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差异到融合:校企双方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转变

2021-03-31 09:40匡翼凤
西部皮革 2021年15期
关键词:大学大学生评价

匡翼凤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1 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

1.1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在高校就业工作实践中,我们看到,大学生常常扮演着学生和准员工两个角色。当大学生进入就业阶段的实习和工作时,他们需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为了解决学生在实习期间就业积极性强、职业稳定性差、社会成熟度低的问题,学校和企业需要进行教育和引导。但学校和企业管理模式的差异带来了诸多问题,有时会造成学生的无所适从。因此,要积极整合资源,实施学校和企业的融合,通过双方的协同合作,将学校培养人才方向与企业需求人才水平相匹配,共同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除当代大学生基本素质之外,可分为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两类:认知能力体现在专业知识结构水平,岗位职业技术实操能力,即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操作本领;通用技能,包括:工作中所要求的office 软件应用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能力。非认知能力在职场上具有组织管理、沟通协作、团队适应变能力、吃苦赖劳、创新思维、等辅助能力。认知能力高低一贯被社会公认为高校培养大学生是否合格的判定标准,而当下的就业形势表现出企业需求偏好逐渐由认知能力为主转为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并重的趋势。当今非认知能力还可以这样来看两个方面:首先是群体性非认知能力,其中包括:社交资源力、为人亲和力、组织领导力、管理实施力。即传承、探索、求变。其次是个体性非认知能力,包括:约束抗压力、当担责任力、强有执行力、敢于创新力。即勤奋、诚实、责任感等。

就近年数据显示[1],当代大学生认知能力相对提升较慢,而非认知能力在高校学习期间缺乏相关课程培养,以至于提升速度在企业提升较快而在校期间较慢。认知能力方面,学生对理论知识缺乏兴趣,且实践经验不足,专业实践的课程内容较为滞后,无法快速适应企业节奏,往往需要企业进行“老带新”等培训。非认知能力方面,当代高校毕业生缺乏沟通技巧、执行力、自制力和抗挫折能力。学生的基本工作能力低于学校提出的要求,更与企业的要求不相匹配,如要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其就业适应性,就需要从这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两方面入手。

1.2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已成为高校普遍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有三:一是学生们没有足够自信心。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个性鲜明,自我评价较高,不能客观评价当前的就业环境和自己的情况。在对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和自身能力分析不足的情况下求职工作,难免面临“被失业”的窘况。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心理抗压能力较弱,意志力薄弱,缺乏社会责任感,价值观模糊,是就业能力不足的表现。二是缺乏职业规划。有些大学生不太了解自己的专业和将来从事的职业。应届生对自己的专业了解不深刻,又加之对工作内容实操的不熟悉,所以会不知不觉的掉入就业陷阱。三是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对自己的优势和市场的要求考虑不周。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对自己的教育资源欠考虑存在瑕疵。这种情况下,一些所谓的热门学科人气也会急剧下降。同时,课程设置也不符合市场需求,专业课程的设定不能适应市场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

2 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教育本可以大幅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但如今的应试教育体制导致学生在校期间疲于上课和考试,而课程设置并无对就业能力培养的偏向,所以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大学生有热心工作、勤奋、诚实的精神,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不能很好地处理职业发展的理想和现实环境的关系,就容易处处碰壁,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负面情绪。

学校的本质是培养学生成材,继而为社会经济建设作出贡献,但是如果不重视社会的需求,就无法达到双向的契合。学生的主要身份是学生,也要通过实习逐渐成为职场人。因此,学生首先要重视学校的文化教育,获得学习时间和学分,把自己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其次,学校的文化教育也要在认知能力外,加设对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开设相关课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进入社会后的能力,关于如何认识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应该成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课题。如果从企业的角度考虑,很多公司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在质量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强手、柔手”现象和“重企业、轻思想;重生产、轻教育;重收入、轻管理”等问题。公司在营造工作氛围方面的作用比大学强得多,但如果脱离学校文化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学生也无法完美契合,达不到继续德育、智育的目的,并难以维持体育、美育和人才的全面发展,所以本文进一步探讨双方如何融合以共同发展。

3 学校和企业的差异

首先,学校教育与企业文化的不同之处在于,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制定规章制度,加强和引导校风建设,良好的学校形象作为教育文化的核心活动,其最高目的是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培养更好的人才,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学校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社会效益,评价标准是能否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形成、企业价值观的创造、团队精神的发扬和创业团队的提高所产生的文化呈现,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保证。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实现利益和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工作人员较在校学生往往会承受劳动强度较高,劳动时间长的压力。

其次,学校教师和企业管理者的不同在于,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也是为什么老师总是很友好,学生比老师工作的时间更少。老师总想长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明确的任务。但企业管理者则不同,企业管理者重视管理,布置的工作调整时间紧迫,提前期限短。分配给员工的任务有时会含糊不清,不明确,并且当员工犯错时,公司管理层只会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罚。

再者,学生或员工(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学生也应被视为准员工)在学校和企业都必须经过学习过程,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学习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高校学习主要是自律和个性化的学习,有张有弛,有节奏,有休息,时间安排顺利,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都会得到解答,并随时可以找到合适的导师。学习结果也有定期反馈和个人反馈,学习效果根据个人测试结果的水平来评价。而企业学习是基于职场和具体现实生活中的临时事件出发,是一种共同的社会学习。学习过程有一定的时间,但对问题的回答不多且不明确,对学习成果的反馈不规范,缺少有效的经验,学习经验常常根据小组评价效果而不是个人。

第四,学校和企业的人才评价系统有区别。学校评价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术成果和奖项。他们大多只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合作的品质和责任意识将依次通过渐进的教育来培养。实际上,对于大学生的评价应特别考虑勤奋、诚实、工作经验、团队合作、个性、社交性、就业能力等。对企业评价来说,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与员工总数的生态、市场调查、产品开发、原材料采购、生产配送、售后服务等过程紧密相连。企业各机关的员工也应发挥自己的作用,互相合作。这些企业重视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最欠缺的。现行的学校人才评价系统和市场对大学人才的实际需求表现出差异性。

4 校企融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校和企业有各自的特色,也各有优点。通过学校和企业的融合,可以避免双方差异造成的风险,充分挖掘差异带来的利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建立校企共同管理制度。学校的文化和企业文化虽然有差异,但是两者之间有很多内在的联系。大学生可以在学校和企业会接受许多相似的训练。这些培训与培训人员是学校和企业相互渗透、融合的文化因子,可以推动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形成合理的层次结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借助学校和企业文化的相互传播,在制定学生的行为规范时,可以导入企业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在管理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导入小组管理机制,加强分类管理的方式,让学生熟悉学校生活中的企业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体现在世界观、生活方式、认知教育、职业道德等方面。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中,大学以诚信合作的态度,利用企业平台为学生提供职业素质的教育。提高专业性、责任性和学生的职业素质,对职业道德的建设也可以起到积极和直接的作用,提高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职业训练的薄弱环节。

优化人才综合评价系统。通过校企融合,大学人才评估系统可以打破以理论考试成绩记录为唯一标准的传统。为了让毕业生迅速适应企业的要求,大学生应当结合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的重要性,积极参加企业的实践活动。因此,评价大学生就业能力时,就不仅仅看其理论考试的成绩,他们到博物馆、各种作品展参观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也应受到关注,重视其参加社会调查、企业活动的情况和对待学习的态度。在评价领域,我们应该听听企业的评价,注意定量和定性的结合。为了优化人才评价系统,学校和企业当然应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讨论具体的要求、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方法等,形成学校和企业相互作用、人才教育和社会需求无缝对接的“完美”关系。

5 深化校企合作的对策

目前,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方式多样化与自愿相结合。一方面加强大学学术技术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方面帮助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留用一些优秀学生到公司就业。一些企业则是对学校科研课题进行资金援助和奖学金援助等。

在新形势下,应该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创造更多的空间。在相关教育部门的指导下,政府、企业、大学设立了帮扶合作平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从学校就业工作部门的角度,为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做以下建议。

一是改革大学生实习制度。首先需要高校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就业课程的开展和设置,增加课时,提高学分,并开设与之配套的课程,如交流沟通类、实践掌握类、企业office 专项能力等非认知能力领域课程,进一步深化大学和企业创建社会实践基地,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引进人才、配置资源等优惠政策,授予证书、许可证,鼓励企业进入大学,构筑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大学则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去顶岗实习锻炼。让这样的实习实践的课堂从学生第一年以参观感受开始,直至实战。随着学年的进程而逐年增加。实习结束后公司给出鉴定,学校授予学生毕业证书更加体现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含金量。

二是为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期间的同时增加就业实践环节。目前,大学工程助学项目主要在学校内提供服务,解决贫困学生的生活问题,工作岗位有限,工作简单,对大学生就业不利。甚至有那么一些教授,招募学生从事翻译及其他兼职工作,不受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招聘公司的监督管理,存在大量的舞弊行为,学生的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指导大学和公司设立校企合作对接平台。使用大学科研学术成果进行转化的企业、事业单位,应根据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大学岗位”,大学负责选拔人才。这也有利于政府引进人才,有利于企业招商引资,有助于学生提前接触社会活动,也有利于大学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解决企业的人才问题,有助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行政部门、大学和企业可以联合探索和维护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三方签订合作协议,履行不同义务。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以完成各自的任务。学校可以邀请有名的企业家常驻,提供创业过程咨询,鼓励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投身创业,“创业孵化基地”可以协助创业学生办理相关手续和法律咨询。

总之,通过学校和企业的融合,深化大学生实习制度改革,共同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可以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同时,在大学生综合技能建设、企业就业环境改善、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建设方面,政府则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大学大学生评价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