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31 09:04:38刘霏霏
中国建材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交底施工单位管线

刘霏霏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0 引言

伴随云计算、大数据、移动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的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建筑业作为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领域,推出了BIM技术作为迈向信息化的重要举措。BIM技术以其可视化、一体化、参数化等特点在建筑建造及使用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了诸多便利,为建筑业信息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而如何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更好地使用BIM技术则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BIM技术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1 施工企业管理现状

1.1 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后果往往不堪设想。只有企业领导重视、员工服从并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施工安全规范,才能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建设出安全适用的建筑[1]。施工企业通常会将安全管理放在项目管理的优先位置,但时常也会由于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管理人员缺乏监督机制导致各种安全事故发生。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建筑施工伤亡事故530起,死亡人数1560余人,这些安全事故或是因现场操作不当造成,或是由于施工人员自身防护措施不到位造成,很难从根本上避免。BIM的出现,借助其三维可视化的特点,可以将安全管理落于实处,切实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对现场管理与三维模型进行挂接,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1.2 质量管理

施工单位作为项目工程建设的最直接参与者,对工程的建设质量起着决定作用。一般来说,施工单位是通过在施工前期进行质量控制并在施工阶段进行质量审查来减少施工问题,从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2]。对于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主要是针对施工现场,管理内容可以分为材料质量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传统项目管理过程中,受场地大小、管理人员数量、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以及其他不可控因素影响,质量管理很难做到全方位落实,容易出现质量不过关的情况,如材料质量问题、施工质量问题、设施设备问题等。质量问题连带产生的是工期问题,质检不合格的分部工程或分项工程需进行整改,耽误工期的同时提高了项目成本。

1.3 进度管理

工程建设过程是不断变化的,不会按照既定计划完全不变的开展,而是需要施工管理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突发状况进行部署和调整。如果施工依照的是传统的进度计划,那么有可能导致施工过程无法顺利进行,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后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调整施工方案。除此之外,还会增加材料和人工成本的投入,延长工程的施工期限,加大工程建造的工作量,严重的则会导致工程质量的降低。

1.4 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是项目开展的基础条件,项目资金管理对整个项目的开展情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谓项目的资金管理[4]就是从资金流动的各个环节入手,对其进行全过程全方面的周转和管理,高效率、合理地使用现有资金,从而达到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目的。施工企业目前多采用固定的资金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简单易操作,但经常出现由于与分包商的配合、用户的沟通以及对现场工程进度把控的不完善等导致部分材料无法跟上。

2 BIM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手段

2.1 三维建模

BIM技术应用时,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所有的BIM技术都是基于底层的模型进行加工和分析完成的,因此三维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传统BIM模型建立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大部分施工单位采用的方式,即根据设计给出的CAD图纸进行三维建模,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第二种是直接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这种方式通常是从建筑设计阶段开始就采用BIM技术。因此,要注意在不同阶段,其所用和所表达的三维数据是不同的。

2.2 模拟施工

BIM技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可视性,基于此特点,其可以解决业主因缺乏建筑专业的识图能力而造成的和设计师的交流障碍。BIM的可视化不仅是将以往的线条式构件以更加直观的形式进行展示,更是在构件之间形成了互动性和反馈性,即BIM 4D技术,将整个项目的施工、运营过程通过电脑技术进行动态展示,在项目开始之前进行施工模拟,找寻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发现和解决。此外,项目模型还可以与项目资金结合,对不同时段不同方案下的材料费用支出进行模拟,比对成本消耗情况,选择最优方案。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对材料、人员、现场进行多维管理,明确资金走向,进而完成项目资金管理。

2.3 管线综合

在现阶段的设计过程中,各个专业属于独立工作,尤其是水、暖、电,传统机电设计过程中专业之间的对接很少。在这样的模式下,施工单位往往需要花很长的时间重新进行施工深化,且依旧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浪费时间,增加成本。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基于BIM三维模型进行专业交叉,通过软件进行机电的预安装,发现各专业间管线碰撞的位置,选择最优的调整方式,以此节约工期和成本,完成综合管线布置,提高施工效率,对施工统筹管理提出预控。施工单位可以对优化后的管线路由进行定位,预留预埋洞口定位的把控会更加到位,减少后期返工,提高工程质量。优化后的管线不仅减少了管线间的碰撞,还可以优化管线走向,使管线排布更加合理、整齐,便于安装和维护。因此,综合支吊架的安装也可以在管线综合完成后进行,基于优化后的管线走向,一次性定制和安装综合支吊架,减少了材料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项目本身的美观性也得到了增强。

2.4 技术交底

为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工程开工前或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会开展技术交底工作,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等有较详细的了解。传统模式下的技术交底分为设计交底和施工交底,设计交底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底,交代建筑物的设计目标、功能、设计重难点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施工交底则是由施工单位组织,由施工员对施工中的问题或容易犯错的部位以及施工手法向工人交底。利用BIM技术可视化的特点,施工交底可以采用动画或视频的形式进行,明确工序,突出重点,让施工人员更为直观地对设计方案以及易错点进行观察和了解,减少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施工交底视频一经完成,可以投入所有使用同一技术的项目中,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可以在快速提高工人施工质量的同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结语

BIM技术作为建筑工程专业必备的新技术,正在飞速发展。通过对BIM技术的应用优化、快速三维建模,可有效防止资源浪费,使管理过程更加高效、透明,从而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施工模拟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规划,有效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实现施工效率的提高。

猜你喜欢
交底施工单位管线
施工交底标准化探讨
夹套管线预制安装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电子制作(2017年10期)2017-04-18 07:23:00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电子制作(2017年9期)2017-04-17 03:01:06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低锰管线钢的相变行为
上海金属(2015年4期)2015-11-29 01:12:24
海外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合同交底工作实践
山西建筑(2015年30期)2015-04-08 00:15:32
基于合同交底的精细化合同管理浅论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8期)2014-02-27 14:15:12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
河南科技(2014年3期)2014-02-27 14:06:08