管理总量以户籍为依据,理论上建新要拆旧,但实际操作中很少拆旧屋,包括祖屋也不拆,而是另择他处建新屋。城镇建设用地不足和村庄建设用地的粗放管理成为突出的矛盾。

2.3 公共投资投入大,但产出效率很低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城乡公共服务配套水平不均,乡村基础设施投资陷入困境。城乡二元制度背景下,以户籍为核心的公共服务差异明显。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较完善,但农村因为分散化布局,整体投入很大,且维护和管理水平较低,所以农村的自然村仍然很难享受到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红利。同时,因为教育水平的落后,导致知识水平的不足、生活习惯不同等因素成为村民进入城市的阻碍。

2.4 村庄基层治理向好,村民积极性有待提升

近年来,在扫黑除恶、加强组织建设的大环境下,当前农村基层治理向好。随着科技发展,广东省推行政务系统电子化,办事更加便利。但从自然村来看,许多村民的积极性未能调动起来,通过自身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庄“等、靠、要”思想严重。

3 城乡融合的几点经验

3.1 融合差异在于经济水平与公共服务

调研组甄别出经商、务农、低保、务工等四类家庭,分别进行入户访谈。根据村民的访谈内容得知,不同身份的村民均明确城乡的概念界线,对于是否能融入城镇也有清晰的认识。村民认为城镇优势在于经济水平较高,公共服务较为完善,吸引点在于多样的商业文娱活动、良好的医疗及教育条件;同时,也意识到村庄的优势在于邻里关系融洽,生态环境较好。

尽管城乡居民保险费率不同,但麻章区新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普及率较高,医疗、养老得到基本保障。部分城边村享受到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村内社会活动较为丰富,村民幸福感强,普遍认为与城市差别不大。

3.2 土地化零为整促进乡村高效发展

麻章区部分村庄土地集约化、规模化趋势明显,通过规模化可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在调研的村庄中,土地趋向于规模化经营,并已经出现了农业专业化服务。村民已经意识到土地规模化的优势,通过规模化种植、养殖,提升个人的收入水平。湛江市已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交易平台,依托于集体土地,村庄集体资源可进行交易,促进农村整体发展提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

同时,土地的集约利用、集体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麻章区外村集体土地按照人口折算股份整合,通过集约化发展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因而进一步促进了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文化楼、长者饭堂、市场、游园等;相反,没有集体土地的村庄,就没有共性发展。

3.3 基层社区重构推动公共服务提质

湛江基层社区重构试点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行政事务组织,从党支部到自然村小组,从行政村变成自然村。以党建带动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促进村民对美好生活从向往到行动。

根据现场走访情况,村民集体意识强弱往往影响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村民集体意识强,村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往往较高,公共设施的使用率高,村民的村庄认同感和幸福感也更高。如厚礼北村集体意识强,虽然村集体经济一般,但村民通过自筹等方式积极参与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相比之下,村民集体意识较弱地区,村民各自发展,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和建设水平较为一般。

4 城乡融合的思路探讨

4.1 规划引导,统筹谋划城乡融合空间支撑

为了促进土地空间的进一步整合,应统筹城乡空间规划,城乡建设布局一盘棋考虑。统筹连片考虑,明确发展定位和功能片区规划,促进城乡联系、村庄连片建设,从区域的层面,促进城镇化、在地化和集约发展。做好土地规划整合工作,包括农业产业园、乡村旅游点、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产业平台共建,统筹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的安排。

提升收入、保障住房、提升公共服务等民生福祉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诉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和交通一体化,促进分散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相对集中,通过便捷的城乡交通体系和城乡一体化公交制度,实现城乡公共交通全覆盖,促进城市教育、医疗、文化设施共享。

4.2 土地集约,高效构建城乡融合动力机制

土地是城乡融合的重要突破点,遵循经济规律,整合分散、闲置、低效的各类建设用地,通过建设用地规模的腾挪,促进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带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进而投入到各方面的建设,充分发挥乡村造血功能。

构建统筹城乡土地集约利用的机制,包括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宅基地管理,支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促进城乡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农村土地流转。

4.3 基层治理,齐心带动城乡融合品质提升

村民集体意识是城乡融合的重要着力点,除了“以奖代”补政策,基层社区社会治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村民自然存在地缘关系、亲缘关系和血缘关系等多种纽带,基层社区治理能更好带动村民积极性,提升村民文化认同感。

“我的家园我来建”,通过唤醒集体意识,促进人人参与城乡建设,使得建设更好地朝着使用需求的方向迈进,进一步减少被动投资和浪费。一方面,集中能人,帮扶村里,通过集体经济建设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集体力量大,提升村民凝聚力。另一方面,推动文化建设,营造村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促进投入村庄建设。村民自主参与力提高,村庄整体建设水平的提升,村民认同感加强,在心理上缩短了城乡差距,也进一步促进了城乡融合。

5 结语

从城乡二元到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仍然是目前城乡融合的关键和着力点,支持提升乡村土地、生态、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城乡等值化,城、乡才能更好地对话。对于村民而言,是否融合城市。如何融入城市也非常关键。

同时,相比于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于乡村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城乡融合更加强调城乡作为一个综合有机体,既认识到乡村的不足,同时也希望通过城乡的共同发展弥补城市在面临发展中的不足。城乡发展从低水平非均衡到高水平均衡、融合,更加要强调城乡的互补作用,空间上整体统筹,制度上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村庄城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城乡涌动创业潮
村庄在哪里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